
100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38350
類 科: 環保技術
科 目: 環境規劃與管理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就組織的營運管理而言,何謂目的(purpose)?何謂目標(objective)?何謂限制
條件(constraint)?何謂績效或成效(performance)?何謂結果(result)?請舉例
說明之,並據此申論為何事業單位(組織)或污染排放源,應以符合環保法規為環
境績效提升的先決條件。(25 分)
二、所謂「錯誤的資訊比沒有資訊還可怕」、「錯誤的知識比沒有知識還可悲」、「錯誤
的決策比貪污還可惡」,據此,試根據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需求,分別就資訊、知識及
決策,評論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提出「衛生紙不應丟入(衛生)馬桶」的說法與根據。
(25 分)
三、根據聯合國所提出的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環境保護不僅是要
保護環境品質與保育自然環境生物資源,更重要的是要保護人類−自然生態系統的
承載力(carrying capacity)與永續性(sustainability)。因此,以人類−自然生態系
統的「物質與能量循環作用機制」之保護為目的與能力之提升為目標的「物質循環
管理」乃是環境保護的基本手段與措施。據此,試申論現行以個別的開發計畫與發
展策略為對象的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存在那些既不符合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原則,
亦不利於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問題,以及應如何修正或解決的建議。(25 分)
四、所謂的毒化物或毒性物質是會對人體健康或生命安全造成傷害的物質,因此,以正
面表列方式管制所謂毒性物質之製造與使用,是目前大多數國家的做法。但是,以
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水與鹽為例,喝水過多(量)或鹽分過高(濃度)亦可能危
及生命。因此,現行毒化物或毒性物質的定義與管制方式,顯然存在著謬誤之處。
據此,請以塑化劑或三聚氰胺為例,就保護人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之目的,分析比較
應由那一個部會以源頭、管末(或終端)或何種方式加以管制較有可能達成目的。
(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