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_5下社會期末考4~6單元乙卷答案

pdf
262.15 KB
2 頁
hanlin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國小 學年度 學期 期末考
翰林版 社會科 範圍:4~6 單元
姓名: 得分:
一、是非題:每題 2分,共 32
.
)自然環境特性、交通便利性及就業
機會等因素,常影響人們對於居住
地點的選擇。
.
)憲法規定人民有納稅、服兵役、
國民教育的權利。2.義務
.
)宜蘭縣的東岳社區在地方藝術家與
社區居民的推廣下,發展成「剪黏
藝術村」。3.嘉義縣 板頭村
.
)當出生及移入的人數,多於死亡
移出的人數,當地人口數將增加。
.
)近年來,因為婚姻因素移入臺灣成
為新住民的人數不少
.
)監察院主要的工作是負責調查、
正行政機關、彈劾政府官員等。
.
)「老年人」的年齡定義,ㄧ般來說
是指 70 歲以上的人。7.65
.
)地方政府的民意機關主要職權是
理地方自治事項、執行中央與上級
政府委託辦理的事務8.行政機關
.
)依據憲法規定,參加考試是一種
利。
.
)負責審查預算、制定法律的中央
關是考試院。10.法院
.
)國道 3號開通之後,坪林地區觀光
人數因此銳減。11.山隧道開通之後
.
)早期歷史中,「臺北」泛稱臺灣
北部」,直到劉銘傳設立了「臺北
府」,才使「臺北」由區域名稱逐
漸變成城市名。12.沈葆
.
)現今人民享有言論自由,可以組
政黨、出版販售書籍等,這在戒嚴
時期都是被嚴格限制的行為。
.
)臺灣的中部區域氣候溫和,有著
樣的地形景觀,因此早期農、林產
業發達。
.
)馬祖是臺灣軍事防禦的最前線,
名的炮彈鋼刀是以戰爭時所遺留的
炮彈製成。15.金門
.
)臺灣的東部區域不僅保存著獨特
樣的自然資源,也見證了不同族群
在這塊土地上奮鬥的歷程。
二、選擇題每題 2分,共 32
.
)下列何者不是離島地區?
澎湖
金門
墾丁
馬祖。
.
)嘉義縣 六腳鄉因為就業機會少,產
生什麼現象?
出生率增加
輕人口眾多
人口不斷外移
工業
發達。
.
)下列哪一個不是都市的問題?
交通擁擠
休閒空間不足
人際關
係緊密
環境汙染。
.
)戰後初期,人口成長快速的原因是
什麼?
中國大陸移入大量的
外籍移工移入
日本人移入
政府鼓勵生育。
.
)當 14
以說已經進入什麼類型的社會?
老年社會
少子社會
高齡社會
長壽社會。
.
)近年來,許多外籍人士移入臺灣,
這些人大多數是以什麼因素來到
灣?
工作因素
政治因素
姻因素
教育因素。
.
)總統的職權,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統率國軍
發布緊急命令
任命
行政院院長
解釋憲法。
.
)臺灣高速鐵路實現了臺灣西部走廊
「一日生活圈」的理想,但它沒有
經過哪個地方?
臺中
花蓮
臺南
嘉義。
.
)哪一個縣市不在 臺灣南部區域
嘉義
屏東
澎湖
南投。
.
)關於臺灣北部區域的敘述,哪一
是正確的?
受東北季風影響,
終年有雨
擁有臺灣最大的果菜
散市場
新北市為核心都市
包括
花蓮、臺東兩縣。
.
)曉郁從南投縣搬到新北市居住,這
種遷居行為,是什麼權利?
論自由
受國民教育
遷徙自由
選舉權利。
.
)下列哪一個不是地方政府的行政
關?
監察院
直轄市政府
政府
鎮公所。
.
)哪一項是臺灣東部區域的特色?
受東北季風影響,終年有雨
古人文薈萃,有「文化古都」之稱
除了有田園之美外,製造業也很
發達
曾有「後山」的稱呼。
.
)下列哪個不屬於地方政府的民意機
關?
直轄市議會
縣議會
民代表會
山地原住民區公所。
.
)關於憲法規定的人民權利與義務
哪一項敘述是錯誤的?
人民有
言論及遷徙的自由
人民有選舉與
被選舉的義務
人民有受國民教育
的權利
人民有納稅的義務
.
)暑假時以寧想從臺北臺東 鹿野
看熱氣球,再到高雄 旗津坐渡輪,
然後參觀臺中國家歌劇院,最後回
臺北。請問哪種路線規畫不恰當
一開始可以從臺北坐火車到臺東
從臺東到高雄搭臺灣高速鐵路
度最快
從高雄可以搭火車到臺中
可經由國道 1臺中回臺北。
三、請將聚落類型代號填入( )中:每題
2分,共 10
A鄉村 B市鎮 C都市
.
C)十幾層的高樓大廈處處可見。
.
A)生活簡單有規律
.
B)街屋與騎樓為建築特色。
.
B)雜貨店為鄰居們聯繫感情的場所
.
A)家族聚居的情形相當普遍。
四、臺灣在不同區域有不同的自然景觀、產
業特色或觀光景點,請將下列景點做
分,並將其所在地區的代號填入(
中:每題 2分,共 16
A北部區域 B中部區域
C南部區域 D東部區域
.
A)基隆的海運
.
A)早期茶產業盛極一時。
.
C)墾丁的豔陽沙灘
.
D)花蓮 富里 六十石山的金針花。
.
D)綠島海底溫泉
.
C)阿里山雲海
.
B)氣候溫和、地形多樣。
.
B)臺灣最大果菜集散市場。
五、請將關於國民教育的正確敘述打ˇ
2分,共 10
.
ˇ)國民接受國民教育可以充實知識
技能與品德。
.
ˇ)對國家而言,可以提升人民素質
.
)對人民而言是一種不合理的待遇
.
ˇ)受國民教育是一種權利。
.
)過多的人民接受國民教育,會浪
國家資源。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