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13560 
頁次:4
-
3 
 
 
5 下列有關查核工作底稿之敘述,何者正確? 
查核工作底稿的所有權屬於受查客戶和會計師共同擁有 
在一般的狀況下,查核工作底稿在取得受查客戶的同意後,可提供給第三人 
查核工作底稿可能會被視為受查客戶會計紀錄的替代品 
查核比較財務報表時,查核人員可以在兩年後丟棄查核工作底稿 
6 查核人員查核受查者之例行性營運交易,例如收入或採購交易,這些交易如透過高度自動化處理
而極少人工介入,則查核人員的查核策略為何? 
應僅執行證實程序,即足以取得足夠及適切之查核證據 
應執行證實分析性程序 
應取得對內部控制之了解 
應複核上期工作底稿 
7 當受查客戶發生下列何種情況時,最可能致使查核人員關注其財務報表被蓄意操弄之風險? 
資深會計人員的流動率相當低 
受查客戶有許多會計估計事項由管理階層作成決定 
受查客戶內部人士最近增加持股 
受查客戶所屬產業的變化率相當低 
8 關於控制測試,查核人員如擬採用以往查核取得之查核證據,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查核人員應考量受查者內部控制組成要素(包含控制環境、控制之監督及風險評估流程)之有效 
查核人員應藉由查詢結合觀察或檢查取得查核證據,以確認對該等控制之了解,如發生之改變影
響以往查核所取得查核證據之持續攸關性,應於當期查核時測試該等控制 
查核人員應藉由查詢結合觀察或檢查取得查核證據,以確認對該等控制之了解,如未發生改變,
查核人員仍應至少每 4年測試該等控制一次 
查核人員對經其判斷為顯著風險之相關控制,應於當期測試該等控制 
9 下列何項查核程序較不適合使用審計抽樣?①複核金額重大且不尋常之銷貨交易  ②審查銷貨發票
複本以查核信用核准之情況  ③比較銷貨發票複本上的數量與相關出貨文件上的數量是否一致 
僅① 僅② 僅③ ①②③ 
10 有關「分析性程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對於生產並銷售特殊產品之受查者,查核人員可能須參考產業之數據,以進行比較 
銷貨訂單處理流程之控制若存有缺失,關於應收帳款之聲明,查核人員可能較依賴證實分析性
程序,而非細項測試 
執行證實分析性程序時,使用被廣泛接受之產業比率,通常能有效提供查核證據,以支持帳載
金額之合理性 
取得與應收帳款餘額之評價聲明有關的查核證據時,查核人員除對期後收款執行細項測試外,
亦可能對帳齡執行分析性程序 
11 依據我國審計準則公報,與查核相關之重大性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查核人員可將金額低於所設定重大性之未更正不實表達(個別金額或其彙總數)均評估為不重大 
某一事項對財務報表使用者是否屬於重大之判斷,無須考量不實表達對特定個別使用者之可能影響 
重大性標準的決定,應站在財務報表一般使用者的立場考量,需要依賴會計師的專業判斷 
查核人員可合理假設財務報表使用者了解某些財務報表金額之衡量因使用估計、判斷及對未來事件
之考量而存有先天之不確定性 
12 有關查核人員與治理單位溝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每一個查核委任案查核人員皆應與治理單位溝通其獨立性 
上市櫃公司之獨立性溝通應以書面為之 
受查者如設有審計委員會,則審計委員會為查核人員主要的溝通對象 
在治理單位之所有人員皆負有管理責任的情況下,查核人員如已與同時負有管理及治理責任之
人員溝通應與治理單位溝通之事項,則無須就其治理角色再與相同人員溝通 
13 會計師應與管理階層就查核案件條款達成協議並記載於委任書中,委任書的內容可能因受查者而
異,但依審計準則公報第 64 號「查核案件條款之協議」的規定,下列那些條款一定要包括在委任書
中?①財務報表查核之目的及範圍  ②會計師查核財務報表之責任  ③管理階層之責任  ④辨認編
製財務報表適用之財務報導架構  ⑤會計師擬出具報告之格式及內容,並敘明於某些情況下所出具
報告之格式及內容可能與所預期者不同  ⑥查核規劃及執行之安排,包括查核團隊之組成  ⑦管理
階層同意出具書面聲明  ⑧酬金之計算基礎及收款方式  ⑨擬就查核結果作其他溝通之形式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⑦⑧ ①③⑥⑦⑨ ②④⑤⑥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