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7660 
類  科: 地質 
科  目: 地層學 
考試時間: 2 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一、臺灣西部麓山帶地質分區可以北港高區為界,分成北部及南部,二者的地質特徵不
盡相同。請回答下列二個問題: 
北部麓山帶中新世地層記錄,可分成三個「群(Group)」,這三個「群」有何地質
意義?(15 分) 
南部麓山帶第四系,以細粒沉積物為其主要岩性,礫岩層僅分布在高雄地區,但
是同時期的北部麓山帶卻有著巨厚的礫岩層,且分布面積廣大。二者為何有如此
大的差異?在南部厚層第四紀的細粒沉積物中,常夾有石灰岩透鏡體,這些石灰
岩透鏡體如何形成?(15 分) 
二、請由地層記錄的觀點,分別述說下列兩個地區的形成年代?形成機制?及盆地演化
史?(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 
臺北盆地 
屏東平原 
三、生物地層單位中最基本的單位為生物帶(Biozone),劃分生物帶需要建立生物面
(Biohorizon)。請問: 
可以根據何種特徵建立生物面?(10 分) 
生物地層單位常與時間地層單位「斜交」(不等時),原因何在?(5分) 
二者有無「等時」(Synchronous)的狀況?(5分) 
四、請回答下列問題:(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層序地層單位與岩石地層單位,二者在執行地層對比的原則上有何差異? 
研究事件地層學最重要的方法為進行穩定同位素的研究,其中 δ13C和δ18O異常
值在探討生物興衰及古氣候變遷上扮演重要角色。請說明這二種化學地層分析方
法如何應用於海相地層中發生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