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於民國 105 年第 29 次委員會議決議參考聯
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研訂我國永續發展目標,並於民國 108 年正式頒布
「臺灣永續發展目標」。請試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研訂緣由與推
動期程,並申論「臺灣永續發展目標」特有的「第 18 項目標:逐步達成
環境基本法所訂非核家園目標」,其可搭配之具體目標(例如,18.1:依
法推動核能電廠除役)。(25 分)
二、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推廣綠色消費暨推動可回收、低污染、省資源之環
保理念,鼓勵廠商提供及消費者愛用環境保護產品,特訂定「行政院環
境保護署綠色消費暨環境保護產品推動使用作業要點」。請試定義環境
保護產品(包括考量之產品對象、產品之生命週期、產品之環境保護特
性等),並論述二類環境保護產品之分類方式及其對應標章之取得程序。
另外,請申論何以推動環境保護產品可以促成綠色消費之推廣。(25 分)
三、「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第 8條規定:「開發單位應先查明開
發行為基地,依附件二環境敏感地區調查表調查所列之地區,並應檢附
有關單位證明、圖件或實地調查研判資料等文件;開發行為基地位於環
境敏感地區者,應敘明選擇該地區為開發行為基地之原因」。請問何謂
「環境敏感地區(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s)」?環境敏感地區類型
按土地資源敏感特性,除「第 5類:其他」外,主要區分為那 4類?為
何開發行為之基地選擇須迴避環境敏感地區?請申論之。(25 分)

代號:
頁次:
-
四、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民國 110 年8月22 日發布一則「環保新聞」,其標
題與內容如下:
減碳與國際同步,環署修法納入因應碳關稅配套作法
為加速減碳,環保署自去(109)年即啟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工作,
並密集與各相關部會、民間團體、鋼鐵、光電半導體、水泥、造紙、玻璃業、煉
油、人纖、石化、基本化學及電力等產業座談,在綜合各界意見後,即調整法案
名稱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以擴大政策涵蓋範疇;另鑑於國際減碳規範已與經貿
議題相結合,特別是歐盟即將對進口產品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環保署均持續掌握,並將配套因應作法,如:
徵收碳費、產品碳含量計算及規範作法等納入本次修法重點之一。環保署表示,
此時修訂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至為關鍵,除要接軌國際外,更要讓政策引導加
快及加大減碳力道,協助產業投入低碳技術與經濟發展,讓國家朝永續發展邁進。
蔡總統於今年4月22日地球日明確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
是臺灣的目標」;行政院蘇院長同日在行政院院會也提示「必須下定更大決心及
魄力,加大加快腳步,以2050淨零排碳為努力之目標」。為達成淨零轉型目標,
行政院已召開多場次「淨零排放路徑評估工作組」會議,並邀請中央研究院及工
業技術研究院提供專業諮詢,以「去碳能源」、「產業及能源效率」、「綠運輸及運
具電氣化」與「負碳技術」四大工作圈進行跨部會的技術評估,並以2030、2040
至2050年短中長程的能源及產業政策規劃發展路徑。
請申論你對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調整為「氣候變遷因應法」的
看法(包括調整氣候變遷因應重點、修訂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解決經濟
貿易議題等),並進一步論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
之可行策略。(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