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原理 第 1 頁,共 4 頁
台灣電力公司 109 年度新進僱用人員甄試試題
科 目:專業科目B(機械原理)
考試時間:第 3 節,60 分鐘
注
意
事
項
1.本試題共 4頁(A3 紙1張)。
2.本科目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3.本試題分為填充、問答與計算兩大題,各類配分於題目處標明,共 100 分。
4. 須用黑色或藍色原子筆或鋼筆在答案卷指定範圍內作答,於本試題或其他紙張作答者
不予計分;答案卷作答區計有正反 2面,不提供額外之答案卷。
5. 作答毋須抄題,但須依序標明題號,問答與計算大題須詳列解答過程,未詳列者不予
給分。
6.本試題採雙面印刷,請注意正、背面試題。
7. 考試結束前離場者,試題須隨答案卷繳回,俟本節考試結束後,始得至原試場或適當
處所索取。
一、填充題:40 %(20 題,每題 2分,共 40 分)
1.鋼材之熱處理加工方法中,______作業可增加鋼材硬度,再經回火後,使工件獲得良好的使
用性能,以充分發揮材料的潛力。
2.一滑車組如【圖 1】所示,若考慮摩擦損失,該滑車組之機械效率為 40% ,若欲拉起物重 W
為500 N 時,則至少需施力 F 為______N。
【圖 1】
3.圓孔與軸有三種配合,分別為餘隙配合、過渡配合及干涉配合,試問在一圓孔直徑標示為
∅30H7 和一軸直徑標示為 ∅30s6 相配合,此種配合為______配合。
4.一平鍵之規格為鍵寬 b 鍵高 h 鍵長 L,裝於一直徑 d 之軸上,假設軸承受 T 之扭矩作用,
試問該平鍵承受之壓應力 σ 與剪應力 τ 之關係式為 σ =______τ。(請以鍵寬 b 及鍵高 h 表示)
5.如【圖 2】所示之桁架,在此桁架結構中有______根桿件是不會產生內應力之零力桿件。(請
以數量表示)
【圖 2】
【請翻頁繼續作答】

機械原理 第 2 頁,共 4 頁
6.每刻度為 1 mm 的游標卡尺,取本尺 9 mm 長作為游尺的長度,並將此長度分成 10 等分,刻
度由 0到10,當在量測物件尺寸時,游尺刻度線標示為 6 之刻度與本尺的 35 mm 刻度對齊,
則該物件尺寸讀値為______mm。
7.內部構造複雜之物件,所繪投影視圖之虛線必縱橫交錯,不僅繪製不易且讀圖更感困難,對
此便會運用剖視圖來呈現,其中半剖面圖是將物件______剖切。(請以最簡分數表示)
8. CNS 在幾何公差符號中,如【圖 3】所示,其代表______度之形狀公差。
【圖 3】
9.蒲松比ν為 0.3 的圓桿,其原始長度 300 mm,半徑 25 mm,受一軸向拉力作用而伸長 0.6 mm,
則直徑收縮______mm。
10.兩外接正齒輪,其中心距離為 320 mm,且兩外接正齒輪齒數分別為 40 與 120 ,則其模數為
______mm。
11.國際公認之標準規格中,DIN 為______國家標準之簡稱。
12.如下【圖 4】所示之立體圖,請由標示之前視方向徒手繪製前視圖______。
13.如下【圖 5】所示之塊狀制動機構,其中已知輪鼓直徑 D = 20 cm,摩擦係數為 0.5,制動力
F為32 N,桿長 a = 40 cm,如欲產生 360 N-cm 之制動扭矩,則 b桿長度需為______cm。
14.如下【圖 6】所示之運動鏈,以連桿數及對偶數研判,應屬於______運動鏈。
15.如下【圖7】所示之差動螺紋組合,其導程分別為L1=10 mm(右螺旋)及L2=3 mm(右螺旋),今
欲將滑板上升或下降 21 mm,則手輪須旋轉______圈。
【圖 4】 【圖 5】
【圖 6】 【圖 7】

機械原理 第 3 頁,共 4 頁
16.設一公制螺栓標示為「L – 2N M30 5 50 – 2」,則此螺栓旋轉一周,其導程為______mm。
17.如【圖 8】所示,齒輪 A 為 30 齒,齒輪 B 為 60 齒,齒輪 C 為 40 齒,齒輪 D 為 70 齒,其齒
輪 A 為主動輪轉速 140 rpm,則齒輪 D 從動輪轉速為______rpm。
【圖 8】
18.如【圖 9】所示,一物塊重 400 N,受一拉力 F,若物塊和地面間之摩擦係數 μ = 0.8 ,則兩者
間承受之摩擦力為多少______N。
【圖 9】
19.惠氏螺紋又稱為韋氏螺紋,為英國國家標準採用之螺紋,其螺紋角角度為______度。
20.如【圖 10】所示之皮帶輪,原動輪直徑為 40 m,若皮帶兩側張力分別為 90 N 和 40 N,則對
此軸所產生之扭矩為______N-m。
【圖 10】
二、問答與計算題:60 %(4 題,共 60 分)
1.如【圖 11】所示,小明體重 200 N 想藉由滑輪組支持其重量,若考慮座板 E 重10 N,繩索、
滑輪重量及摩擦損失不計,試問:(20 分)
(1)請繪製滑輪 B自由體圖(2分),及繪製小明自由體圖(3分)。
(2)小明須施於 A點之力(N)為何?(5分)
(3)繩索承受之張力(N)為何?(5分)
(4)小明施於座板 E 之力(N)為何?(5分)
【圖 11】
【請翻頁繼續作答】

機械原理 第 4 頁,共 4 頁
2.利用一繩索 AB 及彈簧 BC 懸掛一物重 W 為 30 N,其最終平衡位置如【圖 12】所示,該繩索
AB 長度為 1 m 且彈簧 BC 未伸長前之長度為 0.2 m,試問:(20 分)
(1)該繩索 AB 承受張力(N)為何?(5分)
(2)該彈簧 BC 承受張力(N)為何?(5分)
(3)該彈簧 BC 受力後之變形量(m)為何?(5分)
(4)該彈簧 BC 之彈簧常數(N/m)為何?(5分)
【圖 12】
3.設一皮帶輪傳動,原動軸直徑為 0.6 m,轉速為 2000 rpm,若皮帶之緊邊張力為 600 N,鬆邊
張力為 200 N,試問:(10 分)
(1)皮帶輪之總張力(N)及有效張力(N)為何?(4分)
(2)其可傳遞之功率(W)為何?(圓周率請以 π表示)(6分)
4.如【圖 13】所示,以纜繩 AB 及BC 共懸掛物體 W ,其重量為 126 N,試問:(10 分)
(1)纜繩 AB 所受之張力(N)為何?(5分)
(2)纜繩 BC 所受之張力(N)為何?(5分)
【圖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