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60150
頁次:4
-
2
7 依公平交易法之規定,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之事業聯合行為,下列何者非屬法定得申請之情形? 
為促進事業合理經營,而分別作專業發展者 
為確保或促進輸出,而專就國外市場之競爭予以約定者 
為保障事業合理利潤,由同業公會協調決定商品價格者 
為加強貿易效能,而就國外商品之輸入採取共同行為者 
8 依公平交易法之規定,關於事業結合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事業結合行為原則上禁止,例外採取申報主義 
主管機關對於受理事業結合申報案件所為延長受理期間之決定,不得附加條件 
事業自主管機關受理其提出完整申報資料之日起算 30 日內,不得為結合行為 
事業申報後,經中央主管機關禁止其結合而結合,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五千萬元以下罰鍰 
9 依公平交易法第 21 條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事業不得在商品上對於商品之製造方法為虛偽不實表示 
事業對在商品廣告上對於商品之用途為引人錯誤之表示時,此商品不得運送 
事業不得以其他使公眾得知之方法,對於商品之使用方法為虛偽不實之表示 
廣告媒體業知曉其刊載之廣告有引人錯誤之虞,仍予刊載,損害賠償責任在廣告主,其無須負連帶損
害賠償責任 
10 依公平交易法規定,違反獨占或聯合行為之規定,經主管機關限期命其停止、改正其行為或採取必要更
正措施,屆期未停止、改正其行為或未採取必要更正措施,或停止後再為相同違反行為時,處行為人幾
年以下有期徒刑? 
1年 2年 3年 5年 
11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對於建商興建預售屋商品出售予消費者所為之行政監督的
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直轄市或縣(市)政府認為建商提供之預售屋有損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或財產之虞者,應即進
行調查。於調查完成後,不得公開其經過及結果 
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於調查時,對於可為證據之物,得聲請檢察官扣押之 
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對於建商提供之商品或服務,經調查認為確有損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或
財產,或確有損害之虞者,應命其限期改善、回收或銷燬 
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於建商提供之商品或服務,對消費者已發生重大損害或有發生重大損害之虞,
而情況危急時,除命其限期改善、回收或銷燬之處置外,應即在大眾傳播媒體公告企業經營者之名稱、
地址、商品、服務、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 
12 發生消費爭議時,不動產經紀業經營者對於消費者之申訴,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應於申訴之日起幾
日內妥適處理之? 
5日 10 日 15 日 20 日 
13 建商銷售房屋因同一原因事件,致使眾多購屋者受害時,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保護團體得受讓
多少人以上之購屋者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後,以自己名義提起訴訟? 
10 人 20 人 30 人 50 人 
14 消費者與不動產經紀業經營者因商品或服務發生消費爭議時,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關於爭議的解決
方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消費者得向不動產經紀業經營者、消費者保護團體或消費者服務中心或其分中心申訴 
消費者向等對象申訴未能獲得妥適處理時,得向直轄市或縣(市)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調解程序,於直轄市、縣(市)政府或其他適當之處所行之,其程序得公開 
調解委員、列席協同調解人及其他經辦調解事務之人,對於調解事件之內容,除已公開之事項外,應
保守秘密 
15 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關於消費訴訟事件,下列敍述何者錯誤? 
因不動產經紀業經營者之故意所致之損害,消費者得請求損害額 5倍以下之懲罰性賠償金 
因不動產經紀業經營者之過失所致之損害,消費者得請求損害額 3倍以下之懲罰性賠償金 
法院為不動產經紀業經營者敗訴之判決時,得依職權宣告減免擔保之假執行 
消費者保護團體以自己之名義提起訴訟時,其標的價額超過新臺幣 60 萬元者,超過部分免繳裁判費 
16 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之規定,公寓大廈之住戶應遵守事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於維護、修繕專有部分、約定專用部分或行使其權利時,不得妨害其住戶之安寧、安全及衛生 
他住戶因維護、修繕專有部分、約定專用部分或設置管線,必須進入或使用其專有部分或約定專用部
分時,得拒絕 
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因維護、修繕共用部分或設置管線,必須進入或使用其專有部分或約定專用
部分時,得拒絕 
於維護、修繕專有部分、約定專用部分或設置管線,必須使用共用部分時,不需經管理負責人或管理
委員會之同意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