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二、埋頭苦幹未必會有收穫,請結合個人經驗或見聞,以「把對的事做
好」為題,說明「做對的事」與「把事做好」二者如何兼顧,為個人
或團隊創造成功。(60 分)
乙、測驗部分:(20 分) 代號:1401
本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答案。
共10題,每題2分,須用2B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1下列選項,何者詞語的運用最合適?
才剛叮嚀的話,誰知道一轉身,他就馬上「海闊天空」
他做事謹慎,「步履維艱」,因此極少發生失誤的情況
他為人處事一向「擇善固執」,不喜歡與任何人打交道
夜市裡有眾多商品販售,令人「目不暇給」,難以抉擇
2「我每次推門進去,她不是坐在籐椅上看書看報,就是坐在書桌旁伏案疾書,我想
這豈不是莊子所描述的『坐忘』嗎?她不但忘記了吃好的穿好的,室內的擺設,室
外的景觀也早已不再留意,除了學問,實際上生死也早已相忘。近十多年來,隨著
臺灣經濟起飛,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著提昇,物質享受更是充足富裕,對於老一輩
讀書人固窮的執著,已不太能了解。」
上文對於人物的描述,下列選項何者最符合?
淡泊寧靜 相忘江湖 時不我與 蒿目時艱
3「有時創作者不免有文以載道的包袱,但古納(Abdulrazak Gurnah,1948~)創作
《離開的記憶》、《天堂》、《來生》等作品,在意的是如何結合不同的敘事傳統,
從弱勢的位置發聲、防衛的姿態出發,挑戰主流敘事,亦即歐洲傳統或帝國傳統,
這樣的位置並不在生產強而有力的敘事,畢竟它可能支離破碎,充滿矛盾衝突,但
也是這樣的位置彰顯了移民、難民游移不定、幽微曖昧的生命經驗與認同。」
根據上文,下列有關古納的敘述何者正確?
創作是站在殖民主義的立場進行批判 期望弱勢族群能發聲,能被聽見看見
作品反對的主流敘事是指大日本帝國 主張文以載道,強調重視難民的人權
4「一出生,我們被穿上衣服、戴帽、著襪,接著,圈上金鎖片、金手鏈,專屬的奶
瓶與小床棉被也有了。物,實用的、裝飾的、娛樂的,一件件蜂擁而至。一旦學會
『所有權』概念,小泥鰍變成大鱷魚。對於別人有而我沒有之物特別敏感,即使有
了還要升級追求新款、敵方款以供參酌比較。好似山寨大王,坐擁寶物而不饜足。
所有權概念很容易跟飢渴、物質恐慌症糅合併發,像三頭獒犬,不惜斥資以搜刮、
收購、囤積,反覆發作,獲得毒癮般的短暫快樂,至此,看守所建造完成。」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建造看守所」指貪念讓喜愛之物變成束縛
文中透過「泥鰍變成鱷魚」來比喻節制欲望
比起所有權,我們更看重擁有之物的實用性
「所有權」概念有助於降低我們的物質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