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 
類    科: 僑務行政(選試西班牙文)、僑務行政(選試德文)、僑務行
政(選試法文)
科    目: 國際關係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全一頁 
23370
 ǀ 
23570 
一、美國近年來的所謂「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或是所謂「再平衡」(Rebalancing)
政策,其源起為何?主要政策目標為何?美國有那些實際的行為來落實該政策?
(25 分) 
二、國際恐怖主義的演變,在近年來「伊斯蘭國」(The Islamic State, IS)出現後,進入
了新階段。 
請問伊斯蘭國組織與「基地組織」(或稱蓋達組織,al Qaeda)有那些主要差
異?(15 分) 
美國目前在因應 IS 威脅的政策和作法上,與小布希政府因應基地組織威脅的政策
和作法,有那些主要差異?(10 分) 
三、在近年來「中國與東協自由貿易協定」(China-ASEAN Free Trade Agreement)、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
係」(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等機制出現之前,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一直是亞太地
區最重要的區域性經濟整合機制。請問: 
APEC 與歐洲的歐盟(European Union, EU),在經濟整合上有那些主要差異?
(15 分) 
亞太地區最有代表性、成員最廣的軍事安全合作機制為何?其與歐洲地區最重要
的軍事安全合作機制有那些主要差異?(10 分) 
四、請就以下兩種影響外交政策的國內政治因素作答: 
何謂「聽眾成本」(audience cost)?聽眾成本與國內政治體制的性質,有何關
係?(14 分) 
何謂「團結效果」(rallying effect)?你認為團結效果能否解釋北韓金正恩上台
後的任何對外行為?(1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