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 學年度國中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 自然領域 
 
(B) 1. 小安今年一歲,正在學習走路,經常扶著手推車到處走。下列關於小安的行為,
何者屬於「反射」的作用? 
(A)摔倒時立刻放聲大哭 
(B)腳踢到推車時立刻縮回 
(C)看到媽媽時立刻微笑走向前 
(D)發現週遭有新的東西時立刻指著它 
 
【答案】:B  【能力指標】:2-4-1-2、2-4-2-1 
【試題解析】: 反射為一不經大腦意識之行為,藉以縮短反應時間,保護自己,選項 A、
C、D均為意識動作,而 B正是由脊髓控制之反射動作,故選 B。 
【對應教材】:一上第 5章生物的協調作用 
 
(C) 2. 「冬蟲夏草」是一種真菌,會寄生在特定的蛾類幼蟲體內,吸收幼蟲身體的養
分,使得幼蟲逐漸死亡。依據上述,「冬蟲夏草」在生態系中扮演下列何者角
色? 
(A) 生產者 
(B) 消費者兼生產者 
(C) 消費者兼分解者 
(D) 生產者兼分解者 
 
【答案】:C  【能力指標】:2-4-2-2 
【試題解析】:生態系中,生物扮演的角色分為兩大類: 
1.攝食行為等「消費者」 
2.分泌酵素消化外界食物等
「分解者」 
冬蟲夏草為真菌寄生於蟲體上所組成,其中蟲體為消費者,真菌為分解者,故選 C。 
【對應教材】:一下第 5章生物與環境 
 
(B) 3. 某地質觀察紀錄如下:「營地位於溪流旁,四周的山壁呈現一層一層的岩層,岩
層組成的顆粒細小均勻,岩層中有時可看見貝殼的化石。」此紀錄所描述的最可
能是下列哪一種岩層? 
(A)火成岩層 
(B)沉積岩層 
(C)變質岩層 
(D)花岡岩層 
 
【答案】:B  【能力指標】:2-4-3-2 
 

【試題解析】:由題目敘述得知,山壁出現層理,為沉積岩主要特徵,故選 B。 
【對應教材】:三上第 7章地表作用與沉積岩 
 
(D) 4. 臺灣地區常見許多自然現象,有些甚至導致災害發生,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每年的五至七月是颱風侵襲臺灣的主要時期 
(B)洪水經常是由暖鋒過境所帶來的降雨所造成 
(C 臺灣位於太平洋板塊的邊界上,所以地震頻繁 
(D)颱風常造成淹水,卻也是臺灣不可或缺的雨量來源 
 
【答案】:D  【能力指標】:2-4-3-3 
【試題解析】:  A 颱風季節為每年 7~9 月。B出現於臺灣的鋒面以冷鋒與滯留鋒為主,而
洪水的成因為雨量過多,超過河川負荷導致無法及時宣洩而造成。C臺灣
位於歐亞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但未與太平洋板塊
有任何交界。故選 D。 
【對應教材】:三下第 3章變化多端的天氣 
 
(A) 5. 香蕉油的學名為乙酸戊酯,將乙酸和戊醇混合,加入少量濃硫酸後隔水加熱,即
可製得,此反應屬於下列何種反應? 
(A)酯化 
(B)氧化 
(C)皂化 
(D)分解 
 
【答案】:A  【能力指標】:1-4-3-2、1-4-5-4 
【試題解析】:A酸+B醇
A酸B酯+水,此為酯化反應,故選 A。 
CH3COOH+C5H11OH
CH3COOC5H11+H2O 
乙酸          戊醇            乙酸戊酯        水 
【對應教材】:二下第 5章生活中的有機物 
 
(B) 6. 在清掃保麗龍碎屑時,碎屑通常很容易就「附著在掃帚上,不易掉落」。前述
「 」內的現象最有可能是保麗龍碎屑與掃帚之間的哪一種作用力造成的? 
(A)磁力   
(B)靜電力 
(C)空氣阻力 
(D)萬有引力 
 
【答案】:B  【能力指標】:2-4-1-1 
【試題解析】: 摩擦起電適用於絕緣體,掃帚刷毛與保麗龍均屬於絕緣體,表面電子得失
後分別帶負、正電,因此產生靜電力互相吸引,故選 B。 
【對應教材】:三上第 4章電流、電壓與歐姆定律 
 
 

 
(D) 7. 假設阿俞在探險途中遇見一種奇異的生物,其特徵如下:(一)頭部具有三對附肢;
(二)以針狀口器攝食,排泄物則由肛門排出;(三)身體細長,可分為五個體節;
(四)身體側面有十對步足,可以快速行走。依照目前使用的動物分類原則,這種生
物最可能被歸在下列哪一類? 
(A)軟體動物   (B)棘皮動物 
(C)脊椎動物   (D)節肢動物 
 
【答案】:D  【能力指標】:2-4-2-1、2-4-2-2 
【試題解析】:此生物具備:(1)體有分節(2)節上有附肢(3)攝食行為,因此歸於節肢動物
門。故選 D。 
【對應教材】:一下第 4章形形色色的生物 
 
(B) 8. 小鍬在參加馬拉松路跑時,呼吸頻率增加而顯得氣喘吁吁。下列何者是產生此現
象的原因? 
(A)血液中一氧化碳濃度降低,刺激大腦增加呼吸頻率 
(B)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刺激腦幹增加呼吸頻率 
(C)血液中氮氣濃度增加,刺激腦幹增加呼吸頻率 
(D)血液中氧氣濃度降低,刺激大腦增加呼吸頻率 
 
【答案】:B  【能力指標】:2-4-2-1 
【試題解析】:呼吸的頻率是依腦幹偵測血液中 CO2 的濃度來作調節。 
小鍬在運動完後,體內產生大量的 CO2。故選 B。 
【對應教材】:一上第 6章生物體的恆定 
 
(C) 9. 菟絲子是一種寄生性的植物,會利用莖上的吸取器插入另一綠色植物體內,以吸
取其有機養分。下列何者是該綠色植物被吸取器插入吸收養分的主要部位? 
(A)木質部 
(B)形成層 
(C)韌皮部 
(D)角質層 
 
【答案】:C  【能力指標】:2-4-2-1 
【試題解析】:植物體內有機養分為韌皮部運送,故選 C。 
【對應教材】:一上第 4章生物的運輸作用 
 
(C)10.圖(一)為在不同溫度下,甲、乙兩種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速率變化圖。則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 
 
    (A)10℃時,乙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速率較甲植物高 
(B)30℃時,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速率較乙植物高 
(C)單位時間內乙植物在 30℃產生的醣類較在 20℃多 
(D)單位時間內甲植物在 30℃產生的醣類較在 10℃多 
 
【答案】:C  【能力指標】:1-4-5-2、3-4-0-5 
【試題解析】:由圖表判斷 A甲 > 乙。B乙 > 甲。C乙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速率在 30
℃比 20℃時來得高,故產生的醣類(C6H12O6)亦較多。D10℃ > 30℃。故
選C。 
【對應教材】:一上第 3章生物體的營養 
 
(D)11.下列關於生物染色體的敘述,何者正確? 
(A)染色體數目愈多,表示生物愈高等 
(B)每一條染色體上通常只有一個基因 
(C)所有細胞內的染色體都是成對染色體 
(D)同種生物通常會有固定的染色體數目 
 
【答案】:D  【能力指標】:2-4-2-2 
【試題解析】:A不一定,人染色體有 46 條、黑猩猩 48 條、果蠅 8條,但染色體的數目,
並不是判斷生物高、低等的主要因素。B每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個不成對的基
因。C配子細胞 
內染色體是不成對的。故選 D。 
【對應教材】:一下第 1章生殖 
 
(C)12.圖(二)為地球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目前已知氟氯碳化物會釋放氯原子而促使臭
氧分解,造成臭氧濃度降低,此過程主要發生在哪一層中?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能力指標】:2-4-4-1 
【試題解析】:臭氧主要集中於平流層(地表以上 10km~50km)處,而氯原子分解 O3主要
在圖中的丙層。故選 C。 
【對應教材】:三下第 3章變化多端的天氣 
 
(A)13.下列有關各種發電方式與其特點的敘述,何者正確? 
(A)風力發電-僅有部分地區有足夠風力,且有不穩定現象 
(B)火力發電-以火山為熱源,有岩漿活動之處才可以發電 
(C)核能發電-以太陽的核反應為來源,受到日照情形影響 
(D)水力發電-利用流速較大的海流發電,會影響海洋生態 
 
【答案】:A  【能力指標】:2-4-8-5 
【試題解析】:B火力發電:以煤、石油、天然氣為原料,而非火山熱源。C核能發電:以
鈾-235 進行核分裂反應,而非太陽之核融合反應。D  水力發電:利用河水
之落差,將重力位能轉換為動能,進而使發電機內電樞轉動而生電能,而非
海流之潮汐發電。故選 A。 
【對應教材】:三下第 5章能源與動力科技概說 
 
(C)14.圖(三)為臺灣附近某季節之表面海流方向示意圖,下列何者為最合理之推論? 
 

 
圖(三) 
(A)臺灣海峽中之海流由西南流向東北,應是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 
(B)此時臺灣西南部沿海沉積的泥沙大多是由北部沿岸受海流侵蝕而來 
(C)圖中海流來自熱帶地區,使臺灣沿海地區氣溫與溼度上升 
(D)海流帶來溫暖海水,使臺灣附近海水溫度上升,造成了聖嬰現象 
 
【答案】:C  【能力指標】:2-4-3-3 
【試題解析】:由圖形判知,此圖為臺灣夏季的海流分布圖: 
A臺灣海峽之海流由西南向東北,應受西南季風影響。 
B臺灣西南部沿海泥沙沉積來源為南部河川出海口附近沉積物。 
D海流帶來溫暖海水,使臺灣附近海水溫度上升與聖嬰現象無關。故選 C。 
【對應教材】:三下第 3章變化多端的天氣 
 
(B)15.臺灣冬季時經常受到來自蒙古及西伯利亞的氣團影響,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東部的花蓮、臺東地區因受此氣團影響,常有溫暖季風出現而顯得異常乾燥 
(B)北部的基隆、宜蘭地區因與氣團前緣接觸,受地形影響容易降雨 
(C)中部的臺中、彰化地區因為位處迎風面,所以極易降雨 
(D)南部的嘉義、臺南地區因受此氣團影響,變得寒冷而潮溼 
 
【答案】:B  【能力指標】:2-4-8-1 
【試題解析】: 
A東部花蓮、臺東地區受蒙古與西伯利亞冷氣團影響,並無溫暖季風出現。 
C臺中、彰化因位處背風面,而呈乾燥少雨。 
D嘉義、臺南地區亦處於背風面,所以呈現乾燥。故選 B。 
【對應教材】:三下第 3章變化多端的天氣 
 
(B)16.臺灣夏季常有連續多天艷陽高照,各地晴朗炎熱的情形,下列哪一張最有可能是
此時的地面天氣簡圖? 
(A)   (B)  
 

 
(C)   (D)  
 
【答案】:B  【能力指標】:2-4-8-1 
【試題解析】: 
A滯留鋒通過時間點大多為春末夏初。 
B由圖中得知高壓中心位於太平洋,所以得知為典型夏季氣壓分布圖。 
C冷鋒通過時間點大多為秋、冬兩季。 
D為颱風通過,並不會呈現題意中多天艷陽高照、各地晴朗炎熱之情形。 
【對應教材】:三下第 3章變化多端的天氣 
 
(D)17.已知鎂(Mg)的原子序為 12,一個質量數為 24 的鎂離子(Mg2+),其所含的質子數、
中子數、電子數依序為下列何者? 
(A)10、10、10  (B)10、12、12 
(C)12、10、10  (D)12、12、10 
 
【答案】:D  【能力指標】:2-4-4-5、2-4-4-6 
【試題解析】:原子序 12 表示鎂原子核內之質子數為 12,核外電子數為 12,質量數 24 表
示質子數+中子數=24,故中子數為 24-12=12。但 Mg2+已失去 2個電
子,故電子數為 12-2=10 個。故選 D。 
【對應教材】:二上第 6章物質的基本結構 
 
(C)18.某運動飲料的標示內容如圖(四)所示。若將該瓶飲料倒出一
半,則瓶中剩餘飲料的性質與未倒出前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密度變為一半 
(B)pH 值變為一半 
(C)氯離子莫耳數變為一半 
(D)鈉離子濃度變為 0.5ppm 
 
【答案】:C  【能力指標】:2-4-4-3 
【試題解析】:密度、pH 值與濃度均不因體積改變而改變。故選 C。 
【對應教材】:二上第 2章水和空氣──生活的要素/二下第1章原子與化學反應 
 
(D)19.圖(五)為化合物的簡要分類圖。依據圖(五),下列各選項中物質的分類何者正確? 
 
 
 pH  ...... 6.2±1 
鈣(Ca) ...... 1.0ppm 
氯(C1) ...... 0.1ppm 
鈉(Na) ...... 1.0ppm 
圖(四) 
 

 
圖(五) 
    (A)葡萄糖屬於甲 
(B)蛋白質屬於乙 
(C)乙酸乙酯屬於丙 
(D)聚乙烯屬於丁 
 
【答案】:D  【能力指標】:2-4-4-6 
【試題解析】:A葡萄糖 C6H12O6為有機化合物。B蛋白質之組成單元為胺基酸,非小分子
而是聚合物。C乙酸乙酯 CH3COOC2H6分子量=88,為小分子之有機化合
物。D聚乙烯(PE)為合成聚合物。故選 D。 
【對應教材】:二下第 5章生活中的有機物 
 
(A)20.下列物質所具有的特質,何者屬於化學性質? 
(A)硫磺具有可燃性 
(B)濃鹽酸有揮發性 
(C)活性碳有吸附性 
(D)純氧氣比空氣重 
 
【答案】:A  【能力指標】:2-4-4-2 
【試題解析】:物理性質:凡經感官或測量即可得知﹔化學性質:須產生化學反應(變
化)後,方可得知。A可燃性:氧化屬於化學變化。B揮發性:此為汽
化,非化學變化。C吸附性:雜質粒子卡在活性碳之凹洞中,非化學變
化。D氧氣之分子量為 32,比空氣平均分子量(約 28.5)大,故密度較
大,密度可量測非化學性質。故選 A。 
【對應教材】:二下第 1章原子與化學反應 
 
(A)21.某考古學家進行探勘時,發現岩壁上有許多很小的符號。若要使符號看起來成放
大的像,以便看得更清楚,則他應採取下列何種方法? 
(A)透過凸透鏡觀看符號 
(B)透過凹透鏡觀看符號 
(C)藉著凸面鏡的反射觀看符號 
(D)藉著平面鏡的反射觀看符號 
 
【答案】:A  【能力指標】:2-4-5-6 
【試題解析】: 物在凸透鏡之焦距內,透過凸透鏡觀看可得一正立放大之虛像,是放大鏡
之成像原理。故選 A。 
【對應教材】:二上第 4章光、影像與顏色 
 
(C)22.有關熱的傳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在空氣中,熱只能以對流方式傳播 
 

 
(B)在空氣中,熱只能以傳導方式傳播 
(C)在真空中,熱只能以輻射方式傳播 
(D)在真空中,熱只能以對流方式傳播 
 
【答案】:C  【能力指標】:1-4-3-2 
【試題解析】:傳導:在固體、液體、氣體均可傳播﹔對流:在液體、氣體中傳播﹔輻
射:在固體、液體、氣體及真空無介質狀態均可傳播。故選 C。 
【對應教材】:二上第 5章溫度與熱流 
 
(A)23.有甲、乙兩車行駛在一水平直線的公路上,兩者的質量及速率均未知,則下列敘
述何者正確? 
(A)若兩車發生碰撞,兩者間的作用力大小必相等 
(B)若兩車發生碰撞,質量較小者所受兩者間的作用力必較大 
(C)若甲車的質量較大,則甲車的動能必較大 
(D)若乙車的速率較大,則乙車的動能必較大 
 
【答案】:A  【能力指標】:2-4-6-1 
【試題解析】:A、B由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知,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但受力體不同,故不可抵消;C、D動能=1/2mv2與
質量、速率兩者均有關,所以質量較大或速率較大者,不一定代表動能較
大。故選 A。 
【對應教材】:三上第 2章力與運動/三上第 3章能量──由功到熱 
 
(D)24.在浴室裝上浴簾,將兩段式的桿子伸長並旋緊,恰好頂住兩邊牆壁而不致滑落,
如圖(六)所示。若桿子的重量為 2.0 公斤重,浴簾的重量為 1.0 公斤重,則桿子兩
端所受摩擦力共為多少公斤重? 
 
圖(六) 
    (A)1.0    (B)1.5 
(C)2.0    (D)3.0 
 
【答案】:D  【能力指標】:2-4-5-7 
【試題解析】:靜止不動表示合力為零,故桿子兩端所受向上之摩擦力總和等於向下之桿
重與浴簾重之總和,為 2+1=3  (kgw)。故選 D。 
 

【對應教材】:二下第 6章力、壓力與浮力 
 
(B)25.若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蟬的翅膀,使用物鏡甲時,視野中所看到的畫面如圖(七);
而改用物鏡乙時,視野中所看到的畫面如圖(八)。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圖(七)    圖(八) 
(A)物鏡甲比物鏡乙短 
(B)物鏡甲可觀察到的實際面積較物鏡乙小 
(C)物鏡乙可觀察到的細胞數量較物鏡甲少 
(D)若想將圖(七)中的 X點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將蟬翅樣本向左下方移動 
 
【答案】:B  【能力指標】:2-4-1-1 
【試題解析】:由圖可知(固定目鏡倍率下) 
A物鏡倍率越高,鏡頭越長,所以物鏡甲比物鏡乙長。C倍率越低,視野範圍越大。D往右
上角移動。故選 B。 
【對應教材】:一上第 2章生物體的組成 
 
(D)26.捕蚊燈利用蚊蟲的夜行性和趨光性,以發光的燈管引誘後,再以高壓電擊網殺死接
觸的蚊子。老王發現數十年前使用捕蚊燈的效果很好,但是現在誘捕蚊子的效果都不
佳。下列何者是此現象最合理的解釋? 
(A)蚊子忍受高壓電的能力一代比一代更好 
(B)蚊子是古老的活化石,生存與適應能力特別強 
(C)因為連續使用捕蚊燈多年,刺激基因突變,使蚊子產生了負趨光性 
(D)原本就存在對捕蚊燈的波長較不敏感的蚊子,存活下來並大量繁衍 
 
【答案】:D  【能力指標】:2-4-2-2 
【試題解析】:依達爾文天擇說解釋:生物演化須先有變異,再經由天擇,在蚊子中原本
就存在對捕蚊燈較敏感及較不敏感的個體,經長時間天擇後,較敏感的個
體因捕蚊燈而死亡,留下較不敏感的個體,並大量繁衍。故選 D。 
【對應教材】:一下第 2章遺傳/一下第 3章演化 
 
(D)27.下列有關動物激素之敘述何者正確? 
(A)分泌激素的細胞與受激素影響的細胞皆位於同一器官 
(B)激素必須由特定管道輸送到特定的細胞才能發生作用 
 

 
(C)生物體中需要有大量激素,才能對生理功能產生明顯的影響 
(D)引發昆蟲變態及蝌蚪發育成青蛙等現象,均與激素的作用有關 
 
【答案】:D  【能力指標】:2-4-2-1 
【試題解析】:A不一定,如胰島素為胰臟中的胰島組織所分泌,受影響的卻是體內各細
胞;B激素經由血液運送;C極少量的激素便足以調節個體的生理活動。故
選D。 
【對應教材】:一上第 5章生物的協調作用 
 
(C)28.阿民向朋友說:「我都不敢吃飽,我覺得自己是屬於只喝白開水就會胖的體
質。」從科學的角度解釋,「只喝白開水就會胖」的敘述是否合理? 
(A)合理,但是只限於有肥胖基因的人 
(B)合理,因為水是生命之母,可以提供能量 
(C)不合理,因為水不能作為能量來源 
(D)不合理,雖然水可提供能量,但人類缺乏適當的消化酵素 
 
【答案】:C  【能力指標】:2-4-2-2 
【試題解析】:六大營養成分為: 
醣類:4大卡/公克 
脂質:9大卡/公克 
蛋白質:4大卡/公克 
維生素:0大卡/公克 
礦物質:0大卡/公克 
水:0大卡/公克 
水不能產生能量,因此水不能作為能量來源,故選 C。 
【對應教材】:一上第 3章生物體的營養/一下第 2章遺傳 
 
(D)29.圖(九)為豌豆的豆莢,則下列關於豌豆的敘述何者正確? 
 
圖(九) 
    (A)屬於裸子植物 
(B)豆莢為營養器管 
(C)一個子房內只有一個胚珠 
(D)精細胞經由花粉管與卵結合 
 
 

【答案】:D  【能力指標】:2-4-2-1、2-4-2-2 
【試題解析】:豆莢是果實,所以 A具備果實,為被子植物;B果實為生殖器官;C果實是
由子房發育而成,種子是由胚珠發育而成,由圖知一個子房內有多個胚
珠。故選 D。 
【對應教材】:一上第 2章生物體的組成/一下第 1章生殖/一下第 4章形形色色的生物 
 
(B)30.同一個人的五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皆為體細胞所構成的器官,具有不同的外
形。下列關於這些不同器官的體細胞,其基因的組成是否相同之敘述,何者正
確? 
(A)相同,這些體細胞都是由受精卵經減數分裂所產生 
(B)相同,這些體細胞都是由受精卵經細胞分裂所產生 
(C)不相同,這些體細胞是由不同的細胞分化而來 
(D)不相同,這些體細胞的性狀不同,基因組成也不相同 
 
【答案】:B  【能力指標】:2-4-2-2 
【試題解析】:個體的體細胞均由受精卵細胞分裂而來,故每個體細胞的基因應相同(因
細胞分裂無基因重組)。故選 B。 
【對應教材】:一下第 1章生殖/一下第 2章遺傳 
 
(B)31.當臺灣地區有地震發生時,中央氣象局會很快的發布地震規模與各地地震強度。
有關地震規模與地震強度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規模用來表示地震破壞的程度,強度用來表示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寡 
(B)規模用來表示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寡,強度用來表示地震破壞的程度 
(C)規模用來表示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寡,強度用來表示地震影響的範圍 
(D)規模用來表示地震影響的範圍,強度用來表示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寡 
 
【答案】:B  【能力指標】:2-4-3-2 
【試題解析】:地震強度為地表建築物的破壞程度,取決於地震波傳來時的加速度大小;
地震規模表示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大小,取決於地震波的振幅大小。故選 B。 
【對應教材】:三上第 6章火山、地震與板塊運動 
 
(C)32.下列有關火山爆發的敘述,何者正確? 
(A)火山爆發是由於地表的搬運與堆積作用所激發 
(B)若海底火山爆發,岩漿會直接冷卻形成沉積岩 
(C)火山爆發是造成地表地勢高低地伏的原因之一 
(D)火山爆發大多是由地震所引發的地表活動現象 
(C)33.下列關於電解質在水中解離之敘述,何者正確? 
(A)正離子的總個數必等於負離子的總個數 
(B)正離子的總質量必等於負離子的總質量 
(C)正離子的總電量必等於負離子的總電量 
(D)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必等於氫氧根離子的濃度 
 

 
(A)34.圖(十)為某地區之地質垂直剖面示意圖,已知較晚發生的地質作用會影響較早發生
的地質作用,則依據圖中所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圖(十) 
    (A)斷層的發生較岩脈的侵入晚 
(B)礫岩的沉積較斷層發生晚 
(C)砂岩的沉積較岩脈的侵入晚 
(D)侵蝕面甲的形成較岩脈的侵入晚 
(C)35.碳氫化合物 CxHy和氧(O2)完全燃燒時的反應式如下: 
CxHy + 5O2→3CO2 + 4H2O 
    下列何者為此碳氫化合物的名稱?   
(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丁烷 
(B)36.硫酸銅水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種物質,即可將銅離子還原成金屬銅? 
(A)氫氧化鈉   (B)鐵棒 
(C)鹽酸    (D)銀線 
(C)37.已知 1光年為以光速行進 1年的距離,且光速為 3×105公里/秒,若阿信觀察到一
顆距離地球 10 光年的恆星,則下列何者為最合理的推論? 
(A)此恆星可能是天王星 
(B)此恆星的半徑約為 10 光年 
(C)阿信觀察到的是此恆星 10 年前發出的光 
(D)此恆星距離地球 10×365×3×105公里 
(C)38.已知物質 X在40℃、80℃水中的溶解度分別為 60g/100g 水、90g/100g 水。有
甲、乙、丙、丁四杯燒杯皆含有 100g 水,其水溫及所加入物質 X的質量如圖(十
一)所示。下列有關物質 X在四杯水溶液的敘述何者正確? 
 
圖(十一) 
 

    (A)甲杯水溶液的濃度大於乙杯水溶液的濃度 
(B)乙杯水溶液升溫至水溫 80℃時,即為飽和溶液 
(C)丙杯水溶液降溫至 40℃時,其濃度與乙杯水溶液相同 
(D)丁杯水溶液降溫至 40℃時,即形成未飽和溶液 
(A)39.將鋅粉投入裝有酸性水溶液的試管中,發現管內有大量氫氣湧出,持續觀察試管
內的變化,直至氣泡不再產生,仍見有少許鋅粉殘留在試管底部。在整個反應過
程中,該水溶液的 pH 值變化應為下列哪一項圖示? 
(A)   (B)  
(C)   (D)  
(D)40.把甲固體置入稀鹽酸 HCl(aq)中,隨即產生大量氣泡,再將此氣體導入澄清石灰水
Ca(OH)2(aq)中,石灰水變混濁,最後將其中沉澱物過濾出來,結果又得到甲固體。
則下列何者最可能為甲固體? 
(A)Na2CO3 
(B)CaSO4 
(C)CaCl2 
(D)CaCO3 
 
 
 
 
 
(D)41.取數個電阻為 R的電熱器與數個固定電壓為 V的電源,將之連結,用以加熱杯中
的水至沸騰。假設加熱過程中無熱量散失,杯子與電熱器的吸熱忽略不計,且杯
中的水量及最初的水溫均相同,則下列哪一個裝置所需的加熱時間最短? 
    (A)   (B)  
HCl(aq)為氯化氫水溶液,又稱為鹽酸 
Ca(OH)2(aq)為氫氧化鈣水溶液,又稱為石灰水 
 
 

 
(C)   (D)  
(B)42.圖(十二)為某商家一天中總消耗電功率與時間的關係圖。假設每度電的電費為 4
元,則該商家這一天用電量的電費約多少元? 
 
圖(十二) 
    (A)300 元    (B)400 元 
(C)500 元    (D)600 元 
(D)43.圖(十三)為馬桶儲水槽的「部分裝置」示意圖,其中活塞因受到水的壓力而將出水
口堵住,AOB 為槓桿裝置,A點(轉鈕)為施力點,B點為抗力點。當壓下轉鈕時,
堵住出水口的活塞被拉起,使得槽內的水沖入馬桶中。下列有關轉鈕設計的敘
述,何者正確? 
 
圖(十三) 
(A)此槓桿為省力的機械裝置 
(B)當壓下轉鈕拉起活塞時,槓桿的施力臂等於它的抗力臂 
(C)當壓下轉鈕拉起活塞時,槓桿的順時針力矩大於它的逆時針力矩 
(D)在相同的位置及角度壓下轉鈕拉起活塞,滿水位時會比低水位時費力 
(A)44.漁夫在海上捕魚時,常使用可接收及發射超聲波的儀器,從海面向著正下方的海
底探測魚群的狀況。假設在海水中超聲波的傳播速率為 1500m/s,則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 
(A)發射超聲波 0.04 秒後傳回某魚群的訊息,該魚群約在海面下 30m 處 
(B)使用超聲波探測海中的魚群時,是運用聲音折射原理得知魚群的位置 
(C)使用超聲波探測魚群的位置,原因是只有超聲波能在海水中傳播 
 

(D)若超聲波從海水中傳入空氣中,其傳播速率不會改變 
(B)45.甲、乙兩車使用相同規格的鉛蓄電池,甲車因電池的電能耗盡,車主欲使用導線
連接甲、乙兩車的電池,利用乙車電池的電能來發動甲車,則車主應以下列哪一
種方式連接兩車電池才能發動甲車,又能避免傷害到甲車的電路? 
  (A)   (B)  
(C)  (D)  
(A)46.化石證據顯示,古生代石炭紀的地球上遍佈高大的羊齒類植物,此類植物有維管
束,以葉背面孢子囊堆中的孢子繁殖。在現今的分類系統下,下列何者與這些羊
齒類植物親緣關係最接近? 
(A)筆筒樹 
(B)杜鵑花 
(C)蘇鐵 
(D)地錢 
(D)47.某天可觀察到日全食的景象,則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當時地球位於月亮與太陽之間 
(B)當天晚上會出現月食現象 
(C)當天約為農曆十五日左右 
(D)當天子夜無法看到月亮 
(B)48.甲、乙、丙、丁四個關於水的反應式,如表(一)所示。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A)甲為水的電解反應 
(B)乙為酸鹼中和反應 
(C)發生丙反應時會釋出熱量 
(D)在常溫下,丁反應會自然發生 
(A)49.取質量均為 1.0g 且相同大小的鎂帶三份,分別浸入甲、乙、丙三杯溶液,如圖(十
四)。在三杯溶液中,鎂帶產生氣泡之平均速率的大小關係為下列何者? 
(甲)  (乙)  (丙) 
甲:H2O→H+ + OH- 
乙:H++OH-→H2O 
丙:2H2O→2H2+O2 
丁:2H2+O2→2H2O 
 

 
 
圖(十四) 
    (A)乙>甲>丙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乙>丙>甲 
(C)50.電阻 R串接固定電壓為 V的電池,電路裝置如圖(十五)所示。甲、乙兩磁針置於
導線下,丙、丁兩磁針置於導線上,且甲、丙兩處的導線沿南北向水平放置,
乙、丁兩處的導線沿東西向水平放置。若按下開關 S接通電流後,則下列哪些磁
針最可能會在水平面上偏轉? 
 
圖(十五)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B)51.搬家工人持續施一定力推動木櫃,木櫃沿著平行水平地面的方向等速度移動,如
圖(十六)。在木櫃移動的過程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圖(十六) 
    (A)重力對木櫃有作功 
    (B)木櫃所受的合力一定為零 
    (C)工人的推力對木櫃作功為零 
    (D)木櫃的動能與重力位能的總和一定為零 
(A)52.拋擲一球使其在水平面上滾動,其運動軌跡如圖(十七)所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圖(十七) 
    (A)球的運動軌跡並非一直線,故它作加速度運動 
    (B)球離手後,不再受力作用,故它作等速度運動 
(C)球由 A點到 B點的過程,其動能減少而其重力位能增加 
(D)球由 A點到 B點的過程,其位移大小為兩點間弧線的長度 
 

 
(D)53.在直線上運動的甲、乙兩物體,其位置對時間的關係如表(二)所示。則在 0秒至 3
秒期間,下列何者可能是兩物體的速度(v)對時間(t)的關係圖? 
表(二) 
  (A)   (B)  
  (C)   (D)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 54~56 題 
圖(十八)為某時刻地球上晝夜分布示意圖,灰色部分表
示夜晚區域,甲、乙、丙、丁、戊、己為地球表面上六個
不同地點。 
 
圖(十八) 
(A)54.哪些地點的白天比夜晚長? 
(A)甲、乙 
(B)甲、丙 
(C)丙、己 
 

(D)丁、己 
(D)55.若僅考慮太陽照射角度的影響,下列哪些地點的四季變化比較不明顯? 
(A) 甲、戊 
(B) 乙、己 
(C) 戊、己 
(D) 丙、丁 
(A)56.哪一個地點此時最接近正午時刻? 
(A)甲 
(B)丙 
(C)戊 
(D)己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 57~58 題 
稻米依據碾製過程,分為三種:稻穀除去外殼後稱為
糙米;僅除去米糠層而保留胚芽的食米,稱為胚芽米;而
再經過碾磨精白,除去米糠層、胚芽後,即成為白米。表
(三)為糙米、胚芽米和白米的成分相關資料。 
表(三) 
單位表示:每 100g 的糙米含 10mg 的鈣、310mg 的磷、
250mg 的鉀 
(B)57.已知鈣的原子量為 40、磷的原子量為 31。則糙米中所含鈣與磷的原子數比(鈣:
磷)為何? 
(A)1:31 
(B)1:40 
(C)31:40 
(D)40:31 
(A)58.依據我國衛生署公佈的「國人膳食營養參考攝取量」中,年齡在 19~30 歲的女性
每日適度的維生素 B1攝取建議量為 1mg,假設維生素 B1皆由稻米攝取而來,則國
內在此年齡層的女性每日要食用多少的稻米最接近此建議量? 
(A)185g 的糙米 
(B)200g 的胚芽米 
(C)500g 的白米 
(D)白米與糙米各 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