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頁,第 5頁
題組五(第26-30題)藝術文化電視電影,通通可以拿來上社會課:
26.以下哪一項內容最不可能出現在右方的書籍內容中? ①更改日本姓名之原則
②國語家庭 ③效忠天皇,至死不渝 ④總統直選與政黨輪替
27.某刊物創刊於七十年前的11月20日,原本提倡大力反對獨裁專制,鼓吹民主自由,
後來卻因時空背景改變,逐漸出現檢討臺灣內部問題的言論,遭到當時政府打壓
,以「包庇匪諜、煽動叛亂」的罪名被迫停刊。請問此刊物應是何者? ①臺灣
日日新報 ②美麗島雜誌 ③自由中國雜誌 ④臺灣民報
28.四十年前的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中,參與人士提出開放黨禁、解除戒嚴
的要求,導致警民衝突,許多人士被逮捕判刑。詩人柯伯榮以小詩「走光的歷史/含一喙黃蓮/衝破暗
影的封條」為紀念。此後臺灣社會逐漸由封閉轉向開放,對臺灣民主政治的發展產生很大影響。請問
這是什麼事件?
①反送中運動 ②野百合學運 ③二二八事件 ④美麗島事件
29.誰能料想三月會做洪水!那突然的巨浪,竟沖破這樣堅固的防堤;那無情的巨浪,竟流毀這樣美麗的田園;
那激怒的巨浪,竟淹沒這樣和平的城鎮……有一個理智的青年,他懷抱新進的理論,但未到田園就被泥海埋
去了……洪水一過人心如灰!啊!這樣社會何時能夠新生? (節錄自吳新榮針對臺灣某一事件的詩作)
請問近年來的政府針對上述事件的回應,下列何者正確?
①應變措施失當,破壞族群融合。 ②透過公開道歉、補償、訂定紀念日等措施,正視傷害。
③派警察開槍射殺,以武力鎮壓。 ④頒布禁蒙面法、剝奪人民更多的參政權。
30.電影《返校》中,女主角時常哼唱的《雨夜花》,暗示著當時社會常因政治因素而禁歌。其實這是
日治時期某作曲家的創作,他還有其他《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等歌謠都傳唱至今,並稱
「四月望雨」。請問這位創作者是誰? ①賴和 ②鄧雨賢 ③雷震 ④杜聰明
31.電影《星際效應》上映後,男主角手拿的電腦,引來當時許多美國網友發問:「哪裡買」?
原來,這電腦的觸控螢幕竟來自臺灣的萬達光電。請問下列何者也是臺灣至今在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的產品或品牌? ①智慧型手機,例如蘋果、三星 ②自行車,例如捷安特、美利達
③成衣製鞋,例如:UNIQLO、Nike ④重工業,例如:煉鋼、石油化學。
32.文學戲劇《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結合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作品,帶出1920年代
的日治生活。全劇以想賺大錢的蔗農秦得參一邊在市場與田裡向蔗農們吆喝保證高價收購
,一邊在派出所裡討好警察,只為了躲過往年會社磅秤作假的責任。請問上述反映了當時
臺灣農業的什麼現象? ①糖業試驗所從事糖業改良 ②不公平的甘蔗收購政策
③繁榮富裕的農村生活 ④半農半工政策
33.承上題,劇組在海報宣傳上印了這句標語,下列解讀何者最不恰當?
①日本統治下,臺灣越來越現代化 ②臺灣農民被剝削的情況很嚴重
③日治時期的臺灣人終於能獲得和日本國民平等的待遇 ④日本改變了臺灣的傳統風貌
四、【 原來是美男啊】:共4分
目前某臺灣自製手機遊戲推出改版,將背景設定在1930年代的臺灣,
讓當時充滿魅力的傑出臺灣菁英們,不再只活在課本裡。右圖即為最近
釋出的重要角色,遊戲中形容他是:「民族革命的先驅、文教改革的推手
,甚至有一條高速公路以他為名。」
1.請寫下這位男主角的名字。(2分)
2.請舉出一例,具體說明他以什麼方式來喚醒臺灣人的民族意識。(2分)
3.今年臺灣有位政治人物籌組了新的政黨,與本角色所組織的黨名相同,
希望向他致敬,並能繼承他的職志。你知道這則新聞嗎?你認為上述所謂
的「職志」指的是什麼?(終於等到加分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