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海邊的離岸流受風影響最大,因此颱風季節最明顯。
18. 海域暗流是指一股往外海拖曳的強勁水流,暗流是海濱溺水事件的主要
原因。
19. 站在較淺的水中,絕不可面(背)對大浪挺身直立,以防折傷腰椎。
20. 水位較深超過腰部時,避浪前進應以身體背部或側身面對海浪較安全。
21. 不慎翻船時需扶正船隻,將繩索綁住船舷,爬上龍骨站在繩索對面船
身,拉住繩索借浪(與浪平行)翻正。
22. 海水比重比淡水輕,因此在海裡游泳比在淡水中較容易浮起。
23. 水深 20 公尺,潛水人員承受的壓力為 3大氣壓。
24. 由於海水浴場區域遼闊且深淺不一,加上天候、風浪、潮汐因素,所以
海水浴場之救生工作要比游泳池之救生工作來得複雜。
25. 水母種類很多,大多沒有毒性,不必擔心碰到身體。
26. 執行激流救援,救者應在下游擇定適當距離,再下水出發往上游接近溺
者。
27. 急流救生中聽到連續三聲哨音表示我們的救難成功了。
28. 在激流中利用繩索橫渡或救援時,於激流兩岸的固定點,必須與水流成
垂直的角度。
29. 在橫渡激流或特定目標區,如河中有岩石、障礙物或倒樹時,可以採取
抬頭捷泳方式,面向上游,與水流方向 45 度的擺渡角,切向目標區。
30. 執行激流救援穿著防寒衣不僅可以禦寒,並且可以增加浮力與防止流木
或石頭碰撞身體。
31. 河面不尋常的出現由上游漂來草枝、木竹、雜物等,是河水將暴漲的徵
兆。
32. 若遇溪水暴漲,被困岩石上或在沙洲中,應立即涉水游泳離開。
33. 陷於水草(海草)區時,應保持冷靜,避免消耗體力,且順著水流方
向,往水面顏色較淺的地方游動,即可脫離。
34. 流動的水具有異於平常的重量及力量,如果河道變淺或變窄但水量不
變,則速度增加。
35. 平緩的水流衝擊力較小,但當流速加倍時,其衝擊力則變為四倍。
36. 人在溪流中漂流橫渡的姿勢應該是仰面朝上,雙腳順流朝向前約與臀部
同高或稍低較恰當。
37. 漂流中要由溪流左側靠岸時,頭向左側身體與水流保持 45 度即可。
39. 溪流戲水時,因水溫層差異大、水冰冷,容易導致抽筋。
41. 在游泳池發現溺者,應立即跳入水中徒手救援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