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梆子突然敲響,三弦琴開始嗚咽;她微微吃了一驚,下意識地站起身來,向臺前移步,同時張口
唱起來: 
雪梅自嘆命薄──思念夫君──淚雙垂 
她在臺前唱著,無聊地,眼睛打量著觀眾:三十排的木板椅子只坐了一半,多半是老人和小孩;
老太婆搖著紙扇,斜睨著眼睛;男人噴著紙煙,大口地吞汽水;孩子們在後頭奔跑,打架。賣冰
棒的小孩低聲吆喝著,一只眼搜索顧客,另一眼盯著臺上的她。後臺傳來拆卸重物,搬移箱櫃的
聲響,遲重的,不耐煩的拖拉聲。 
從文中,「微微吃了一驚」、「下意識地站起身來」、「無聊地,眼睛打量著觀眾」等語,可知
這位歌仔戲表演者是: 
無心於表演 練習不夠熟練 技巧不夠專業 劇團默契不佳 
15 「雨映寒空半有無,重樓閒上倚城隅。淺深山色高低樹,一片江南水墨圖。」(劉敞〈登城〉其
一)根據此詩內容,下列那一個選項的景色最接近詩意? 
煙雨霏霏 雨過天青 雨過潮平 驟雨初歇 
16 《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旨在
表達什麼? 
治國的目標    修身的理由   
修身、齊家、治國為漸進關係 修身、齊家、治國為因果關係 
17 蘇軾〈留侯論〉:「子房以蓋世之材,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倖
於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
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圯上老人之所以深惜子房者,是因為: 
鋒芒太露,傲慢不恭 有勇無謀,成事不足 武術不精,功虧一簣 好高騖遠,虎頭蛇尾 
18 「一老農當稻熟時,擇日食新。其鄰家一人善謔,輒嘲之曰:『爾舊歲食新,曾卜日耶?』曰:
『然。』『今歲舊穀足用耶?』曰:『不足,稱貸而益之耳。』『夫舊歲卜日,而穀猶不足也,
今亦安庸再卜?稻可食,則食之矣。』老農乃始憬然有悟。」(江盈科《雪濤閣集》)根據上文,
下列那一個選項最合乎旨意? 
揭示老農的修為 憐憫老農的貧困 哀傷老農的辛勞 點出老農的愚昧 
19 《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留趙十年不歸。秦聞公子在趙,日夜出兵東伐魏。魏王患之,使
使往請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誡門下:『有敢為魏王使通者,死。』賓客皆背魏之趙,莫敢勸
公子歸。毛公、薛公兩人往見公子曰:『公子所以重於趙,名聞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
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語未及卒,公子立變
色,告車趣駕歸救魏。」何以留趙十年不歸的魏公子,會立刻趕回魏國? 
怕魏王發怒    秦軍已經攻入魏都大梁   
不想當一個見死不救的人 了解國家滅亡,個人就無立足之地 
20 「齊宣王好射,說人之謂己能則彊弓也。其嘗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試引之,中關而
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為用九石,
豈不悲哉?」(《呂氏春秋》)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最接近文意的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