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39 有關地方自治團體層級設計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縣為地方制度法上最基層之地方自治團體
省為地方制度法上最高層級之地方自治團體
直轄市內之「山地原住民區」亦為地方自治團體,不同於一般之區
村(里)長係由選舉產生,故村(里)亦係地方自治團體
40 有關各國行政區劃的體制運作及考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第一級地方政府的區域劃分,多著重經社環境變遷的有效管理
第二級以下的地方行政區劃,目標在透過行政區劃調整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各國傾向建構單一層級政府體系,以統整原各級政府角色
不同層級的自治體系中,上層自治體著重在追求民主價值,基層自治體則著重經濟能力的整合
41 有關府際關係理論中,事權爭議解決機制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同一層級地方自治團體彼此間事權爭議,係交由各該自治團體自行協商解決,如無結果再請行政院召
開會議解決
縣(市)與鄉(鎮、市)間之事權爭議,由內政部會同中央各該主管機關解決之
中央與直轄市間之事權爭議,交由司法院解決之
事權爭議如無法解決時,統一交由最高行政法院透過「機關權限爭議」訴訟裁判之
42 地方制度法有關地方跨域合作之規定,其政策目的包括下列何者?
有效處理上級委辦事務 促進區域資源之利用 爭取上級補助款 整併地方行政區域
43 地方制度法規定的山地原住民區自治,係相當於那一個層級地方自治團體的自治?
省直轄市 縣(市) 鄉(鎮、市)
44 有關跨域治理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目前我國有關跨域治理之相關法制規定,均已明列於地方制度法當中,其他法律不與焉
地方制度法所規定之跨域治理方式,包括成立區域合作組織、訂定協議、行政契約或以其他方式合作,
並需報共同上級業務主管機關備查
大眾捷運系統之興建營運以及悠遊卡的發行,並不屬於跨域治理問題之處理範疇
行政程序法所規定之權限委任及委託,並不屬於跨域治理問題之範疇
45 依各國地方自治之運作制度及權力劃分,有所謂「權力分立制」與「權力合一制」,所謂「權力合一制」
係指:
地方行政權與地方立法權,都集中在中央政府
地方行政權與地方立法權,都集中在地方立法機關
地方行政權與地方立法權,都集中在地方行政機關
地方行政權集中在地方行政機關,地方立法權集中在地方立法機關
46 臺灣地方自治法史上最早的地方自治之基本法律為:
省縣自治通則 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
省縣自治法、直轄市自治法 地方制度法
47 關於我國實施地方自治制度之發展進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民國 40 年公布臺灣省各縣市政府組織通則,縣(市)長改由臺灣省省主席派任
民國 36 年4月行政院會議決定撤銷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設臺灣省政府
民國 83 年7月開始施行省縣自治法及直轄市自治法
民國 83 年12 月舉行第 1屆,亦是唯一一次之臺灣省省長選舉
48 關於直轄市原住民議員名額,不論平地或山地原住民,原則上以多少人口作為決定議員名額之基準?
1,500人2,000 人2,500 人3,000 人
49 依原住民族基本法規定,原住民族地區係指:
由原住民針對傳統居住,具有原住民族歷史淵源及文化特色之區域,向中央主管機關提出界定申請
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對於傳統居住,具有原住民族歷史淵源及文化特色之區域,報請行政院核定
任何人皆得對於原住民傳統居住,具有原住民族歷史淵源及文化特色之區域,向原住民族委員會提出
界定申請
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對於傳統居住,具有原住民族歷史淵源及文化特色之區域,報請內政部核定
50 為因應縣(市)改制直轄市,地方制度法規定有相關之配套或過渡措施,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原鄉(鎮、市)長得以政務人員方式任用為區長
原鄉(鎮、市)民代表可受聘任為區民代表
由山地鄉改制之區,其區長得為山地或平地原住民
已連任二屆之原鄉(鎮、市)長不得進用為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