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 初等考試 初等 交通行政 國文(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試卷

pdf
549.57 KB
5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5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試題
等別 初等考試
類科
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財稅行政、
金融保險統計會計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廉政交通行政、
電子工程
科目 國文(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考試時間: 1 小時
※注意:
本試題共 45 其中單選題 35 複選題 10 各題答案須用 2B 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
劃記,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代號:1502
頁次:4
1
一、單選題(第 1題至第 35 題,占 70 分)
說明:每題 2分,所列的四個選項,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1 下列「」的語詞,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沆瀣一氣」,指志同道合,齊心一志 「一丘之貉」,指同樣低劣,並無差別
「別鶴孤鸞」,指獨出人群,不與眾同 「不舞之鶴」,指心志高尚,不阿於世
2 下列文句,何者成語的使用最為正確?
你真是個純真坦率、「胸無城府」的人
他苦訓多時,總算「不孚眾望」取得勝利
此次男子籃球隊「技壓群芳」,終於奪得多年來的首次冠軍
地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若不加以解決,毀滅之日「倚馬可待」
3 王先生因「丁憂」請假,其假別為何?
喪假 病假 事假 婚假
4 徐太宇寫信給好友歐陽非凡,信的開頭:「非凡吾兄□□」,其中□□處宜填入:
道鑑 鈞鑑 大鑑 賜鑑
5 林律師年近半百膝下猶虛上星期他太太終於生下一女助理小吳想送他一份彌月禮下列題辭正確的選
項是:
老蚌生津 雛鳳清聲 明珠在抱 珠聯璧合
6 「詩經.桃夭」篇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此詩與下列祝賀之詞何者相近?
弄瓦之喜 關雎之喜 花萼相輝 松柏相輝
7 《禮記.禮運》:「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其中「矜寡孤獨」
意指:
地位低下的人 身世可憐的人 無依無靠的人 收入微薄的人
8 劉長卿〈新年作〉「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此詩意旨最符合下列那一選項
感嘆孤獨在外,無人相識,寄人籬下 感慨流放異鄉,逢年遇節,倍增淒涼
歎惋年歲已老,孤獨無友,唯猿相伴 歎息遠離家鄉,青春不再,物是人非
9 《西廂記》「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驄難繫,恨不倩疏林挂住斜。」其中「恨不倩疏林挂
住斜暉」表達的情感是:
感嘆美景不再,稍縱即逝 懊悔虛度青春,一事無成
惋惜時空錯置,相見恨晚 希望時間稍留,多作相聚
10 下列詩詞選項,何者不屬於感懷伴侶的死亡?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隻。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遺燼一星然,連延禍相嫁。號呼憐穀帛,奔走伐桑柘。舊架已新焚,新茅又初架
11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此詩描繪的是何種節日?
中秋節 元宵節 中元節 乞巧節
12 玄德問曰「今操起三十萬大軍,會合淝之眾,一擁而來,先生有何妙計,可以退之?」孔明曰:「操平生
所慮者,乃西涼之兵也今操殺馬騰,其子馬超,現統西涼之眾,必切齒操賊。主公可作一書,往結馬超,
使超興兵入關,則操又何暇下江南乎?」孔明的計策類似於三十六計中的:
遠交近攻 聲東擊西 圍魏救趙 反客為主
13 「一個人縱然生來就有文學的特優資稟如果他不下功夫修養他必定是□□□□□□□□天才愈卓越,
修養愈深厚,成就也就愈偉大。」(朱光潛《談文學》)下列何者最適宜填入□處?
心為形役,身被名牽 一為不善,眾美皆 百憂感心,萬事勞形 苗而不秀,華而不實
代號:1502
頁次:4
2
14 林文月念及母親「我們的軀體原來是二而一然則母親雖已離去她的生命卻仍然藉著我的軀體延續下
因此我若是珍惜自己便是珍惜母親我若能發揚光大我生命的力量便是發揚光大母親生命的力量。
母親那略泛金黃色的白髮不盈一握在我掌我用指尖細膩梳通一如母親晚年病中我為她沐浴時那樣溫
那樣親然後,重新用另一張素色的信紙包妥我徹底清理過梳粧檯的抽屜仍然將白髮與臍帶放回
原處。」(林文月〈白髮與臍帶〉)依此文,下列那項與此最相符?
為人子女彰顯父母親的最好方式是照護長輩至死方休
作者藉著與母親之間軀體的一部分,來說明此物的審美觀點
白髮是母親的,臍帶是作者自己的,二者象徵母子的親情連結
母親之愛,透過不盈一握的白髮,在作者痛苦時給予溫暖支持
15 「有不少人就整體而言不能算是小人但在特定的情勢和境遇下靈魂深處也悄然滲透出一點小人情緒,
這就與小人們的作為對應起來了成為小人鬧事的幫手和起鬨者謠言和謊言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市場?按照
正常的理性判斷大多數謠言是很容易識破但居然會被智力並不太低的人大規模傳播原因只能說是傳
播者對謠言有一種潛在的需要只要想一想歷來被謠言攻擊的人大多是那些有理由被別人暗暗嫉妒卻沒有
理由被公開詆毀的人物,我們就可明白其中奧祕了。謠言為傳謠信謠者而設,按接受美學的觀點謠言的
生命扎根於傳謠信謠者的心底如果沒有這個根一切謠言便如小兒夢囈腐叟胡謅會有什麼社會影響
呢?」下列選項,何者最能表達本文旨意?
只有真正清醒理智、威武不屈的人,才能不被小人的謠言所迷惑
小人能洞悉他人內心深處的陰暗角落,找到自己的幫手與起鬨者
小人擅長造謠,且能迷惑眾人,因為傳謠、信謠者的心理往往懷有嫉妒、存在缺憾
相信謠言之人大多是平庸之人,只要聽到與輿情相合的說法,便不加實證考察地採信
16 〈有一首歌〉曾寫下這麼一段生活故事「我是不到五歲就進了小學一年級的在南京在逸仙新村附近的
一個小學裏我什麼都不會麼也不懂卻學會了一首老師教的歌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裏?
在上海南京我的朋友在這裏這麼多年來我不單牢牢地記住了這首歌,並且還記住了教室裏地板上
溫暖的陽光和窗外對著我微笑的外婆的笑我的女兒是在新竹上的幼稚園……那天下午當她說要唱一
首新歌給我聽的時候我並不太在意埋頭在書桌前的也不過如平日那樣隨口地應答著她罷了然而,
我小小的女兒卻認真地唱起來了用她那稚嫩的童音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裏?在臺北在新竹,
我的朋友在這裏剎那之間十年來家國的憂患所有的流浪所有的辛酸都從我心中翻騰而出……『媽
寶貝唱得好不好聽?』我小聲地回答她:『好聽,貝唱得好聽。…她高高興興地一邊唱一邊跑出
去找小朋友玩了我一個人站在屋子的中間發現熱淚已流得滿臉為什麼這首歌可以給作者如此感動?
因為幼稚園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
因為女兒天真無邪唱歌的模樣,讓她喜極而泣
因為女兒居然會主動唱歌給她聽,而且唱得這麼好聽
因為女兒所唱的歌,牽動了她生命記憶裡的經歷與感受
17 張愛玲《張看連環套》「照片這東西不過是生命的碎;紛紛的歲月已過去,瓜子仁一粒粒嚥了下去,
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給大家看的惟有那滿地狼藉的黑白的瓜子殼。」下列選項最接近上文旨意的是:
物換星移,不堪回首 如人飲水,冷暖自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18 東方朔〈答客難〉「夫蘇秦張儀之時,周室大壞,諸侯不朝力政爭權,相擒以兵,并為十二國,未有雌
雄。得士者強,失士者亡,故說得行焉。」依上文內容,下列何者理解錯誤?
由於周室大壞因此諸侯爭雄 由於失士者亡因此諸侯不朝
由於力政爭權因此彼此相擒 由於彼此相擒因此說得以行
19 蘇章,為冀刺史。有故人守,章行部,欲贓,乃太守,為肴,陳之好,甚
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獨有二天章曰「今夕蘇孺文與故人飲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
公法也。」遂舉正其罪,州境肅然。(《資治通鑑.漢紀四十四》)依據上文,太守之喜是認為:
上級姦贓枉法,不會認真查案 長官是其晚輩,對他相當禮遇
知交久別重逢,暢敘生平之好 老友顧念舊情,可以得到庇護
20 承上題,蘇章之為人,下列何者最為恰當?
既全公義,兼顧私誼 大權在握,獨斷獨 不顧情義,公事公辦 公忠體國,謀定後動
21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
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
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根據上引文
字,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文中的鵷鶵象徵莊子,腐鼠則代表惠子
二人雖為好友,但彼此較勁,想分出高下
二人互相交遊,惠子樂於從政,莊子則追求逍遙與高潔
莊子不屑於擔任梁相,是因不願搶奪好友惠子的官位
22 「夫學者,所以求□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讎敵,惡之如鴟梟。
如此以學自□,不如無學也。」(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第 7》)文中兩個□內的字依序應該是:
實/虛 公/私 益/損 福/禍
代號:1502
頁次:4
3
23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亦必有堅忍不拔之昔禹之治水,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
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衝突可畏之患唯能前知其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所是以得至於成功(蘇
軾〈鼂錯論〉)此段文意旨在表達:
立大業者必有執行力,和一夫當關的勇氣,才能名利雙收
做大事者需有冒險心,和百折不撓的毅力,方能突破困境
立大業者必有超世才,和忠貞不渝的意志,才能功成名就
做大事者需有堅忍心,和壯士斷腕的精神,方能無畏無懼
24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文中子貢的說法,
合下列何者?
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欲加之罪,何患無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5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代表求學歷程有三種不同境界下列選項屬最高境界
的是:
人解讀有字書,不解讀無字書 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6 「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乎中,
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蘇軾〈超然臺記下列選項何
者較接近本文主旨:
是福是禍,非關人力 可喜可悲,有時而 是美是惡,端看抉擇 擺脫羈絆,不役於物
27 《孟子.梁惠王上》「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上文「頒白者不負戴於道
路矣」,意謂老人能:
分擔經濟 得到奉養 不辭勞苦 身體健康
28 《史記.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遷。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
文。二十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闚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齊、魯之都,觀孔子
遺風,鄉射鄒、嶧;戹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於是遷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邛、
昆明還報命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得與從事故發憤且卒而子遷適使反,
見父於河洛之間。」根據上文,下列關於司馬遷的經歷,何者正確?
司馬遷曾經搬家到龍門,並且在黃河南邊從事耕作
司馬遷前往昆明那年,漢朝天子開始分封諸侯爵位
司馬遷透過閱讀、旅遊與出使經歷,養成自身的能力
司馬遷遊歷、出使多處後,因為被迫留滯在周南,憤恨不平
29 《史記.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
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根據上文,「不賤」意為:
見解高明 地位崇高 評價不低 富擬侯王
30 承上題,周公之意在於告戒伯禽要
虛位讓賢 謙虛勤勉 精益求精 小心謹慎
31 幽齋但有隙地,即宜種蕉。蕉能韻人而免於俗,與竹同功,王子猷偏厚此君,未免掛一漏一。蕉之易栽,十倍
於竹,一、二月即可成陰,坐其下者,男女皆入畫圖,且能使臺榭軒窗,盡染碧色,綠天之號,洵不誣也。竹
可鐫詩,蕉可作字,皆文士近身之簡牘,乃竹上止可一書,不能削去再刻,蕉葉則隨書隨換,可以日變數題,
尚有時不煩自洗,雨師代拭者,此天授名箋,不當供懷素一人之用。予有題蕉絕句云:「萬花題徧示無私,費
盡春來筆墨資,獨喜芭蕉容我儉,自舒晴葉待題詩。」此芭蕉實錄也。根據本文,王子猷偏愛何種植物
芭蕉 荷花 竹子 柳葉
32 承上題,作者認為芭蕉比竹子更為實用,主要是因為:
可做芭蕉扇 可重複書寫 葉大可遮陰 便宜又耐用
33 唐代「諍臣」魏徵作〈諫太宗十思疏〉,勸唐太宗當居安思危厚積德義勿因帝業已成而怠忽若以今日
公文來看,較接近下列那一類?
34 下列關於公文製作之原則,何者錯誤?
擬稿以一文一事為原則 採用由左至右之橫行格式
字跡若有添註塗改,應於添改處蓋章 公文夾依其用途有紅、白、藍三色之分
35 下列對公文的敘述,何者錯誤?
人民對機關有所申請的時候,使用「申請函」
上行函,期望語通常用「請鑒核」「請查照」
公務人員辭職轉任,可以使用「報告」,請求長官同意
縣市政府與國立大學之間,公文往來,使用「平行函」
二、複選題(第 36 題至第 45 題,占 30 分)
說明 3所列的五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二個是正確答案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全部答對者,
3分;答錯一個選項者,得 1.8 分;答錯二個選項者,得 0.6 分;所有選項均未作答或答錯多
於二個選項(不含二個)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代號:1502
頁次:4
4
36 下列文句,採用譬喻的是:
治大國若烹小鮮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37 下列常用成語中的個別詞義,正確的選項是:
「趨之若鶩」的「鶩」是「鴨子 「櫛比鱗次」的「櫛」是「梳子
「觥籌交錯」的「籌」是「筷子 「大快朵頤」的「頤」是「舌頭
「破釜沉舟」的「釜」是「斧頭
38 下列文句中的謙敬詞語,使用恰當的選項是:
總經理派我來這裡學習,請您不吝指教
如果您明天還有時間,歡迎到我府上敘舊
我來幫您填寫任職單位,請問您在那裡高就
感謝主辦單位,讓我有機會撥冗光臨這場盛會
很榮幸能邀請忝列十大發明家的羅先生到校演講
39 古人的「名」與「字」,意義往往相應。下列各人名與其字,意義相反的是:
曾點,字子皙 班固,字孟堅 杜甫,字子美 韓愈,字退之 蘇洵,字老泉
40 下列詠物詩,以歌詠動物為主題的是:
映日漾晴淵,沿沙曝黝甲。愛爾千歲姿,藏身一蓮葉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含煙若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眾芳搖落獨鮮妍,占斷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41 下列文句,何者意旨在強調「謹言」的重要性?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直木先伐,甘井先
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病從口入,禍從口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42 「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為尤潔;智械機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根據這
段文字,可推知作者認同那一種人?
出淤泥而不染者 性純真而隱逸者 能通權而達變者 明機巧而不用者 喜澹泊而寧靜者
43 「又東次四經之首,曰北號之山,臨于北海。有木焉,其狀如楊,赤華其實如棗而無核,其味酸甘,食
不瘧食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海有獸焉其狀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是食人有鳥焉,
其狀如雞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雀,亦食人。」根據上文,合乎文意的選項是:
在面臨北海的北號山中,有著會吃人的猲狙和鬿雀
北號山有種樹形狀像楊樹,開紅花,果實味道酸甜
北號山東北方的河水,清澈甘甜,飲用後不得瘧疾
猲狙形狀像野狼,是紅老鼠的頭目,叫聲像豬
鬿雀形狀像雞,有老鼠般的足、老虎般的爪
44 那一日正當三月中浣早飯後玉攜了一套《會真記》走到沁芳閘橋邊桃花底下一塊石上坐著展開《會
真記》從頭細玩。正看到「落紅成陣」,只見一陣風過,把樹頭上桃花吹下一大半來,落得滿身滿書滿地
皆是寶玉要抖將下來,恐怕腳步踐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來到池邊,抖在池內那花瓣浮在水面,飄飄
蕩蕩,竟流出沁芳閘去了。
回來只見地下還有許多,寶玉正踟蹰間只聽背後有人說道「你在這裏作什麼?」寶玉一回頭,卻是林黛
玉來了,肩上擔著花鋤,鋤上掛著花囊,手內拿著花帚。寶玉笑道好,好,來把這個花掃起來,撂在那
水裏。我才撂了好些在那裏呢。」林黛玉道:「撂在水裏不好你看這裏的水乾,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
地方髒的臭的混仍舊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個花冢如今把他掃了,裝在這絹袋裏,拿土埋上,
日久不過隨土化了,豈不乾淨。
上文是紅樓夢所描寫的一小段發生在大觀園中的情事。下列敘述,符合上文意思的是:
黛玉葬花,不忍花被髒汙了
落花隨水流,正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寶玉將花瓣抖在池內,不忍花被踐踏
這一天,黛玉正在尋找一個可以埋葬落花的花冢
花瓣流出沁芳閘去了,也就是流出大觀園外,可能髒汙
45 孫泰,山陽人,少師皇甫穎,操守頗有古賢之風。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為托,曰「其長損
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詰之,泰曰:「其人有廢疾,非泰不可適。」眾皆伏泰之義。
臺,市之,而刷,卻也,泰之。中中,將興,置墅,用
。既半授之矣,泰遊吳興郡,約回日當詣所止。居兩月,泰回,停舟徒步,復以餘資授之,俾其人他徙。
於時,睹一老嫗,長慟數聲,泰驚悸,召詰之。嫗曰:「老婦嘗逮事翁姑於此,子孫不肖,為他人所有,
悲耳!」泰憮然久之,因紿曰:「吾適得京書,已別除官,固不可駐此也,所居且命爾子掌。」言訖,
維而逝,不復返矣。(《唐摭言》卷四.「節操」)文中可看出孫泰「操守頗有古賢之風」的是:
購置別墅,花費緡錢二百千 姨卒,泰娶其姊,因其人有廢疾
命洗刷,卻銀也,泰亟往還之 泰回,停舟徒步,復以餘資授之
返屋於老嫗,解維而逝,不復返
類科名稱:
105年公務人員初等考試
科目名稱:國文(包括公文格式用語)(試題代號:1502)
測驗式試題標準答案
考試名稱:
會計、原住民族行政、經建行政、地政、圖書資訊管理、電子工程、勞工行政、金融保險
、統計、教育行政、社會行政、廉政、財稅行政、人事行政、交通行政
單選題數:35題(第1~35題) 單選每題配分:2.00分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第1題
B第2題 第3題 第4題 第5題 第6題 第7題 第8題 第9題 第10題
第11題 第12題 第14題 第15題 第16題 第17題 第18題 第19題 第20題
第21題 第22題 第23題 第24題 第25題 第26題 第27題 第28題 第29題 第30題
第31題 第32題 第33題 第34題 第35題 第36題 第37題 第38題 第39題 第40題
第13題
第41題 第42題 第43題 第44題 第45題 第46題 第47題 第48題 第49題 第50題
第51題 第52題 第53題 第54題 第55題 第56題 第57題 第58題 第59題 第60題
第61題 第62題 第63題 第64題 第65題 第66題 第67題 第68題 第69題 第70題
第71題 第72題 第73題 第74題 第75題 第76題 第77題 第78題 第79題 第80題
第81題 第82題 第83題 第84題 第85題 第86題 第87題 第88題 第89題 第90題
第91題 第92題 第93題 第94題 第95題 第96題 第97題 第98題 第99題 第100題
AACCBCBDD
B DCCDBBDA
CCBDDDBCBB
C B D B AD AB AC AD AE
CDE AD ABE ACE BCE
C
B
複選題數:10題(第36~45題) 複選每題配分:3.00分
標準答案:
備  註: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