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路上國小 五年級 112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73.16 KB
頁數
2
作者
南一書局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3-12,离现在 1 23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芳苑鄉路上國小112學年度下學期第一次學業評量
領域:社會範圍:第一單元 班級:五年忠班 座號: 姓名
一、是非題每題 3分,共 30
( )朱一貴事件是發生於清帝國時期
的「民變」。
( )早期中國地方戲曲由漢人傳入
灣後,逐漸演變成布袋戲、客家
戲等傳統文化。
( )臺灣冬季盛行西南季風,讓北部
冬季總是陰雨綿綿。
( )施世榜開鑿的八堡圳,是當時臺
灣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圳。
( )清帝國時期開始出現由商人組成
的「郊」,功能類似現代的同業
公會或進口商。
( )臺灣東部平原地區氣候適合種植
稻米、甘蔗,因而成為早期漢人
移民開墾的首選之地。
( )清帝國時期,施世榜集資興建瑠
公圳,使彰化平原成為臺灣中部
的重要米倉。
( )臺灣島上的河川大多有長度長、
水流平緩等特色
( )清帝國時期大量中國移民來臺,
其中又以福建和廣東兩省的人民
最多。
( )科舉是清帝國時期的臺灣官員發
明的考試制度。
二、選擇題每題 3分,共 24
( )早期移民稱呼的「黑水溝」,是
指哪兩地之間的水域?(龜山
島與臺灣島金門與廈門澎湖
與臺灣島綠島與蘭嶼)
( )臺灣番界圖繪製的紅線及藍線,
是為了限制下列哪項?(水利
設施的灌溉範圍漢人移民開墾
的範圍外國商人在臺灣的活動
範圍漢人與外國商人進行貿易
活動的範圍)。
( )清帝國時期臺灣出現的「一府、
二鹿、三艋舺」,不包含現在的
哪個地區?(雄市 內門區
臺南市 中西區臺北市 萬華區
彰化縣 鹿港鎮)
( )下列哪一項是造成臺灣平埔族群
逐漸漢化的原因? 漢人移民
主導臺灣的經濟活政府鼓勵
原住民族讀漢文與漢人移民接
觸頻繁以上選項都是)。
( )下列清帝國時期的建築,哪一個
的建造原因與臺灣的水利設施發
展較有關係?(林本源庭園
林先生廟芝山岩隘門大龍峒
保安宮)。
( )下列哪一項不是「郊」的功能?
主持地方祭祀活動舉辦科
舉選拔人才維持貿易秩序
解地方糾紛)。
( )下列關於科舉考試的敘述,哪一
項正確?(直到今日仍在實行
在中國僅實施約 300 清帝
國時期,臺灣的書院以協助學生
參加科舉為目的藉由道家經
( )西元 1684 年,清帝國在哪位大
臣的建議下,將臺灣納入版圖?
施琅沈葆楨劉銘傳
本源)。
三、依題意,正確的在( )裡打,錯誤
的打每答 3分,共 24
甲、紋雯閱讀了一篇關於「清帝國時期
灣生活風貌」的文章,下列文章中
描述哪些正確?
( )隨著當時臺灣人口增加,不同族
群之間經常為了搶奪資源而發生
衝突,甚至引發「械鬥」。
( )原住民族傳統戲曲受漢人移民影
響,逐漸發展成現在的布袋戲。
( )雖然清帝國對來臺有諸多限制,
但仍有許多人透過各種管道冒險
橫渡臺灣海峽來臺
( )因為南北陸上交通受河川阻隔,
當時各地主要透過船隻,藉由海
岸及河流運送貨物。
( )當時的富裕家族為凸顯其社會地
位,會從中國招攬工匠來臺建造
庭園,例如:磺溪書院。
乙、嘉嘉以「漢人移民與臺灣自然環境的
交會」為主題寫了一篇文章,下列他
撰寫的內容哪些正確?
( )東部平原地區因為有明顯的乾季
且日照充足,在當時發展出興盛
的製鹽產業。
( )在漢人移民與原住民族的角逐之
下,西部平原地區逐漸成為漢人
的稻米及甘蔗耕作區域。
( )當時想渡海來臺的先民,必須掌
握不同季節的海象與風向,才能
順利橫越臺灣海峽。
四、安軒到博物館參觀「清帝國前期臺灣
水利建設展」時看到以下圖片,圖
的甲~丙分別是哪種水利設施?將正
確代號填入( )每題 4分,共 12
( )龍骨水車。
( )水圳。
( )埤塘。
五、為了解河川對臺灣的影響,真如上網
搜尋許多資料,幫她圈出正確選項:
每題 2分,共 10
因為發源地地勢高聳,臺灣島的河川具
有坡度陡、長度( )、水流
急等特色。
臺灣島的河川主要發源自山地,多呈現
東西 南北 )流向。
臺灣島的河川特色造成土壤沖刷強烈,
但也在( 上游 下游 )堆積出肥沃
的平原。
濁水溪 淡水河 )因為含沙量大
而得名。由於懸浮物豐富,堆積而成
平原適合從事農業。
花蓮溪、( 高屏 卑南溪 )及
姑巒溪流域分布廣,在花東縱谷平原上
形成龐大的網絡。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