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試題 代號:42120 全一頁
類科: 農業行政
科目: 農業經濟學概要
考試時間 : 1 小時 30 分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接背面)
一、請定義糧食自給及糧食安全,並由糧食自給及糧食安全的角度說明保價收購與休耕
補貼兩種措施同時併存有何矛盾之處。(15 分)農政單位自 2013 年開始實施「調整
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積極推動休耕農地的活化。該計畫五大施行重點包括:調
整農田輔導耕作給付方式、推廣種植轉(契)作作物、大佃農輔導、地主輔導及配
套措施。請說明前述施行重點的具體做法(配套措施任選二例)及其對糧食自給率、
糧食安全及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是否有所助益。(15 分)
二、請分就產品因素、市場因素與農場因素等三方面分述農業經營者在選擇運銷通路時
應該考慮那些因素。(10 分)過去有學者指出,由於農業科技進步、消費習慣改變及
貿易自由化、農企業化的趨勢,現今的農產運銷問題與傳統的農產運銷問題已然迥
異。請說明臺灣農產運銷問題在科技化時代下所發生的變化。(15 分)
三、農產品價格季節性波動的成因主要來自農業生產受季節影響而導致的季節性供需失
調。請說明那些因素可能影響農產品價格季節性波動的幅度。(10 分)針對前述因素,
應如何建議農業經營者擬定因應的策略?(10 分)
四、日本自 2010 年開始推動農山漁村六級產業化,參考日本的經驗,行政院選定花東地
區為示範地區,於 2014 年核定「花東產業六級化發展方案」,何謂農業六級產業化
及其預期效益?(10 分)請具體說明六級產業化的產業發展模式將有助於解決那些
我國農業長期存在的問題?(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