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共 16 頁
19. 有10杯等濃度、等體積的溶液(如選項中所示),若將各選項中兩種溶液相互混合,
哪一選項混合後的溶液,所含的離子數量最多?
(A) NaOH + HF
(B) BaCl2 + CuSO4
(C) AgNO3 + NaCl
(D) Na2CO3 + HCl
(E) K2SO4 + HCl
20. 十九世紀初,道耳吞的原子說成功解釋質量守恆定律、定比定律及倍比定律,卻
在解釋給呂薩克「氣體化合體積定律」時產生矛盾,無法解釋「同溫同壓時,兩體
積的氫氣(H)和一體積的氧氣(O)反應產生兩體積的水蒸氣」的現象,示意圖
如下:
氫氣 氧氣 水蒸氣
(矛盾)
1811年,義大利科學家亞佛加厥提出分子說以及劃時代的亞佛加厥假說:「在同溫
同壓時,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亦即氣體體積與其分子數成正比,
以解釋氣體化合體積定律與原子說的矛盾。根據亞佛加厥假說,下列哪些氣體反
應的體積比,無法推論「每個氧分子必由偶數個氧原子所構成」?
甲. 「氮 + 氧 → 氮氧化物氣體」的反應體積比為 2:1:2
乙. 「氫 + 氧 → 氫氧化物氣體」的反應體積比為 1:1:1
丙. 「氯 + 氧 → 氯氧化物氣體」的反應體積比為 1:2:2
丁. 「氟 + 氧 → 氟氧化物氣體」的反應體積比為 2:1:2
戊. 「氮 + 氧 → 氮氧化物氣體」的反應體積比為 2:3:2
(A)甲丁 (B)乙戊 (C)丙丁 (D)乙丙 (E)甲戊
21. 甲燒杯內有50.0 mL的鹽酸,屬於強酸,在水中解離反應式為
HCl H+ + Cl-
乙燒杯內有 50.0 mL的醋酸,屬於弱酸,在水中解離反應式為
CH3COOH CH3COO- + H+
已知 25oC,醋酸在水中解離達平衡時,各物質之濃度具有如下關係式:
[𝐶𝐻3𝐶𝑂𝑂−][𝐻+]
[𝐶𝐻3𝐶𝑂𝑂𝐻] = 1.8×10 -5
於 25oC時,利用儀器測得甲、乙兩溶液的 pH值均為 3.0,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鹽酸的 H+濃度大於醋酸的 H+濃度
(B)鹽酸的濃度與醋酸的濃度相同
(C)分別將鹽酸及醋酸體積稀釋為10倍,利用儀器可測得兩溶液的pH值均為 4.0
(D)兩燒杯中分別加入等重、等表面積的鎂帶,甲燒杯產生氣體的初速率較快
(E)兩燒杯中分別加入過量的鋅粉,乙燒杯產生氣體的莫耳數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