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 是非題:30%
( )1. 三合院的房間分配,受到漢人傳統以左為尊的觀
念影響。
( )2. 隨著工商業社會的發達,部分鄉村的房屋,出現
了現代化建築和三合院並陳的現象。
( )3. 平原地區種植水稻的農民,大多居住在田地四
周,就近照顧自己的農作。
( )4. 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被政府選為文化聚落保存
區,是為當地保存了完整的歷史建築。
( )5. 由於傳統竹木編織的器物輕便又便宜,逐漸取代
塑膠製品,成為現代人流行的生活用品。
( )6. 現代的池塘和水圳全部都已經被廢置,成為工廠
排放汙水的地方。
( )7. 在山地生活的居民,由於山勢陡峭、平地有限,
所以大多分散居住。
( )8. 臺灣的原住民族不論是搭建傳統住屋或製作實
用的生活器物,材料皆是在自然環境中就地取
材。
( )9. 都市地區有各種行政機關,為市區和附近鄉村居
民提供服務。
( )10. 高雄市 苓雅區的玫瑰聖母聖殿,是信徒平時聚
會的場所。
( )11. 榮展的家以種茶、製作茶葉維生,他們的居住地
最有可能是在平原地區。
( )12. 傳統堆肥可以快速補充農作物所需養分,提高作
物的產量。
( )13. 莉慕依是早期生活在臺灣的原住民,她所生長的
環境氣候溼熱,且常有蛇類出沒,為了適應這樣
的環境,她和族人大多居住在三合院中。
( )14. 家鄉廟宇所供奉的神明,常見的有土地公、媽祖。
( )15. 即使都在平原地區,農業生產條件不同的兩地,
居民的居住型態便可能不同。
二、選擇題:36%
( )1. 下列哪一個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的現代建築? ○
1
屏東縣 瑪家鄉的石板屋 ○
2苗栗縣 泰安鄉的
高腳屋民宿 ○
3臺中市烏日高鐵站 ○
4澎湖 二
崁村的聚落。
( )2. 易倫住在宜蘭縣 蘇澳鎮,請問他的父母最可能
從事哪一種工作? ○
1海洋漁業 ○
2種植水稻 ○
3
種植蔬果 ○
4製作茶葉。
( )3. 下列何者不是早期的農具? ○
1秧盆 ○
2鋤頭
○
3插秧機 ○
4犁。
( )4. 具有下列哪一項條件的地方較容易發展成都
市? ○
1交通方便 ○
2風景優美 ○
3有許多農
田 ○
4地形崎嶇。
( )5. 倖慧是生活在早期的漢人,他們家以種田維生,
特別珍惜食物,因此餐桌上未吃完的食物,都會
暫時以哪一項器物蓋住、保存? ○
1砧板 ○
2菜
籃 ○
3桌罩 ○
4畚箕。
( )6. 早期的「商店街」因為年代久遠,部分演變為現
在家鄉的「老街」。下列哪些是傳統老街的特色?
(甲)店鋪兼具住宅的功能(乙)店鋪後面的空
間是堆放雜物的地方(丙)老街騎樓可供行人遮
風避雨(丁)常位在人潮較多的地方(戊)各地
老街的建築風格都一樣 ○
1甲乙丙 ○
2乙丙丁
○
3甲丙丁 ○
4甲乙丙丁。
( )7. 下列關於三合院空間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
水池:可用來養魚、洗東西、滅火 (乙)正廳:
父母睡覺的地方 (丙)稻埕:晒稻穀、
打陀螺 (丁)竹林:防風、防盜 ○
1甲乙丙
○
2乙丙丁 ○
3甲丙丁 ○
4甲乙丙丁。
( )8. 下列哪些是家鄉廟宇比較可能看到的慶典活
動?(甲)陣頭、舞龍、舞獅(乙)彩繪圍牆、
電玩大賽、唱詩班(丙)宋江陣、歌仔戲、布袋
戲(丁)社區讀書會、有氧舞蹈、街舞 ○
1甲乙
○
2乙丁 ○
3丙丁 ○
4甲丙。
( )9. 右圖雅澄家屬於是哪
一種地 形 ? ○
1盆地
○
2平原 ○
3丘陵 ○
4
山地。
( )10. 美美的家鄉,夏天熱、
冬天冷,請問她最有可
能住在哪裡? ○
1臺
北市 ○
2花蓮市 ○
3
嘉義市 ○
4高雄市。
( )11. 下列有關家鄉河川的描述,哪一項不正確? ○
1
有些河川的中、上游會興建水庫蓄水 ○
2有些河
川水被居民引來灌溉農田 ○
3有的家鄉河川水
量隨著乾溼季節而變化 ○
4所有家鄉的河川水
量都終年穩定。
( )12. 下列對現代水圳及池塘功能的轉變,哪一項敘述
錯誤? ○
1成為排放汙水的地方 ○
2被填平後
成為建築用地 ○
3成為居民休閒垂釣的場所
○
4提供居民日常飲用水。
( )13. 由於各地環境不同,居民的居住型態也不一樣。
下列有關居住型態的描述,哪些是正確的?(甲)
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取水方便的地方,人口分
布較集中(乙)丘陵地區:地勢崎嶇、平地狹窄,
居民大多分散居住(丙)海岸地區:鄰近海邊,
居民大多集中居住從事漁業活動 ○
1甲乙 ○
2
乙丙 ○
3甲丙 ○
4甲乙丙。
( )14. 關於鴨間稻的介紹:「鴨子養在農田裡,鴨子呱
呱吃害蟲,鴨子糞便成肥料,鴨子踏踏稻扎根。」
根據敘述,我們可推論鴨間稻的種植方式具有哪
一項特色? ○
1種植稻作的成本很低 ○
2會造
成生態失衡 ○
3屬於自然耕作的方式 ○
4需要
很大量的化肥。
( )15. 平原地區種植水稻的地方,居民為何會分散居
住? ○
1為了照顧作物 ○
2平地狹窄 ○
3人口
擁擠 ○
4水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