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島國王的冒險:魯賓遜如何靠智慧與勇氣打造自己的王國

格式
doc
大小
409 KB
頁數
15
上傳者
電腦教室教師機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12-30,离现在 0 29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國小國語領域第九冊()第十二課 荒島上的國王

單元名稱

第十二課 荒島上的國王

總節數

共五節,200分鐘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Ⅲ-3 判斷聆聽內容的合理性, 並分辨事實或意見。

2-Ⅲ-1 觀察生活情境的變化,培養個人感受和思維能力,積累說話材料。

4-Ⅲ-3 運用字辭典、成語辭典等,擴充詞彙,分辨詞義。

5-Ⅲ-7 連結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評述文本的內容。

5-Ⅲ-8 運用自我提問、推論等策略,推論文本隱含的因果訊息或觀點。

6-Ⅲ-3 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的作品。

領域

核心

素養

-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A3 運用國語文充實生活經驗,學習有步驟的規畫活動和解決問題,並探索多元知能,培養創新精神,以增進生活適應力。

-E-C1 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養是非判斷的能力,以了解自己與所處社會的關係,培養同理心與責任感,關懷自然生態與增進公民意識。

學習內容

Ab-Ⅲ-1 2,7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Ad-Ⅲ-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少年小說、兒童劇等。

Bb-Ⅲ-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核心素養

呼應說明

人生中,總會面臨各種挑戰和挫折。若能抱著永不放棄的精神,不斷接受困難的磨鍊,並設法解決難題,就能像魯賓遜一樣成為主宰自我命運的人,進而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王國。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環境教育】

E14 覺知人類生存與發展需要利用能源及資源,學習在生活中直接利用自然能源或自然形式的物質。

【生命教育】

E1 探討生活議題,培養思考的適當情意與態度。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單元主題「與自然共舞」,請學生發想人與自然共舞的含義。

與其他領域/

科目的連結

本課可與﹝康軒版﹞進行教學整合。

摘要

魯賓遜從小喜歡冒險。他在一次船難中失去同伴,漂流到荒島。他為了生存,克服許多困難,生活自給自足,獨享與世無爭的天地。直到有一天,沙灘上突然出現腳印……

學習目標

1.據課文標題和單元主題的關聯性, 預測課文內容。

2.運用理解詞語策略,理解詞義並能運用造句。

3.透過圖文觀察及回答提問,抓取文章要點,回答與課文相關問題,理解課文內容及長篇故事之寫作特色。

4.運用摘要策略,抓出段落重要事件及主角的情緒反應。

5.運用摘要策略,找出文章中各段落的重要事件,及主角的情緒起伏反應。

教材來源

康軒版國語第九冊課本

教學設備/

資源

國語第九冊電子教科書。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教學評量/備註

第一節

活動1預測內容

一、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單元主題「與自然共舞」,請學生發想人與自然共舞的含義。(學生自由作答。例如:應該是探討人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方式。)

二、請學生在課前思考課名荒島上的國王,並根據生活經驗,推測課文可能是什麼內容?(學生自由作答。例如:⑴有可能是在描述一個不知為何流落到荒島上的國王,獨自生活在島上的故事。⑵有可能是描述有一位國王因為太霸權,就被人民推翻,並且趕到一座無人島上的故事。)


活動2課前想想—荒島生活大挑戰

一、請學生觀察課本第134135頁「課前想想」的圖片,試著想一想可能會發生的困境及提出解決方法。

如果有一天漂流到無人島,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學生自由作答。例如:必須尋找食物讓自己不會餓死,找到可以遮風避雨的住所,還要提高警覺保護自己不被野獸攻擊,收集木頭以便生火取暖等。)

該如何讓自己活著離開這座島呢?(學生自由作答。例如:砍樹製造一艘船,或是在島的最高點燃燒火炬,製造煙霧求救等。)

二、分組討論,完成小組的回答內容,並上臺發表。


活動3課文朗讀

一、教師揭示課文內容,先請學生默讀課文一次。

二、配合電子教科書,用共同朗讀、分組朗讀、個別朗讀的方式,朗讀課文。



活動4試說大意

一、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並串連成課文大意。

主角是誰?他有什麼特質與夢想?(魯賓遜從小喜歡冒險,十九歲時不顧父母反對,出海遠航。)

主角遭遇了什麼事件及結果?(在一次船難中失去同伴,獨自漂流到荒島上。)

主角遇到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他為了生存,在尋找處所、飲食和生活用品的途中克服許多困難,不但在物質上可以自給自足,心情上也能接受與世無爭的生活。)

後來,又出現了什麼轉折?(直到有一天,沙灘上突然出現腳印……。)

二、指導學生回答問題,串連問題答案,說出課文大意。(魯賓遜從小喜歡冒險。他在一次船難中失去同伴,漂流到荒島。他為了生存,克服許多困難,生活自給自足,獨享與世無爭的天地。直到有一天,沙灘上突然出現腳印……。)


【第二節】

活動1詞語教學

一、請學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圈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二、教師可配合課文內容,以動作表演、說明及圖示的方式,認識詞語的意義。(可參考第370371頁「二、詞語解釋」)

三、教師引導小組進行組間共學,透過小組交流,利用部件、由文推詞義、拆詞等方法解決不懂的陌生詞語。

四、請各組提出無法解決的詞語,全班進行共學理解意義後,再鼓勵學生討論同義詞,進行詞彙擴展。

五、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習得的詞語造出通順流暢的句子。


活動2生字形音義教學

一、從詞語中分析出生字,配合電子教科書中的筆順教學,指導學生書空,習寫生字。

二、字義教學:教師可運用以下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生字。

解析字的部件,辨識字形,由已知部件學習新字。

運用部首辨識字義。

找出字的讀音與哪個部件有關。

圈出部件容易寫錯的地方,說明理由。

連結字的形音義,用自己的話說出字的意思。

三、生字造詞:教師指導生字的常用詞語,鼓勵學生造詞運用。(可參考第368370頁「一、字義分析」)


活動3習作㈠㈡

習作第一大題

一、評量重點:正確寫出本課生字的國字或注音。

二、教學引導

教師指導學生提出短文中的難詞,利用解決陌生詞語策略理解其意義,再放回句中檢視意思是否適當。

教師提醒學生容易寫錯的國字或注音,指導學生完成習作第一大題,教師巡視批改。

習作第二大題

一、評量重點:配合情境與提示詞語,填入正確的答案。

二、教學引導

請學生朗讀第二大題題目列舉的十個四字詞語,請小組討論這些四字詞語的意思,各組依句子的情境進行討論,選出適合的四字詞語並發表。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習作第二大題。


【第三節】

活動1形式深究

一、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

二、教師提問

課文分成幾段?(教師提示自然段的分段方法,每段段首空兩格,所以本課有八段。)

課文中是用第幾人稱敘述?(第一人稱。)

每一個自然段段落各說些什麼?

第一段:魯賓遜從小喜歡冒險,十九歲時不顧父母反對,出海遠航。

第二段:在一次航行中,船隻遇上暴風雨,同伴都已命喪大海,只有他被沖上岸而幸運活下來。

第三段:為了尋找生存必需品,他回到擱淺的船上尋找物資。

第四段:他開始尋找住所,剛開始住在山洞,卻因為地震而倒塌,後來在平地蓋木屋。

第五段:他在島上養小動物陪伴,學會獵捕鳥獸和種植農作物,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第六段:十年後,他想航行環島,自製獨木舟,卻差點兒被急流沖翻,雖然體力快耗盡,但他仍

奮力划回岸邊。

第七段:他覺得自己像是島上的國王,獨享與世無爭的自由天地。

第八段:直到有一天,沙灘上突然出現腳印……

小組討論,將課文合併成意義段,並為意義段下標題。

三、指導學生討論並依照事件的背景、起因、經過(困難+解決)、結果和轉折,寫出意義段。


活動2容深究

教師提問,請學生小組討論或全班共同討論後回答。

1.魯賓遜從小就喜歡什麼事?他有什麼夢想?(魯賓遜從小就喜歡冒險,他想要出海航行。)1.提取訊息

2.魯賓遜從出海到堅定他的航海夢,這當中的過程順利嗎?(十九歲的魯賓遜不顧父母反對,離家出海遠航,一開始因為暈船不舒服而氣惱自己的任性,但當風平浪靜之後,海上的美景讓他忘記身體的不適,從此堅定了他的航海夢。)2.推論訊息

3.魯賓遜航行多年之後,碰上了什麼樣的事件,讓他的人生有了很大的轉折?(在一次前往非洲的航程中遇上暴風雨,同伴全都喪生,只有他被沖到岸上死裡逃生,之後一個人在荒島上展開全新的生活。)1.提取訊息

4.根據課文敘述的情境,你認為魯賓遜在面臨各種生存挑戰時,他的心情可能有哪些變化?(學生自由作答。例如:魯賓遜搭船遇到暴風雨時會很「驚恐」。↓當他被沖上岸活下來時,是「激動開心」的。↓後來發現同伴死了很「悲傷」,甚至「沮喪」。↓住在山洞差點被地震壓垮時,心裡會很「害怕」。↓有小動物陪伴他度過寂寞的日子,心裡會很「欣慰」。↓學會打獵、種植、製作器具,這時候很「滿足」。↓獨木舟差點被急流沖向大海,當時的心情應該是「恐懼」的。↓安安穩穩的生活了幾年後,心情也越來越「平靜」。↓直到有一天他在沙灘上看到了腳印,這時一定很「疑惑」!)3.詮釋整合

5.魯賓遜為什麼覺得自己像是島上的國王呢?(當他回想這些日子以來,為了求生所打造的一切,讓他得到心靈的滿足,覺得自己就像是這島上的國王般,擁有一望無際的海洋、溫順的子民,還有任他取用的山珍海味。整座島都是他的土地,他一個人獨享這與世無爭的自由天地。)1.提取訊息

6.當魯賓遜突然看見海灘上的腳印時,你覺得他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學生自由作答。例如:我認為他可能會百感交集,出現以下的種種情緒:我覺得他一定會很開心,因為代表島上有其他人可以作伴。我覺得他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以前從未見過其他人的腳印?這個人的突然出現又是為了什麼?我覺得他應該很擔心,因為不確定這個腳印的主人對他是友善,還是懷有敵意。)2.推論訊息

7.魯賓遜在遇到危難時總會設法解決,你在他身上看到了哪些人格特質?從課文中找出證據說明。(學生自由作答。例如:我認為魯賓遜具有下列的人格特質:任性固執:他十九歲那年堅持出海航行。勇敢堅強:船隻沉沒後,他努力游向荒島。沉著冷靜:逃到荒島後,雖然害怕,但他冷靜分析狀況。樂觀勤奮:從未勞動過的他,努力獵捕及農作,也樂觀面對一切。)3.詮釋整合

8.作者透過魯賓遜的故事,傳遞了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訊息?(學生自由作答。例如:我學到了在遇到危險或身處逆境時,更要以冷靜思考的態度,勇敢面對挑戰,就有可能度過難關。我看到了人類挑戰極限的韌性,在孤立無援時,抱持著希望與堅強的勇氣,是存活下來的信念。我學到了永不輕言放棄的意志力,面對困難的事情,一定要努力想辦法解決。)4.比較評估

9.主角不斷的遭遇困難並解決問題,這些困難可以調換嗎?你認為作者為什麼要如此安排?(從遭遇暴風雨死裡逃生,漂流到荒島上開始,魯賓遜面臨了:尋找生存物資,「冒險游回沉船」↓尋找住所,「住在山洞,差點被落石壓死,改以木頭搭建房子」↓克服孤單,「飼養小動物」↓設法覓食,「學會打獵和農作」維生↓後來又因冒險航行環島,差點遇難等難關,這些困難的出現由小而大,由近而遠,作者讓主角碰到的挑戰從日常的食衣住行,到挑戰大自然,難度越來越高,使得故事情節的鋪陳越來越緊張,也讓讀者能有身歷其境的感受。若是將困難出現的順序調換,整個故事讀起來的流暢性與精采度就會降低。)4.比較評估


活動3習作

一、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二、教學引導

速覽課文:請學生快速瀏覽課文,依照段落重點完成習作第四大題的故事大綱。

回到文本核對:請學生舉手發表課文各段落的重點,並寫在習作上。教師引導學生回到課文,使用適當的詞語,完成故事大綱的正確內容。

完成故事大綱表格之後,可以連結文章各段的內容重點,將關鍵語句串聯成本課大意。


【第四節】

活動1語文讀寫

運用摘要策略,找出課文每個段落的重要事件,再找出主角面對事件時的情緒反應,最後將事件和主角的情緒反應繪製成心情折線圖,學習掌握故事情節的轉折。

重要事件找一找

1.教師請學生再次閱讀課文,並依照自然段及意義段將故事內容重點記錄,完成【故事摘要學習單】的A部分。

2.搭配學習單討論,讓學生思考主角在面對這些事件時,可能出現的情緒反應是什麼?【故事摘要學習單】

主角心情想一想

1.請學生把課文各段落中的關鍵文句用螢光筆畫記下來,並和小組分享自己的想法。畫記重點:在每一個階段中,主角魯賓遜遭遇了什麼困難?他的情緒反應是什麼?

2.想一想,魯賓遜遭遇這些困難時,他採取的行動和他的心情有什麼關聯?(學生合理作答即可。例如每當魯賓遜遇到困難時,他總是克服了自己負面的心情,努力想辦法解決,無論挑戰有多難,他都不會輕易放棄。)

3.請學生討論故事內容重點之後,完成【故事摘要學習單】的B部分。


心情轉折畫一畫

1.請學生小組討論,將【故事摘要學習單】B部分中的情緒反應,依照正面心情、負面心情做分類。

2.請學生討論主角魯賓遜遭遇每個事件時的情緒反應,將情緒反應以表情符號畫出來,完成【故事摘要學習單】的C部分。

3.請各組上臺分享,表情符號代表的是正面或負面的心情,並說明理由。【故事摘要學習單】

4.小組發表時,其他組的成員需想一想這樣的分類是否有合宜的脈絡,再給予報告小組回饋。

5.指導學生將【故事摘要學習單】的內容繪製成【主角心情折線圖】

(註:用縱軸表示心情起伏,用橫軸表示故事情節發展,亦即事件經過。)


活動2習作

一、評量重點:練習判斷「感官描寫」類別。

二、教學引導

教師請學生於短文中畫線,分析寫作特色與應用方式。

引導學生判斷感官描寫的類別,先口述發表再書寫。


【第五節】

活動1

閱讀教學

一、閱讀習作第五大題文章,並將自然段畫分為意義段,並將各段的關鍵事件畫記出來,並標示主角魯賓遜的情緒反應。

二、教師指導學生運用第四節課學到的【故事摘要學習單】進行文本分析。

三、找出關鍵事件以及主角魯賓遜的心情變化,完成【故事摘要學習單】。


活動2習作

一、 評量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回答問題。

二、教學引導

小組討論:每個人分別設身處地思考魯賓遜的處境,以及可能出現的心情轉折,再與同組組員分享。

將討論後的想法寫下來,並完成習作第五大題第1小題。

根據【故事摘要學習單】將文章中的重要事件畫成橫軸,再將主角的情緒反應畫在縱軸。

繪製出主角魯賓遜的心情折線圖,完成習作第五大題第2小題。


補充資料

一、語句練習

短語練習

1.一輪火紅的夕陽

說明加上單位量詞和形容詞,描繪事物的特質。

結構(量詞)(形容詞)的(名詞)

一本精采的小說

一輪明亮的滿月

一片閃耀的星空

2.閃著金光的波浪

說明描繪事物特性或狀態。

結構(動詞)(名詞)的(名詞)

含著淚光的雙眼

寫滿回憶的日記

蓋滿戳章的護照

造句練習

1.載浮載沉—

說明忽浮忽沉。形容隨著環境浮動,起落不定。也作「載沉載浮」。

引導教師可請學生說一說,「載浮載沉」會發生在什麼樣的情境之中。

載浮載沉的我與巨浪對抗,在微弱的意識中,用僅存的力量向陸地游去。

他在商場上奮鬥數年,載浮載沉,吃了不少苦。

海面上載浮載沉的垃圾,嚴重破壞了海洋生態,讓人看了好心痛。

我騎車沿著河岸邊的自行車道漫遊,欣賞在橋墩間載浮載沉的波光。

2.死裡逃生—

說明 從非常危險的情況中脫身。

引導教師請學生想一想,「死裡逃生」會是怎樣的情境或心情。

的喜悅很快就消失了,我環顧四周:「不知道這裡有沒有其他人?有可怕的野獸和食人族嗎?」

地震當天,還好大家及時跑到空曠處,才能死裡逃生。

爺爺這場病非常嚴重,全靠醫師盡心治療,總算死裡逃生,度過了危機。

他闖過了敵人的封鎖線,死裡逃生,終於又回到了部隊之中。

3.傷痕累累—

說明 形容受傷後所留下的傷痕很多。

引導 教師可以請學生描述受傷後,會產生什麼情況。

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讓洞頂倒塌,也讓從未經歷過地震的我幾乎嚇昏,被落石打得傷痕累累,忍著痛楚爬出山洞。

此次意外使他全身傷痕累累,見了真讓人難過。

這兩隻流浪狗為了爭奪地盤,彼此打得傷痕累累。

經過數十年的使用,這張桌子的表面已是傷痕累累。

4.自給自足—

說明生產和消費維持平衡,可以獨立營生,不必仰賴他人。

引導教師請學生說一說曾經看過哪些「自給自足」的例子。

我已經越來越能樂觀接受命運的安排,也能在自給自足的生活中自得其樂。

在傳統農業社會裡,大多數的農家都可以自給自足。

他們一家種著幾畝田,養著一群雞,在生活上完全能夠自給自足。

這個小村莊物產豐饒,人人勤奮,多年來都能自給自足,宛若世外桃源。

5.自得其樂—

說明自己能體會其中的樂趣。

引導教師請學生分享,什麼情境會有「自得其樂」的感受?

我已經越來越能樂觀接受命運的安排,也能在自給自足的生活中自得其樂。

李爺爺一個人坐在榕樹下拉著胡琴,自得其樂。

妹妹最喜歡游泳了,儘管池水很冰,她依然自得其樂。

雖然別人都認為古書艱澀難懂,他卻能沉浸其中,自得其樂。

6.躍躍欲試—

說明心動技癢,急切的想嘗試一下。

引導教師請學生分享面對喜愛的事情,「躍躍欲試」的例子。

安穩度過十年後,一顆想探險的心躍躍欲試,於是我興起了航行環島的念頭。

比賽尚未鳴槍開始,選手們個個躍躍欲試,準備一決高下。

得知國際自行車大賽即將舉行的消息,各路好手都躍躍欲試。

聽完老師對實驗過程清晰有趣的講解,學生們個個都躍躍欲試。

7.驚恐萬分—

說明非常驚懼害怕。

引導教師提問:「什麼情況下會讓人驚恐萬分?」

雖然體力已快耗盡,我仍奮力向岸邊划。當我終於回到岸上時,那生死一瞬間的畫面仍令人驚恐分。

當飛機引擎故障的消息一傳出,乘客都驚恐萬分。

哥哥在遊樂場的漆黑鬼屋裡聽見聲響,瞬間驚恐萬分。

他看到眼前突然出現一條眼鏡蛇,他驚恐萬分,迅速逃跑。

8.一望無際—

說明一眼望去看不著邊際。形容寬廣、遼闊。

引導教師提問:「你會用一望無際來形容什麼樣的情景?」

回想這些日子以來,為了求生所打造的一切,使我得到心靈的滿足,覺得自己就像是這島上的國王般,擁有一望無際的海洋、溫順的子民,還有任我取用的山珍海味。

我坐在沙灘上,抬起頭便是一望無際的星空。

登上樓頂,是一望無際的藍天白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

綠油油的田野上,一望無際的麥苗在向我們招手,充滿生氣。

9.山珍海味—

說明山野海洋裡出產的珍美食品。泛指珍異豐的菜肴。

引導教師請學生分享自己對山珍海味的感覺。

回想這些日子以來,為了求生所打造的一切,使我得到心靈的滿足,覺得自己就像是這島上的國王般,擁有一望無際的海洋、溫順的子民,還有任我取用的山珍海味。

宴會上,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大家吃得不亦樂乎。

縱使有山珍海味,還是比不過與家人一同用餐來得溫暖。

雖然餐桌上擺滿山珍海味,他卻因為即將到來的考試而毫無胃口。

10.與世無爭—

說明形容人生性淡泊,與世人毫無爭執。

引導教師請學生說一說「與世無爭」是什麼樣的狀態?

整座島都是我的土地,我一個人獨享這與世無爭的自由天地。

王爺爺退休後,搬到鄉下的老家居住,過起與世無爭的生活。

他在大事底定之後功成身退,從此隱姓埋名,做個與世無爭的人。

陶淵明在辭官之後便隱居田園,一生都過著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生活。

句型練習

雖然…………

說明轉折複句,在一組句子中,後面句子接續前面句子時,語意做了一個轉折,使意思形成相反或相對。

解析後句的「…………」表示轉折的語氣,說明主角用求生的意志力戰勝已耗盡的體力。

引導教師說明句子前後語意的差別,可以先設定一個情境,請學生思考前後句的相對或相反關係,再練習造句。

雖然體力已快耗盡,我仍奮力向岸邊划。

雖然火勢已控制住,消防人員仍細心檢查是否還有餘燼。

雖然這家精品店的東西售價很高,仍有許多顧客慕名前來購買。

雖然他中途發生意外跌倒,仍堅持跑完馬拉松全程,真令人欽佩。

二、修辭分析

基礎修辭

1.摹寫

定義自己對於周遭景觀或事物的各種感覺,細膩詳實的形容描述出來,就叫做「摹寫」。其方式有:視覺摹寫、聽覺摹寫、嗅覺摹寫、味覺摹寫、觸覺摹寫。

例句眼前一輪火紅的夕陽、閃著金光的波浪,還有如畫般的雲彩,讓我忘記身體的不適,也更堅定了自己的航海夢。

解析作者用視覺「一輪火紅的夕陽」和「如畫般的雲彩」描寫天空的景象,以及用「閃著金光的波浪」描寫海上的景象,讓讀者閱讀時自然的產生畫面感。

2.設問

定義說話行文時,刻意設計問句,不直接陳述意見、想法,採自問自答或問而不答等形式來表達內容,目的在強調某個意思,引起對方注意或思考

的修辭法。

例句我大喊:「難道這就是我生命的終點?不!我得努力救自己!」

解析主角對自己的問題,亦是讀者心中的疑惑,作者藉由魯賓遜對自己的自問自答,把讀者心中思考的問題寫出來,引起讀者的共鳴。

進階修辭

感嘆

定義寫文章時,常會藉由呼喊的聲音表達喜怒哀樂的感情變化,來強調內心的驚訝、生氣、難過、讚嘆等感覺的修辭法。

例句原來洞穴並不安全,到平地上再蓋一間木屋吧!

解析當一個人碰到喜怒哀樂之事物時,常常會藉助某種感嘆方式,強調內心的情感,以引起讀者或聽者的共鳴,增強語言的影響力。作者在此處藉此表現魯賓遜對現實生活的窘境發出感嘆的情緒。

、參考書目

書書名:魯賓遜漂流記

作者:丹尼爾.笛福

改寫:張耀星

繪者:李憶婷

出版社:台灣東方

出版日期:二○一九年九月

說明魯賓遜不顧雙親反對,一心一意想要航海,實現他環遊世界的夢想。但是從他踏上第一艘船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必須時時面對危險的命運。在一次海難中,狂風巨浪奪去了同船夥伴的生命,魯賓遜獨自淪落到一座人跡絕至的荒島上。在這人跡罕至、野獸遍布的荒島上,他要如何生存下去?然而,魯賓遜並沒有茫然而失去希望,他反而戰勝身處逆境的絕望,重建生活的目標,冷靜的以智慧和毅力化解危機。他利用簡單的工具搭建居所、製造器物、播種大麥、馴養禽畜,甚至收服野人,儼然成為荒島之王。最後因為援助一位英籍船長收復失船,才在離家多年漂流荒島後,回到人事已非的故鄉。運用 在真實的人生裡,每個人都必須承受各式各樣的挑戰。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如果我們永不放棄奮鬥,就能成為主宰自我命運的魯賓遜,進而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王國,開創自己想要的未來!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20分鐘









































































5分鐘












30分鐘










































































































1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分析標題和單元主題的關聯性,合理的猜測課文內容。










思考荒島生存的條件。














跟著教師或電子教科書朗讀課文。





根據提問回答,串連成大意。




















運用策略,理解詞義並能運用造句。













認識生字的形音義,寫出正確的國字。













完成習作第一、二大題。




















根據課文正確回答問題。














































透過圖文觀察,回答與課文相關問題,理解課文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完成習作第四大題。











將事件和主角的情緒反應

繪製成心情折線圖。









































































































完成習作第三大題。









完成「故事摘要學習單」。



























完成習作第五大題。


教學提醒

配合第四節活動一「語文讀寫——心情折線圖」

網站資源


關鍵字

荒島、英國、魯賓遜漂流記、航海、食人族、求生、腳印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