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大溪區田心國民小學109學年度第1學期社會領域期末評量試卷 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 是非題:每題 2分,共 20 分
1. ( )碳足跡是人類進行各種活動時造成的一氧化碳總
和。
2. ( )藉由生物科技的應用,可以提升農產品的品質。
3. ( )全球暖化會導致氣候異常,可能會觸發全球性的
災難,如水資源缺乏、農作物產量降低、傳染病
流行、物種滅絕等。
4. ( )在群體生活中,法律屬於傳統規範。
5. ( )我們和家人的關係,並沒有用法律來規定。
6. ( )昨日生活的種種,在今天就成為歷史了。
7. ( )小聖在住家附近散步時,被鄰居養的狗咬傷了,
但是鄰居不聞不問,這時他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
,要求鄰居賠償醫藥費。
8. ( )法律透過國家的公權力,強制人們遵守應盡的義
務。
9. ( )近年來,臺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逐年減少
。
10. ( )只要警察懷疑人民犯罪,就可以任意進入家中搜
索。
二、 選擇題:每題 3分,共 63 分
1. ( )雜誌的標題寫著:「一塊鳳梨酥,扭轉了務農沒
前途的宿命。」這句話透露出什麼涵義? ○
1鳳
梨酥非常美味 ○
2當農夫一定沒前途 ○
3只要發
揮創意,務農也能走出一片天 ○
4種鳳梨比賣鳳
梨酥更有前途。
2. ( )下列是志強上完社會課之後,所寫下的學習心得
與疑問,針對他的疑問,你覺得答案會是哪一個
呢?
在現代的都市環境中,除了大樓林立之外,也可
以看到年代已久的老屋,例如臺北市的寶藏巖聚落、
臺南市的
321
巷藝術聚落以及臺中市的水碓聚落等等
。為什麼要讓我們居住的城市裡,呈現這種新舊交雜
的特殊景象呢?
○
1保留老屋可以協助節省地方政府的建設經費 ○
2政府規
定城市裡一定要有老屋存在 ○
3老屋可以提供流浪動物棲
息 ○
4有計畫的保留老屋可以為這個城市的歷史做見證。
3. ( )下列何者才是法律所保障的真自由? ○
1沒有經
過同意就使用同學的鉛筆 ○
2上課時有言論自由
,可以任意聊天 ○
3在網路上辱罵不喜歡的同學
○
4投票給自己喜歡的自治市長候選人。
4. ( )在臺灣,由什麼機構制定的法律,政府和人民都
要遵守,不然會造成社會混亂? ○
1立法院 ○
2
監察院 ○
3行政院 ○
4司法院。
5. ( )低價販賣仿冒的蘋果手機觸犯了以下哪一條法律
? ○
1廢棄物清理法 ○
2公然侮辱罪 ○
3著作權
法 ○
4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6. ( )請你從下列四人的說法來判斷何者的行為是從道
德規範去思考:
*宏開:「與朋友聚會喝酒後,我會坐計程車回家,
以免遇到警察取締,還可能會被罰錢。」
*芊瑜:「我的車子遭到別人惡意破壞,擋風玻璃、
引擎蓋、輪胎都被弄壞了,我一定會要求賠
償!」
*紫涵:「我在捷運上發現一位孕婦上車後卻沒有座
位可以坐下,她的表情看起來很不舒服,於
是我把我的位置讓給她。」
*永玄:「在 Line 群組中諷刺同學是豬,可能會觸犯
公然侮辱罪。」
○
1宏開 ○
2芊瑜 ○
3紫涵 ○
4永玄。
7. ( ) 裕民到墾丁附近海域浮潛,觀察到海底珊瑚出現
白化現象。請問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為何? ○
1
恆春狂吹落山風 ○
2墾丁地區地震多 ○
3颱風季
節,墾丁地區容易有土石流發生 ○
4核能發電廠
附近海域的水溫升高。
8. ( )在發生違法事件時,應該由誰來做出符公平與正
義的判決? ○
1老師 ○
2警察 ○
3校長 ○
4法院
。
9. ( )當有人受到傷害時,哪一項法律會對這種行為加
以處罰? ○
1民法 ○
2刑法 ○
3憲法 ○
4消費者
保護法。
10. ( )從下面這張「男女兩性接受高等教育人數圖」可
以獲得什麼訊息?
○
1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逐年增加 ○
2女性接受高等
教育的人數逐年減少 ○
3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已大幅
超越男性 ○
4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一直多於男性。
11. ( )下列何種不是工業發展初期,臺灣主要發展的產
業? ○
1紡織業 ○
2食品加工 ○
3玩具製造 ○
4
高科技產業。
12. ( )一戶僅一個人居住,稱為什麼? ○
1一人戶 ○
2
單身戶 ○
3小家庭 ○
4單親家庭。
13. ( )現代社會的女性擁有什麼權利? ○
1接受高等教
育 ○
2投身選舉 ○
3擔任高階主管 ○
4以上皆是
。
14. ( )琪琪每天晚上都會走路到住家附近的麵攤吃麵,
她總是會自備餐具,有時候想外帶買回家吃,也
會自備環保袋及餐碗。你覺得琪琪這麼做的主要
目的是什麼? ○
1增加空氣汙染 ○
2提升農作物
產量 ○
3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 ○
4增加碳足跡。
15. ( )家裡從事糕餅製作的家明,什麼物品能展現他的
家族產業的歷史? ○
1父母親的畢業證書 ○
2家
中轎車的品牌 ○
3家明小時候的衣物 ○
4製餅模
具。
16. ( ) 六年二班學生想要做一份「認識學校歷史」的專
題報告,下列哪一項將是最適當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