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12 在社會工作理論的發展初期,大多借鑑心理學的知識。下列有關立基心理學的社會工作實務理論
描述,何者最為精確?
精神分析理論、認知行為學派與生態系統為此類理論的最佳代表
立基心理學的社會工作實務理論是目前社會工作實務的主流
精神分析理論提供了社會工作者短期介入的許多靈感
心理學背景的社會工作實務理論,並未考慮個案的生活脈絡因素
13 符號互動論學者對社會變遷有其獨特的理論解釋。符號互動論有關社會變遷的解釋並不包括下列
那些內容?
社會變遷總因人們對其行為與態度有了新的詮釋意義而展開
態度與信仰的改變會加速社會的變遷
新科技發明與全球化才是造成社會變遷的主要動力
人們必須去適應社會變遷所帶來新的文化或想法
14 犯罪作為偏差行為的重要類別,對此,已有社會學家認為犯罪是因階級、種族不平等才造成的結
果。這些社會學家主張唯有減少社會不平等才能更有效地解決犯罪。這樣的看法會比較偏向那種
社會學的觀點?
功能論 符號互動論 衝突論 交換論
15 在全球不平等議題上,部分社會學家強調高收入國家對低收入國家的長期剝削,甚至延續過往殖
民主義對貧窮國家的控制,如此才導致後者無法發展自立。這樣的看法會比較屬那種全球階層化
的理論?
世界體系理論 依賴理論 現代化理論 全球化理論
16 在人們的社會化過程中,媒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社會學對於媒體的研究,並未發現媒體具下列
那個作用?
媒體中的暴力,常讓兒童失去對暴力的敏感度
媒體可能夾帶許多社會價值與規範,並形塑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媒體可能會與經濟利益相結合,最終形成「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的結果
成人的暴力行為完全是由其童年媒體經驗所形塑
17 語言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化元素。社會學家有關語言的解釋,並不包括下列那個內容?
語言是一組符號與規則系統,賦予了人們理解與溝通所需要的意義
語言定義了社會真實(social reality)的基本範疇
語言中可能隱藏著社會不平等
語言是一個靜態,且不隨時間變動的結構系統
18 在古典社會學理論的發展中,認為社會屬自成一體的實體,而這個實體又是一個存在個體之外的
社會事實(social fact)。這是下列那位社會學家的主要論點?
馬克思(Karl Marx)涂爾幹(Emile Durkheim)
韋伯(Max Weber)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19 社會學家米爾斯(C. Wright Millis)曾強調社會學可增進人們的「社會學的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下列何者不是米爾斯所主張之社會學想像的內容?
社會學關心個人的各種議題 社會學嘗試了解個人與所處社會的關係
社會學會揭露社會脈絡 個人問題與社會問題必須加以區隔
20 下列關於「集體行為」特性的描述,何者正確?
每天一起通勤坐公車上班的行為,可算得上是一種集體行為
傳播流言乃是一種集體行為,通常發生在沒有足夠資訊可以解釋問題情境或事件時
集體行為乃是個人非理性、激情行為的集合
集體行為都是長時間模塑形成,並非一時的流行或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