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12 假設經濟體系中有兩位消費者(A和B),兩種財貨(X和Y)。消費者 A的初始稟賦為(X=30,
Y=20)而消費者 B的初始稟賦為(X=20, Y=30)。兩位消費者的效用函數皆為 U(X,Y)=XY。如
果政府的重分配政策是將消費者 A的4單位 X財貨移轉給消費者 B。為了滿足柏瑞圖改善(Pareto
improvement)的定義,政府需要同時將幾單位的 Y財貨從消費者 B移轉給消費者 A?
1單位的 Y財貨 2單位的 Y財貨 3單位的 Y財貨 4單位的 Y財貨
13 社會整體最適污染量的決定原則應為:
污染量為零
污染量成長率為零
降低污染的社會邊際成本等於降低污染的社會邊際效益
污染的社會總成本等於污染的社會總效益
14 假設全社會人口共有 2000 萬人,其中 15 歲以上民間人口為 1000 萬人,勞動參與率為 80%,失
業人口為 50 萬人,試求失業率為多少?
2.5% 3.125% 5% 6.25%
15 下列何者會造成短期菲力浦曲線(Phillips curve)線上點的移動?
人們調高預期的物價膨脹率 最低工資上調
總合需求增加 總合供給增加
16 根據古典學派的交易方程式(equation of exchange),如果貨幣供給量 1000 萬,貨幣的流通次數
為5次,貨幣流量(money flow)等於多少?
0200 萬1000 萬5000 萬
17 根據凱因斯流動性偏好理論,在目前的名目利率下,實質貨幣需求量大於實質貨幣供給量。若要
達到貨幣市場的均衡,則需下列何者的變動?
產出上升 物價下跌 債券價格下跌 失業率下降
18 根據 IS-LM 與AD-AS 模型,當石油開採技術進步時,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對非產油國而言:
其短期均衡實質 GDP 與名目利率都會上升
其短期均衡實質 GDP 與名目利率都會下降
其短期均衡實質 GDP 會增加且名目利率會下降
其短期均衡實質 GDP 會增加且名目利率會上升
19 有關於凱因斯學派與新興凱因斯學派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凱因斯學派強調貨幣與財政政策的效果;新興凱因斯學派強調貨幣數量學說
凱因斯學派假設貨幣工資僵固性;新興凱因斯學派提出理論解釋貨幣工資僵固性
IS-LM 模型屬於凱因斯學派;拉佛(Laffer)曲線屬於新興凱因斯學派
流動性偏好理論屬於凱因斯學派;交易方程式屬於新興凱因斯學派
20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在梭羅模型(Solow Model),下列何者會使恆定狀態(steadystate)下的資本
-勞動比率上升?
儲蓄率上升 生產力降低 人口成長率上升 折舊率上升
21 政府的租稅收入中,下列何種不是採取累進方式課稅?
遺產稅 消費稅 綜合所得稅 贈與稅
22 在「李嘉圖恆等」理論下,若政府支出原來是以發行政府公債來融通,若現在改用課定額稅進行
融通,則下列何者正確?
民眾所得增加 民眾所得減少 民眾支出增加 民眾支出不變
23 所謂的泰勒法則,是史丹佛大學的泰勒(John Taylor,1993),用美國 1984 年到 1992 年的資料所
估算出來的貨幣政策法則。泰勒發現美國聯邦準備銀行的貨幣政策,為採行釘住下列何項政策?
通貨膨脹率 利率 國民所得 失業率
24 假定實質貨幣需求受利率及所得影響,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為 4,而貨幣需求的所得彈性為 1。假
定利率沒有成長趨勢,而實質所得的成長趨勢為平均每年 6%。若政府欲將每年的通貨膨脹率維
持在 2%以內的水準,則名目貨幣供給年增加率,必須控制在多少以內?
4% 6% 8% 10%
25 在實質景氣循環模型下,政府採取何種政策有效?
財政政策有效,貨幣政策有效 財政政策有效,貨幣政策無效
財政政策無效,貨幣政策有效 財政政策無效,貨幣政策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