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大同國中 七年級 109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34.52 KB
頁數
3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3-26,离现在 4 21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大同國民中學109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歷史科試卷七年 座號: 姓名:
(共兩張試卷)
一、 單一選擇題(每題 2分)
1. 鳳梨鼠薯在臺灣某地的旅遊指南中,看到一張如下圖的
漫畫。指南上說明這是日治時期對日本的主要港口。請問
:鳳梨鼠薯看的應該是下列哪一地方的旅遊指南?
()基隆 ()臺中 ()花蓮 ()安平。
2.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因為受到何種風潮的影響,使得
日本的殖民政策緩和下來?
()自由主義 ()新帝國主義
()民族自決 ()社會主義。
3. 樟腦的用途很多,民間一般使用來驅蟲、除臭,在早期
塑膠較不普及時,樟腦為製作底片的重要原料。請問:
日治時期購買樟腦的管道為何?
(A)在一般商店即可買到
(B)列為禁賣商品,所以無法取得
(C)只能向居住在山區的原住民購買
(D)要經由總督府的專賣局購買。
4. 1901
年新渡戶稻造發表《糖業改良意見書》,從改善甘
蔗品種、建設水利設施、獎勵種蔗,並且主張設置大規
模糖廠。其意見多為總督府所接受,因而推動何項措施
,使糖業成為日治時期臺灣最大的產業?
()鼓勵臺人資本投入現代化的製糖工業
()鼓勵日本資本家來臺設立糖廠
()獎勵種植水稻的農民改種甘蔗
()鼓勵蔗農自由買賣。
5. 哪一項法律,授權臺灣總督可以不經過日本國會同意
,而頒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請問:這個法律為何?
()六三法 ()三一法
()滿清律令 ()臺灣民主國律令。
6. 嚴正浩玩手遊「歷史知識王」時,有一題目:「在日治
時期所設立的機構當中,何者並非首次出現在臺灣?」
請問:他要選擇下列哪一項做為答案才會得分?
()神社 ()臺灣銀行 ()郵局 ()新式糖廠。
7. 日治時期,總督府曾經在臺灣實行過很多的農業改革措
施,而使得農產量大增。請問:臺灣當時稻米產量大增
,大多輸往哪個國家或地區?
()南洋地區 ()中國 ()美國 ()日本。
8. 日治時期,年輕的柚子爺爺時所擔任的職務有下列幾項
工作:鎮壓抗日分子、警戒暴風雨、協助警察搜查犯人
、救護人命等。根據上述,柚子爺爺所擔任的是下列何
種職務?
()保正 ()甲長 ()壯丁團 ()總督。
9. 已故的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先生,年輕時曾被迫把
布袋戲布偶穿上日本服,以日本話做為旁白,木偶則拿
著武士刀在臺上砍來砍去。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為何?
()清廷甲午戰爭失敗 ()民族自決思潮蔓延
()霧社事件抗日失敗 ()總督府推行皇民化運動。
10. ()嘉南大圳;()瑠公圳;()八堡圳;()曹公圳
。上述水圳請依照地理位置,由南向北排列,其順序應
為何者? ()甲乙丙丁 ()乙丙甲丁
() 丙乙丁甲 ()丁甲丙乙。
11. 下列為日本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中,臺灣所發生的重要
事件,若按照先後順序排列,何者正確?()霧社事件
()中日戰爭爆發;()臺灣民主國;()第一次世
界大戰結束
()甲乙丙丁 ()甲乙丁丙
()丙丁甲乙 ()丙丁乙甲。
12. 臺灣史上某一時期的報紙有一則報導:「從三叉河(三
義)到葫蘆墩(豐原)是臺灣縱貫鐵路工程最艱難的一
段,今已完成試行通車,使得南北縱貫鐵路全線通車。
」根據上文,這應是哪一時期的報紙?
()鄭氏時期 ()清帝國時期
()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在臺灣時期。
13. 西元 1898 年後,臺灣陸續開始各項基礎建設的興建與
改革,而日本人為何要大力在臺灣推行現代化的建設?
(A)日本把臺灣人當成本國人看待
(B)日本人強調和平,要造福各地人民
(C)日本失業情況嚴重,將許多失業人口移往臺灣工作
(D)掠奪臺灣的資源,並對外宣示統治臺灣的成果。
14. 孫立芳整理家中舊物時發現一塊鐵牌如下圖,阿祖說這
是日治時期專賣商才有的許可證。請問:孫立芳家在當
時是販售何種物品?
()樟腦 ()鴉片 () ()酒。
15. 下圖為
18961906
年臺灣總督府田賦收入圖。請問:
圖中收入突然大幅提升的原因為下列何者?
()實施土地調查 ()實施理蕃政策
()郵局的普遍設立 ()實施專賣政策。
16. 關於日治時期「保甲制度」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規定十戶為一保,十保為一甲
(B)保甲是日治時期首創的制度
(C)保甲須逮捕罪犯
(D)保甲制度實施連坐法。
(背面有題)
2
17. 在電影「悲情城市」中,有一幕是歡送臺灣青年上戰
場打仗的畫面。能夠讓臺灣人向天皇效忠,為日本賣命
,是因為日本人成功施行哪項政策?
(A)保甲制度 (B)皇民化運動
(C)理蕃政策 (D)警察制度。
18. 承上題,當時的背景,是因發生哪場戰爭?
(A)甲午戰爭 (B)霧社事件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中日戰爭。
19. 日治時期,哪位博士從事稻米品種改良,讓臺灣的米不
只產量提升,成為當時的冠軍米?
()後藤新平 ()磯永吉
()八田與一 ()伊藤博文。
20. 承上題,這位博士在日本戰敗後留在臺灣,他所培育的
新品種稻米改變了臺灣農業發展,最後當他退休返回日
本時,當時還獲頒中華民國榮譽勳章。請問:他培育的
稻米為何?
()蓬萊米 ()在來米 ()池上米 ()越光米。
21. 西元 2018 8月,全臺首座慰安婦銅像在臺南落成,
臺南市慰安婦人權平等促進協會理事長表示:銅像設立
目的並非要製造衝突,而是要正視歷史並喚醒人們重視
人權尊嚴。請問:這些被迫成為慰安婦的犠牲者曾見證
了哪一場戰爭的無情?
(A)清法戰爭 (B)中日戰爭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甲午戰爭。
22. 日本自殖民臺灣之初就了解過往清朝的「理蕃政策」並
不成功,甚至造成很大的反抗,是故在殖民之初並沒有
積極入山,而是選擇先透過調查來了解原住民習性。後
來為了攫取豐富的山林資源,還是決定強力鎮壓原住民
。請問:他們不惜付出代價也要從山區得到的資源有以
下哪些? ()樟腦 ()蔗糖 ()林木 ()鹿皮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23. 郭沁在爺爺的寶盒中發現一張臺灣銀行發行的臺灣銀行
券。根據臺灣史的知識判斷,這張紙幣最早會在下列哪
一時期發行?
()鄭氏時期 ()清帝國時期
()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在臺灣時期。
24. 日治時期,總督府為了配合日本的經濟發展,完成眾多
交通建設。下列何者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總督府的交通
建設?
()購買輪船往來於臺灣、東南亞、中國之間
()開鑿三條聯絡東部的道路
()基隆、高雄兩港的整建
()架設安平到福州的電報線。
25. 日治時期,在臺灣建立「殖民體制」基礎的民政長官為
下列何人?
()莫那魯道 ()八田與一
()磯永吉 ()後藤新平。
26. 承上題,此位民政長官運用生物學原則,先了解臺灣人
的習性,再訂出一套管理辦法,他向日本國內申請成立
專屬組織,使臺灣由日本的「負債」逆轉為「資產」。
請問:此組織為何?
()保甲 ()壯丁團
()舊慣調查 ()匪徒刑罰令。
27. 日治時期,臺灣鐵路支線主要為日資公司在政府支持下
私設的鐵道,後來也營運載客服務,成為重要交通工具
。請問:這些南部鐵道最初主要是發展哪項產業?
(A)樟腦 (B)香蕉 (C)蔗糖 (D)鴉片。
28.日治時期,臺灣主要依靠哪項動力發電?
(A)水力 (B)核能 (C)火力 (D)風力。
29. 日本以南洋為侵略目標,是因為要獲得下列哪些資源?
()軍火、鹿皮 ()茶葉、樟腦
()石油、橡膠 ()稻米、甘蔗。
30. 臺灣的紡織、食品等輕工業有顯著的成長,主要導因於
日治時期哪一政策的影響?
()工業臺灣,農業日本 ()工業日本,農業臺灣
()皇民化運動 ()南進政策。
31. 有四位同學正在討論日治時期的警察制度。
小不點:「他們需要負責思想取締。」
阿蓋:「主要任務是維持治安。」
阿卡:「警察中的青壯年男子合組成壯丁團。」
特莉莎:「負責領導組織救災。」
上列哪一位同學的說法錯誤?
(A)小不點 (B)阿蓋 (C)阿卡 (D)特莉莎。
32. 總督府為八田與一豎立銅像,表揚其貢獻,顯見對水利
工程之重視。請問:對於當時水利工程的敘述,下列何
者正確?
(A)使蘭陽平原的農產品產量大增
(B)水利工程建設之目的,主要是為了提升稻米、甘蔗的
產量
(C)水利工程完成後,可直接為總督府帶來不少發電量
(D)此水利工程,其灌溉水源主要來自石門水庫。
33. 日治時期,小林躋造於
19361940
年擔任臺灣總督期
間,揭示「南進基地化」的治臺方針,對臺灣的社會與
經濟方面造成下列何種影響?
()激起全島武裝反日、獨立的風潮
()建立發電廠,發展軍需工業
()尊重臺人的風俗習慣,以攏絡人心
()使得臺灣由工業社會邁向農業社會。
34. 下圖為吳大志環島旅行中在臉書的貼文,他搭乘的鐵路
支線現在主要是以觀光為主,但其最初修築的目的應為
下列何者?
3
()開發森林資源 ()貨物進出口門戶
()促進南北交通 ()聯絡各城鎮的公路。
35.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因各國掀起獨立運動的風潮,日
本總督改由文官擔任,此時臺灣進入哪一時期?
()皇民化運動時期 ()內地延長主義時期
()殖民地特殊統治時期 ()無方針主義時期。
36. 承上題,此時期標榜著哪種「特徵」,但實際上臺灣人
並未受到此等的待遇?
()皇民化 ()總督專制
()連坐法 ()日臺合一。
37. 西元 1937 年,總督府在臺灣實施推廣「國語家庭」,
得到「國語家庭」的認證可享有一些實質上的優惠。請問
:當時總督府在臺灣實施「國語家庭」的認證,其主要目
的為何?
(A)將臺灣視為無異於日本內地的領土而推廣
(B)希望藉以落實臺語成為臺灣人的生活用語
(C)考量臺灣治安不佳為加強穩定秩序而實施
(D)因應戰爭爆發需強化臺人對日本的愛國心。
二、題組(每題 2分)
一、甲午戰敗,臺灣面臨日本異族的統治,初期臺灣人
多用武力抵抗來回應。
38. 這場由漢人策畫的抗日事件,因為偷襲了噍吧哖警察
派出所,故又稱為「噍吧哖事件」。請問:噍吧哖位
於下圖的何處? (A) (B) (C) (D)丁。
39. 而此場抗日事件的主事者為何人?
(A)余清芳 (B)唐景崧 (C)丘逢甲 (D)劉永福。
40. 在這場抗日事件後,對漢人的有何影響?
(A)漢人武裝運動結束,改以政治社會運動的方式爭取
臺人的權利
(B)漢人的武裝運動從此變本加厲,日人防不勝防
(C)由於日本強勢鎮壓,全臺風聲鶴唳,從此不再有抗
日事件
(D)抗日運動化暗為明,並且亦加入許多原住民的分子
二、寒假時,周永然到臺灣糖業博物館參觀,博物館的
身同時也是臺灣第一家新式製糖廠。製糖工廠舊建築整
為製糖設備實體展示館,提供參觀者了解一座糖廠如何在
甘蔗運送到工廠後,經過壓榨、結晶、分蜜等製成糖的
程。請問:
41. 周永然在博物館中看到一句俗諺:「第一憨,種甘蔗予
會社磅」,說明當時蔗農面對什麼樣的情況?
(A)傻傻的種甘蔗才有錢賺
(B)糖價上升,收購價也會跟著上升
(C)蔗農可以選擇收購價較高的會社出售甘蔗
(D)會社刻意壓低收購價格,使蔗農吃大虧。
42. 因為製糖產業的蓬勃發展,日本總督府興建哪種交通工
具來運輸甘蔗?
(A) 五分車 (B)森林小火車 (C)遊輪 (D)獨木舟。
三、1895
5
25
日,丘逢甲率領臺北士紳一百多人,
以鼓號樂隊為前導,浩浩蕩蕩地恭送「臺灣民主國」的總
統印章與國旗到巡撫衙門。臺灣巡撫接了總統官印、升上
了國旗,眾人忍不住哭泣起來,「臺灣民主國」的成立
禮,就在悲慘的氣氛中結束。請問:
43. 丘逢甲等人之所以有此舉動,是由於清帝國在哪一戰役
中戰敗而割讓臺灣之故?
()英法聯軍之役 ()甲午戰爭
()八國聯軍 ()清法戰爭。
44.此戰爭是由於哪個國家的內亂,而引發中日兩國的衝突
(A)越南 (B)朝鮮 (C)緬甸 (D)臺灣。
45. 丘逢甲等人打算將「臺灣民主國」的總統印章獻給何人
()沈葆楨 ()劉銘傳 ()唐景崧 ()邵友濂。
46. 文中所指的「國旗」為「藍地黃虎旗」,代表心永遠向
著清朝,兩方的關係有如龍兄虎弟般的緊密,而臺灣民主
國的年號亦有這一層意涵。請問:臺灣民主國的年號為何
()永清 ()效清
()服清 ()向清。
四、「在日治時期,有兩位原住民,受到栽培而成為日
警察,被改名為花岡一郎與花岡二郎,但在某一場抗日事
件發生後,兩人留下遺言『花岡兩人,吾等不得不告別
世。蕃人之激憤,蓋因勞役過多方才引發此一事件……
後自殺。而此一事件總督府出動大批軍警鎮壓,在強大武
力的壓制下,使原住民死傷慘重。」
47. 根據兩人的遺言判斷,這場抗日事件發生的原因為何
(A)因為原住民必須要接受日式教育
(B)因為原住民必須要負擔許多勞役
(C)因為原住民不願意被改成日本名
(D)因為原住民被邀請至日本參觀。
48. 請問發動此事件為下列哪一族群?
(A)賽德克族 (B)泰雅族 (C)賽夏族 (D)排灣族。
49. 請問此一事件後,造成下列何種影響?
(A)總督府用更激烈的手段管理原住民
(B)官方加強教化原住民增加其認同感
(C)使原住民決議持續以武裝行動抗日
(D)讓原住民自我管理。
50. 請問:若要將此事件忠於史實的記錄下來,這部記錄
片應到下列何處蒐集資料、拍攝?
()臺北 ()臺南 ()屏東 ()南投。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