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6860 
類    科: 資訊處理
科    目: 系統專案管理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四頁 
一、V模型(The V-Model)為常見的系統開發模型之一,請繪圖並說明其特性,並從系
統分析師的角度來探討其優、缺點。(25 分) 
二、目前國內外通常採用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式整合(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以下簡稱 CMMI)或是 ISO 9000 以為企業本身產品(或軟體)開發能力評估與品管
標準。而六個標準差(Six Sigma)則是目前工業界盛行的一種品管檢測方式,請說明
CMMI 與ISO 9000 之異同點。另請探討並繪圖說明 CMMI 階段式表述(Staged 
Representation)與六個標準差之間的關係。(25 分) 
三、在資訊系統開發過程中,專案管理者常會因應客戶端的要求而被迫縮短開發時間
而將軟體提前釋放,而此種狀況為開發人員及專案管理者所經常面臨到的嚴峻
問題與挑戰。根據國內/外研究報告指出資訊系統開發時程的壓縮有其極限性
,事實上管理者通常無法任意藉由增加開發人員與添購更多的軟、硬體設備來
達到時程壓縮的目的。Putnam 提出了軟體方程式(Software Equation),其定
義為:
[]
)/1(/ 4
3
333.0 tPBLOCE ××= ,其中 E為開發心力(Development Effort,單
位為人月或人年)、t為專案執行時間、B為特別技能因子、P為生產力參數、LOC
為軟體大小(單位為程式碼行數)。請透過軟體方程式來舉例說明開發時程壓縮,
將對開發心力造成何種程度的影響。另從實務面來看,合理且可行的時程壓縮極限
應為多少?請敘述其可能原因為何?(20 分) 
四、針對下列八支程式模組: 
請完成下列表格並明確指出這些程式各具有何種內聚力(Cohesion)及說明其原
因?在此內聚力型態(Cohesion Types)須從最差(Worst)至最佳(Best)依序
正確排列。另說明欄中若無任何具體說明或解釋逕以零分計算。(18 分) 
內聚力型態  所對應之程式模組 
(請以 P1, P2,…等標示) 說明 
   
   
…… 
…… 
 
 
 
 
…… 
   
請針對該表格中最差(即 Worst)內聚力型態之程式模組提出具體改進方法。(6分) 
假設吾人定義內聚力比率(Cohesion Ratio)公式如下,請據此計算出該批程式模
組之內聚力比率。(6分) 
modulesprogramofnumberTotal cohesionfunctionalhavingmodulesprogramofNumber
RatioCohesion = 
(請接第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