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外交行政
人員、民航人員、稅務人員及原住民族考試試題
考 試 別:原住民族考試
等 別:四等考試
類 科 組:社會行政
科 目:社會研究法概要
考試時間:1小時 30 分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請由演繹推理的向度來說明「命題」(proposition)及「假設」(hypothesis)
二概念的意涵,(10 分)並以圖示舉例,說明二者間的關係。(15 分)
二、在調查研究中,常會發生誤差問題,請解釋何謂「抽樣誤差」(sampling
error)與「非抽樣誤差」(non-sampling error)?及二者個別形成的原因?
(25 分)
三、調查問卷定稿前,問卷初稿通常會進行一連串的檢測,以讓問卷定稿更
臻完善。請說明五類相關的檢測方式。(每類 5分,共 25 分)
四、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每小題 5分,共 25 分)
一致性檢核(Consistency checking)
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經驗假設(Empirical hypothesis)
穩定信度(Stability reliability)
循序抽樣(Sequential samp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