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彰化縣伸港鄉伸仁 國民小學 110  學年度 第2  學期學業期中考 社會試卷 
  三 年 一 班 座號:   姓名: 
  
一、是非題:(每個答案 2 分,共 20 分) 
1. ( )遇到商品打折促銷時,也
要仔細看看有效日期,避免購買
後用不完就過期,反而造成浪
費。 
2. ( )村里、社區舉辦多采多姿
的活動,讓居住地方更有活力,
我們應該積極參與。 
3. ( )我們居住的地方,有許多
商店與服務,滿足人們的消費需
求,包括食、衣、住、行、育、樂。 
4. ( )使用文物館提供的語音導
覽設施時,應該愛惜、善用並完
整的歸還,讓其他人也可以使
用。 
5. ( )家鄉中的各種行政機關,
如果沒有認真執行工作,會損害
到人民的權益。 
6. ( )買一個高級登山背包,對
我們來說可能是「想要」,對時常
需要上山救援的警消人員來說
卻是「需要」。 
7. ( )現代有各種交易工具,使
用上都非常方便,不會有任何危
險。 
8. ( )為了避免傳統文化受到外
來文化的破壞,我們必須拒絕外
來人士移居入我們居住的地方。 
9. ( )走在平坦的路面上,因為
玩鬧跑跳造成自己跌倒受傷,可
以向當地的行政機關申請賠償。 
10. ( )收信的信封袋上,通常可
以看見自己的名字、居住地址和
身分證字號。 
 
二、選擇題:(每個答案 2 分,共 18 分) 
1. ( )下列哪一個地方提供居民
存錢、提款等服務?ˉ○
1醫院 ○
2圖
書館 ○
3車站 ○
4銀行。 
2. ( )小葉的家中突然停電,室
內一片漆黑,請問他們應該尋求
哪一個單位協助修復? ○
1銀行 
○
2郵局 ○
3電力公司 ○
4電信公
司。 
3. ( )居民可能會因為什麼原因
而移居外地? ○
1工作 ○
2結婚 ○
3
求學 ○
4以上皆是。 
4. ( )下列哪一項不是讓臺灣擁
有多元文化的原因?ˉ○
1英國國
籍的阿姨和臺灣的叔叔結婚,遷
移到臺灣定居ˉ○
2鄰居臨時有事
外出,請我們幫忙照顧寵物ˉ○
3外
籍教師因工作需求來到臺灣居
住ˉ○
4姍姍班上有來自印尼的學
生,一起在學校學習新知識。 
5. ( )樂齡學習中心提供什麼服
務? ○
1利用科技化設備,讓民眾
自行借、還書 ○
2讓行人擁有更安
全的通行環境 ○
3提供甲地借車
乙地還車的服務 ○
4邀請專家教
導老年人表演、手工藝等。 
6. ( )下列哪一項不是現代人們
進行交易時使用的工具? ○
1紙
鈔ˉ○
2禮券ˉ○
3行動支付ˉ○
4銅錢。 
7. ( )下列哪一種消費行為錯誤? 
○
1在網路商店買東西,刷卡不看
價格ˉ○
2購物前考慮時間與地點
ˉ○
3比較多家商店後再購買ˉ○
4購
買需要的物品,不亂花錢。 
 

2 
 
8. ( )下列哪一項是愛惜並善用
家鄉場所、設施的表現? ○
1在公
園亂丟垃圾 ○
2等客運時依序排
隊 ○
3在文物館內奔跑吵鬧 ○
4在
圖書館看書時,可以撕下喜歡的
頁面。 
9. ( )為了增進與鄰居的感情,
我們可以怎麼做?ˉ○
1鄰居有困
難時,主動幫忙他們ˉ○
2主動問候
鄰居ˉ○
3有好吃的東西時,會和鄰
居一起分享ˉ○
4以上皆是。 
 
三、連連看:(每個答案 3 分,共 27 分) 
 
1. 下列情境所展現的態度做正確
的配對,並畫線連起來。 
    ●ㄅ、只聽本土音樂 
○
1尊重珍惜●  ●ㄆ、品嘗異國料理 
   ●ㄇ、了解外國文化 
○
2排斥拒絕● ●ㄈ、學習外國語言 
                             ●ㄉ、迴避外國人 
 
 
2.  認識地名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家在
鄉鎮市區的生活中有許多為居民服
務的行政機關,請將下列服務項目
與對應的行政機關畫線連起來。 
○
1登記結婚 ● ●甲、衛生所 
○
2接種疫苗 ● ●乙、警察局 
○
3撲滅火災 ● ●丙、 
○
4指揮交通 ● ●丁、消防隊 
 
 
 
 
 
四、敘述正確的()中打ˇ(每個答案 3分,共 30 分) 
1. 下列關於交易工具的敘述,請在
正確的打ˇ。 
( )○
1儲值卡使用前,必須先儲
值才可以進行消費扣款。 
( )○
2古代人大多使用行動支付
作為交易工具。 
( )○
3現代人們可以在商店用鹿
皮進行交易。 
( )○
4貝殼是現代人使用的交易
工具之一。 
( )○
5信用卡逐漸成為現代方便
使用的交易工具。 
2. 家鄉有許多場所、設施,哪些是
為了讓居民更便利而設計的?   
( )○1銀行提供看病服務。 
( )○2老舊人行陸橋改建為行
人穿越道。 
( )○3電信公司提供寄送包裹、
郵件的服務。 
( )○4為了照顧老年人口而設
置樂齡學習中心。 
( )○5圖書館提供居民存錢、
提款的服務。 
 
五、請將交易工具依照古代到現今
的變化順序填入( )中。共5分 
甲 乙  丙 
   
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