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請闡述如何進行臺灣碳封存之地質調查,並繪圖輔以說明。(20 分)
二、試繪出五種右剪韌性剪動指標(shear-sense indicator),且闡述這五種韌
性剪動指標的成因,以及如何觀察並判斷其剪動方式。(10 分)
三、何謂原生構造(primary structure)?試繪出可判斷地層上下關係的五種
原生構造(facing indicator),並闡釋這五種原生構造之成因,以及如何
判斷地層上下關係。(10 分)
四、請繪圖並解釋名詞,且比較和說明其異同之處:拉長比(stretch)與伸張
比(elongation)。(10 分)
五、請繪製一個剖面圖描繪在海退情況下形成的堰洲島堆積(Regressive
barrier-island deposit),並以此剖面為例,說明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沉積相
變化之關聯性。再利用此剖面,比較岩性地層和時間(年代)地層有何
不同?(25 分)
六、在進行生物地層學(Biostratigraphy)對比時,常用的生物帶(Biozone)
有下列五種:存帶(Range Zone)、間帶(Interval Zone)、譜系帶(Lineage
Zone)、團帶(Assemblage Zone)、盛帶(Abundance Zone or Acme Zone);
其中存帶又可分為兩種:化石分類單元存帶(Taxon Range Zone)和共存
帶(Concurrent Range Zone);間帶又有兩種型式。請繪簡圖說明其各種
生物帶的定義。(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