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 高普考 高考三級 衛生行政 流行病學 試卷

pdf
117.84 KB
2 頁
windows10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10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衛生行政
流行病學
考試時間
2
小時
座號
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3427
0
頁次
2
1
一、疫苗的開發須經臨床前階段與三期人體臨床試驗之測試以及疫苗接種
後持續性的人群監測。請對疫苗測試的過程與安全性,回答下列問題:
(每小題 8,共 40 分)
那個測試階段需召募最多參與者?此階段的主要目的為何?
那個測試階段需召募最少參與者?此階段的主要目的為何?
那個測試階段需使用雙盲設計?雙盲設計的意義為何?
第三期臨床試驗主要的療效評估指標為何?
疫苗的效用effectiveness與功效efficacy之區別為何?疫苗效用
的評估用於那個評估階段?
二、篩檢介入對於早期疾病偵測與改善疾病預後可能是有幫助的,然而,評
估篩檢的效益時可能冒犯數種偏誤。說明下列與篩檢效益評估有關之
偏誤與問題解決:(每小題 5分,共 30 分)
選擇偏誤(selection bias
發病-盛行偏誤(incidence-prevalence bias
長度偏誤(length bias
區間個案(interval cases
前置時間偏誤(lead-time bias
若以死亡為疾病史的終點而計算存活時,請問統計評估上如何排除
前導期偏誤的問題
三、2016 年臺灣男性與女性胃癌發生狀況的統計數據顯示於表一表二
回答以下問題:(每小題 10 ,共 30 分)
計算 2016 年臺灣男性胃癌粗發生率的公式為何?
解釋 2016 年女性年齡標準化率 B之意義?並說明年齡標準化 B
於年齡標準化 A的原因?
臺灣男性胃癌 0-74 歲之年齡累積發生率cumulative incidence rate
為何?0-74 歲之年齡累積發生風險cumulative incidence risk為何?
代號
34270
頁次
2
2
男性 女性
案數(人) 2,306 1,352
年齡中位數 69 69
粗率(每 10 萬人
口)
19.68 11.44
年齡標準化率 A#1
10 萬人口)
10.94 5.79
年齡標準化率 B#2
10 萬人口)
12.63 6.67
#1 使用 1976 年世界標準人口為
標準人口計算而得
#2 使用 2000 年世界標準人口為
標準人口計算而得
2016
年齡組 發生
人數 具風險之人年數
(單位:萬)
0–4 0 55.1
5–9 0 50.6
10–14 0 57.9
15–19 0 74.7
20–24 3 83.5
25–29 2 83.0
30–34 13 89.5
35–39 25 100.1
40–44 46 90.3
45–49 101 90.1
50–54 137 92.5
55–59 235 86.1
60–64 338 75.3
65–69 289 53.4
70–74 235 30.8
75–79 281 25.6
80–84 257 16.8
85+ 344 16.7
Total 2,306 1,172.0
表一 表二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