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暨二級考試試題
 
代號:22260 
等    別: 高考二級 
類    科: 環境檢驗
科    目: 環境毒物學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全一頁 
一、試述人體如何降低毒性物質對腦部組織的危害,並說明其機轉。(5分) 
試述重金屬於肝細胞中容易累積之機轉原理。(5分) 
二、苯化學物質是已知一級致癌物;以苯為例,試由方程式說明其生物轉化
(Biotransformation)Phase I 及Phase II 反應(8分),並請說明兩相生物轉化之意
義(7分)。 
三、試述呼吸系統之非特異性防禦機轉(Non-specific),並依據懸浮微粒粒徑大小說明呼
吸沉積三大區域與主要沉積粒徑(6分),暨各區域與非特異性防禦之關係(9分)。 
四、毒化物對神經之傳導有不同危害,試舉其中三種類型以實例說明其作用機轉。(15 分) 
五、試由劑量-效應曲線,繪圖說明 Carcinogenic 與Non-carcinogenic  物質之差異性,
及其對健康風險意義。(9分) 
混合物毒性有交互作用,試說明混合物毒性之加成作用(Additive)、協同作用
(Synergism)、拮抗作用(Antagonism),並各舉一例說明之。(6分) 
六、試述致畸胎物質造成畸胎的發生時期及其機轉,並舉三種致畸胎物質說明其毒性。
(15 分) 
七、毒物研究常使用生物指標(Biomarkers)詮釋暴露與癌症等疾病之關聯性,試由量
測目標說明生物指標分類的三大類別,並舉例說明之。(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