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36 某一封閉經濟體系的邊際消費傾向為 0.6,自發性消費支出為 130 單位,投資為 200 單位,政府支出為 130
單位,稅收為 100 單位。根據這些資料,均衡時該經濟體系的儲蓄為多少單位?
230 380 330 420
37 某一經濟體系的名目工資具有向下僵固性,且其目前的均衡產出水準小於充分就業的產出水準。假設其
他條件不變,下列那一項變動可能會使該經濟體系的失業率上升?
政府支出增加 政府課稅減少
中央銀行調升重貼現率 中央銀行買進債券
38 在凱因斯模型中,狀況①政府稅收僅有自發性租稅收入,狀況②政府稅收同時包括自發性及誘發性租稅
收入,則自發性投資乘數的相對大小為:
①>② ①<② ①=② 資料不足,無法確定
39 如果一國的銀行體系採百分之百存款準備,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該國沒有存款貨幣 該國無法創造存款貨幣
該國沒有流通在外的現金 該國銀行體系可以創造信用
40 有關「準備貨幣」(reserve money)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又稱為貨幣基數(monetary base)又稱為強力貨幣(high-powered money)
包括中央銀行發行的通貨 包括中央銀行的外匯存底
41 某商業銀行之資產負債表中,除淨值外,其他項目包含了:庫存現金 35 億元;定期存款 120 億元;放款
120 億元;於中央銀行存款 25 億元;活期存款 130 億元以及持有公債 95 億元。請問該銀行淨值為:
50 億元 35 億元 25 億元 10 億元
42 根據流動性偏好理論(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在其他條件不變下,當物價下降 5% 時:
均衡利率下跌,因此提高經濟體系對商品與服務之需求
均衡利率上升,因此減少經濟體系對商品與服務之需求
提高貨幣供給 5%,但不影響均衡利率和經濟體系對商品與服務之需求
降低貨幣供給 5%,因此減低均衡利率和經濟體系對商品與服務之需求
43 假設某國政府在某段期間其債務餘額持續擴大,由此可推斷在這段期間:
其決算支出持續增加 其決算收入持續增加
其收入未隨經濟成長而增加 其決算赤字之總金額多於其決算盈餘之總金額
44 在景氣剛開始復甦時,下列那一項廠商的行為會率先變動?
增加投資擴建廠房 提高資本設備使用率 紛紛到海外投資 增加採購機器設備
45 下列那一項不屬於一國中央銀行的反景氣循環政策?
對金融機構進行專案檢查 降低應提準備率
提高貨幣供給成長率 降低重貼現率
46 根據資本報酬遞減的性質,若其他條件不變下,當一國累積更多資本,則每人實質產出的成長率會:
增加 減少 不變 先上升後下降
47 下列何者將造成對本國出口品需求的增加?
本國所得水準增加 本國貨幣升值 本國產品價格上升 外國所得水準增加
48 在完全浮動匯率制度下,當一國有大額貿易逆差時,則外匯市場通常將如何變化?
本幣將會升值 本幣將會貶值
匯率固定不變 貿易逆差與匯率變化無必然關係
49 下列何者不影響本國外匯市場的供給?
本國廠商進口貨品 外人直接投資增加 本國廠商出口貨品 本國中央銀行賣出外匯
50 臺灣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至 1978 年間採取固定匯率的主要原因是:
刺激出口 刺激進口 穩定物價 穩定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