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3依我國審計準則公報第 59 號「修正式意見之查核報告」之規範,會計師應就事項對財務報表之影
響或可能影響是否「廣泛」(Pervasive)而作判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廣泛」之定義,係指用以形容不實表達對財務報表之影響
修正式意見之類型取決於,會計師就該事項對財務報表之影響或可能影響是否廣泛所作之判斷
會計師已取得足夠及適切之查核證據,並認為不實表達(就個別或彙總而言)對財務報表之影
響係屬重大且廣泛,應表示保留意見
會計師無法取得足夠及適切之查核證據以作為表示查核意見之基礎,並認為未偵出不實表達對
財務報表之可能影響係屬重大且廣泛,應出具無法表示意見之查核報告
4有關會計師事務所品質管制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事務所品質管制制度如有缺失,並不表示所出具之查核報告不適當
事務所建立品質管制制度之目標之一為合理確信事務所及其人員已遵循專業準則及法令
每位事務所人員均對品質負有責任
同一非上市(櫃)公司之確信服務案件,如長期由相同資深人員執行,亦應訂定標準予以輪調
5查核人員應執行風險評估程序,作為辨識並評估財務報表之重大不實表達風險的基礎。下列敘述
何者錯誤?
風險評估程序是經由對受查者及其環境之瞭解,辨識並評估導因於錯誤或舞弊之整體財務報表
及個別項目聲明之重大不實表達風險,所執行之查核程序
風險評估程序應包含查詢受查人相關人員、分析性程序以及函證
重大不實表達風險是財務報表在查核前即存在之風險
個別項目之重大不實表達風險由控制風險與固有風險組成
6管理階層在財務報表附註中說明由於特殊情況,某一項目若依所適用之財務報導架構處理反易誤
導財務報表使用者,故另做適當之處理及表達,且亦詳述其原由及作法,會計師亦認同管理階層
的看法,此時會計師如何出具查核報告?
無保留意見,並於其他事項段增加相關說明
無保留意見,並於強調事項段增加相關說明
保留意見,並於強調事項段增加相關說明
保留意見,並於其他事項段增加相關說明
7依審計準則公報第 47 號「財務報表查核之規劃」之規定,查核之規劃可分整體查核策略與查核計
畫,下列何者非訂定整體查核策略時應執行之程序?
辨認查核案件之特性以決定查核範圍
確定查核案件之報導目的,以規劃查核之時間及須溝通之內容與方式
確認執行查核案件所需資源之性質、時間及範圍
對個別項目聲明所規劃進一步查核程序之性質、時間及範圍
8在查核工作即將結束時,下列何者並非查核人員編製「未更正不實表達彙整表」之目的?
彙總不實表達,以便受查者作為改進會計處理及相關內控之依據
讓受查者知道查核人員認真盡責
判斷其對財務報表之影響是否重大,而影響查核意見
作為要求管理階層更正不實表達之依據
9下列何者提供最可靠的查核證據?
從受查者處取得書面函證金額,得知應收帳款餘額
從受查者之顧客處取得書面函證金額,得知應收帳款餘額
從受查者處取得顧客寄發之對帳單,得知應收帳款餘額
直接與受查者之顧客電話聯絡,得知應收帳款餘額
10 依據審計準則公報第 44 號「查核歷史性財務資訊之品質管制」之規定,有關查核案件之品質管制
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查核案件之整體品質應由事務所風險管理部門負責
品質覆核會計師應負責查核案件之指導、監督及執行,俾確信查核工作係依據專業準則及法令
執行,且所出具之查核報告於當時情況下係屬適當
查核團隊成員間、查核團隊與被諮詢者間,或主辦會計師與案件品質管制複核人員間存有歧見
時,應以主辦會計師意見為主,因其負責出具查核報告
主辦會計師應確認查核團隊具備適當之專業能力與足夠之時間及人力,且能依據專業準則及法
令執行查核工作,並於當時情況下出具適當之查核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