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疫苗的開發須經臨床前階段與三期人體臨床試驗之測試,以及疫苗接種
後持續性的人群監測。請對疫苗測試的過程與安全性,回答下列問題:
(每小題 8分,共 40 分)
那個測試階段需召募最多參與者?此階段的主要目的為何?
那個測試階段需召募最少參與者?此階段的主要目的為何?
那個測試階段需使用雙盲設計?雙盲設計的意義為何?
第三期臨床試驗主要的療效評估指標為何?
疫苗的效用(effectiveness)與功效(efficacy)之區別為何?疫苗效用
的評估用於那個評估階段?
二、篩檢介入對於早期疾病偵測與改善疾病預後可能是有幫助的,然而,評
估篩檢的效益時可能冒犯數種偏誤。請說明下列與篩檢效益評估有關之
偏誤與問題解決:(每小題 5分,共 30 分)
選擇偏誤(selection bias)
發病-盛行偏誤(incidence-prevalence bias)
長度偏誤(length bias)
區間個案(interval cases)
前置時間偏誤(lead-time bias)
若以死亡為疾病史的終點而計算存活時間,請問統計評估上如何排除
前導期偏誤的問題?
三、2016 年臺灣男性與女性胃癌發生狀況的統計數據顯示於表一、表二,請
回答以下問題:(每小題 10 分,共 30 分)
計算 2016 年臺灣男性胃癌粗發生率的公式為何?
解釋 2016 年女性年齡標準化率 B之意義?並說明年齡標準化率 B大
於年齡標準化率 A的原因?
臺灣男性胃癌 0-74 歲之年齡累積發生率(cumulative incidence rate)
為何?0-74 歲之年齡累積發生風險(cumulative incidence risk)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