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斷層跡(Faulttrace)出露在相鄰的兩崖面上,其視傾角分別為20∘,S50∘E
及30∘,N30∘E,試以正交投影(Orthographic projection)作圖法,求得
此斷層的走向及傾角。(15 分)
二、試述節理(Joints)、變形條帶(Deformation bands)、縫合線(Stylolites),
及彼此的異同。(20 分)
三、試以莫爾圓(Mohr circle)及破壞包絡線(Failure envelope),說明對一
個具斷層構造的地下(Underground)注水,其應力如何變化及可能誘發
地震的條件。(15 分)
四、臺灣西北部麓山帶漸新世至晚期中新世地層,由老至新分別為五指山層
至南莊層。請寫出由老至新之岩石地層單位之順序(可利用苗栗地區之
岩石地層單位為描述基準),描述各地層單位之主要岩性、沉積環境以及
堆積時之地體構造背景。(25 分)
五、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每小題 5分,共 25 分)
指準層(Marker bed)
海進殘餘物(Transgressive lags)
濁流岩(Turbidites)
中新統(Miocene Series)
層序界線(Sequence bound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