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是非題:(每題 2分,共 26 分)
1.( ) 螺絲起子中的握柄部分比較粗,稱為「輪」;較細的金屬棒則
稱為「軸」。
2.( ) 抗力點位在施力點和支點中間的槓桿工具,使用起來一定會省力。
3.( ) 削鉛筆機上彎曲的握把,相當於輪軸中的「輪」,使用時是
施力在輪上,所以可以省力。
4.( ) 利用槓桿原理的工具一定是省力的工具。
5.( ) 當抗力臂和抗力固定時,槓桿的施力臂愈長,省力效果則愈明顯。
6.( ) 汽車的方向盤是一種施力在「軸」上的輪軸應用。
7.( ) 輪和軸是相同圓心,所以軸轉一圈時,輪也會同時轉一圈。
8.( ) 「蘋果從樹上落下」的現象中,表示蘋果有受到力的作用。
9.( ) 所有的力都必須要接觸到物體時才能發生作用。
10.( ) 彈簧不論受到的力有多大,在不受力時都一定能恢復原狀。
11.( ) 假設每個砝碼的重量都相同,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末
端掛
4
個砝碼時的長度會比掛
2
個砝碼時還要長。。
12.( ) 汽車輪胎上的胎紋是為了減少摩擦力的產生。
13.( ) 兩物體間的接觸面愈光滑,產生的摩擦力就愈大。

2
二、選擇題:(每題 2分,共 26 分)
1.( ) 讓行進中的腳踏車停下來,主要是靠下列哪一種力?
○
1地心引力 ○
2磁力
○
3摩擦力 ○
4風力。
2.( ) 阿碧想用棍子把大石頭移到路旁,用下列哪種方式會省力?
○
1支點靠近手施力處 ○
2支點靠近大石頭
○
3支點在棍子的正中央位置 ○
4支點的位置沒有影響。
3.( ) 下列物品中,應用輪軸原理並且施力在「軸」上的?
○
1汽車方向盤 ○
2門把
○
3削鉛筆機 ○
4擀麵棍
4.( ) 使用榨汁器來榨柳丁汁,是利用哪一種簡單機械的原理?
○
1齒輪 ○
2槓桿
○
3滑輪 ○
4油壓
5.( ) 下列哪一種力是屬於「超距力」?
○
1地心引力 ○
2風力
○
3水力 ○
4摩擦力
6.( ) 下列哪一種排列方式的槓桿,必然是「省力槓桿」?
○
1支點在中間 ○
2施力點在中間
○
3抗力點在中間 ○
4以上皆是

3
7.( ) 下列哪一個物品不是應用增加摩擦力的設計?
○
1輪胎的胎紋 ○
2寶特瓶蓋的刻紋
○
3籃球鞋底的紋路 ○
4手推車加上輪子
8.( ) 「拔河比賽」實驗中,迴紋針左側施力
100
克重、右側施力
180
克重,壓住迴紋針的手鬆開後,迴紋針會往哪一側移動?
○
1左側 ○
2右側
○
3固定不動 ○
4不一定
9.( ) 下列哪一個現象是屬於「接觸力」的作用?
○
1水往低處流 ○
2兩個磁鐵互相吸引
○
3水車轉動 ○
4蘋果從樹上掉下來
10.( ) 下列何者是物體受力後「運動狀態改變」的現象?
○
1滾動的足球逐漸停下來 ○
2玻璃被打破
○
3氣球被壓扁 ○
4拉斷橡皮筋
11.( ) 用相同大小的力彈同一顆彈珠,在下列哪一種材質的地面可
以滾得最遠?
○
1柏油路面 ○
2草地
○
3沙灘 ○
4光滑的大理石地板
12.( ) 下列哪個工具不屬於槓桿原理的應用?
○
1剪刀 ○
2筷子
○
3鑷子 ○
4彈簧秤
13.( ) 下列物品中,應用輪軸原理並且施力在「輪」上的?
○
1擀麵棍 ○
2吊扇
○
3削鉛筆機 ○
4竹蜻蜓

4
三、配合題:(共32 分)
1. 下列現象可以察覺到什麼形式的力存在?請填入正確的代號。
每格 1分,共 4分
2. 下列現象屬於「超距力」的填ㄅ,屬於「接觸力」的填ㄆ:每格
1分,共 4分

5
3.請看圖回答下列問題:每格 2分,共 10 分
(1) 支點是在圖上( )的位置。
(填ㄅ、ㄆ或ㄇ)
(2) 施力臂是圖上的( )到( )之間。
(填ㄅ、ㄆ或ㄇ)
(3) 石頭所在的位置稱為( )。
(填「施力點」或「抗力點」)
(4) 圖中的槓桿是屬於省力還是費力的工具呢?
( )。 (填「省力」或「費力」)
4. 阿雅在槓桿實驗器的左邊第
2
格掛
4
個砝碼,要在右邊如何掛砝
碼,才會使槓桿達到平衡呢?請將可以達到平衡的方法打ˇ,不
能達成平衡的打✕:每格 1分,共 4分
( )1.第
1
格掛
8
個砝碼。
( )2.第
2
格掛
4
個砝碼。
( )3.第
3
格掛
3
個砝碼。
( )4.第
4
格掛
2
個砝碼。

6
5. 下列各種工具中,哪些省力?請在□中打ˇ,費力的請畫✕:每
小題 1分,共 4分
6.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屬於增加摩擦力應用的填入ㄅ;屬於減少摩
擦力應用的填入ㄆ:每格 1分,共 6分

7
四、連連看:(每線 1分,共 4分)
1. 下列各種生活現象中,可以察覺到哪一種形式的力?請連連看。:

8
五、 閱讀測驗:(每題 2分,共 12 分)
(一)
力學之父:牛頓
相傳著名的英國科學家牛頓坐在蘋果樹下,被落下的蘋果砸
中,發現了萬有引力的奧祕,不過牛頓在物理學上的貢獻可不
只發現了萬有引力,還提出了著名的三大運動定律。其中的第
一運動定律,又被稱為慣性定律,原理為:在沒有外力的作用
下,靜者恆靜;動者恆沿一直線做等速度運動,不過在現實生
活中,並不會發生這種情況,因為物體周圍會產生摩擦力,最
終物體仍會停下來。生活中也有不少符合慣性定律情形,例如:
行進中的公車突然煞車,公車上的乘客便會往前傾。
( )⒈「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靜者恆靜;動者恆沿一直線做等速
度運動」這句話是源自於哪一條物理學定律?
○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
4能量守恆定律
( )2.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
1慣性定律又稱為第一運動定律
○
2牛頓在物理學上的貢獻不只發現了萬有引力
○
3行進中的公車突然煞車,公車上的乘客便會往前傾
○
4慣性定律又稱為第二運動定律
( )3. 在現實生活中,物體在沒有外力作用時並不會看到「動者
恆沿一直線做等速度運動」這種情況,只要是因為下列哪
種因素所造成的?
○
1牛頓提出的運動定律根本不符實際
○
2因為物體周圍會產生摩擦力,所以最終物體仍會停下來
○
3因為地球的地心引力太大
○
4因為還有神祕的力量尚未被發現

9
(二)
生活中的摩擦力
美美騎腳踏車從學校放學回家,一進家門她便躺在沙發上大喊:
「吃不消……吃不消啊!」爸爸聽了連忙走過來關心她,美美對
爸爸說:「騎腳踏車很費力,讓我的雙腳痠痛得不得了!爸爸,
我想換個代步的交通工具啦!」。
爸爸跟美美說明:「那是因為輪胎和地面有摩擦力,才會造
成你雙腿用力踩下的動能被耗損了一部分。」
美美一聽就開始抱怨摩擦力怎麼如此惱人,媽媽從廚房出來,正
好聽到美美說的話,便說:「摩擦力雖然會造成一些不便,如鞋
底的磨損、輪胎轉動時的動能耗損等,但如果沒有摩擦力,我們
可能連站都站不穩。開車的人也會因為輪胎打滑而無法前進,衣
服也沒辦法掛在衣架上了,連筷子也夾不住東西……。實際上,
摩擦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雖然偶爾會造
成不便,但我們卻不能沒有它。」
美美聽完媽媽的話後恍然大悟:「原來討厭的摩擦力這麼的重要
啊!看來只能辛苦一點,多費點力踩腳踏車了。不然摩擦力如果
消失了,大家豈不都要撞在一塊了,我寧願忍受腿痠也不願撞傷
啊!」
( )⒈ 輪胎、鞋底的磨損是因為下列哪一種力造成的?
○
1地心引力 ○
2摩擦力
○
3電力 ○
4風力
( )2. 美美的腳為什麼非常痠痛?
○
1蹲在地上太久 ○
2跑步太久
○
3因為輪胎和地面有摩擦力 ○
4因為腳受傷了
( )3. 美美騎哪一種交通工具放學回家?
○
1腳踏車 ○
2滑板車
○
3獨輪車 ○
4三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