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共3頁
高雄市立大樹國民中學 112 學年度第 2學期 地理科 七年級 第三次段考試題卷
年 班 座號 姓名
ㄧ、單選題:第 1~30 題,每題 3分;第 31~35 題(素養題),每題 2分;共 100 分
1. ( )若要促進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空間與時間距離縮短,使關係更加密切,最重要的
因素為何?(A)交通建設 (B)行政改革 (C)工業發展 (D)教育普及。
2. ( )表(一)為四個地方的人口產業結構資料。請問:何者最能代表都市的型態?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 ( )都市範圍不斷擴張,最後與鄰近都市間的界線模糊,連成一體,形成一個高度
發展的區域,這個區域稱為什麼?(A)行政區 (B)都會區 (C)地形區 (D)商業區。
4. ( )臺灣離島眾多,其中哪兩個島嶼因為地理位置特殊,在長期軍事管制下,發展出特殊的戰地風光?
(A)澎湖、琉球 (B)綠島、蘭嶼 (C)龜山島、釣魚臺 (D)金門、馬祖。
5. ( )臺灣國內交通建設相當發達,交通方式也很多元。請問:目前臺灣內部最繁忙的交通運輸方式為何?
(A)海運 (B)陸運 (C)河運 (D)空運。
6. ( )臺灣境缺乏天然礦產資源,需仰賴與他國互通有無,因此,對於國際貿易的依存度很高。臺灣的進出口貿易商
品,大多選擇何種運輸方式來降低運費成本?(A)公路 (B)鐵路 (C)海運 (D)空運
7. ( )交通運輸為聚落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表(二)為四個聚落對外交通往來的狀
況。請問:何者的聚落規模可能最大?
(A)快樂鎮 (B)進步鎮 (C)幸福鎮 (D)樂觀鎮。
8. ( )政府規畫的「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計畫」中,主要為平衡產業與自然環境的發
展。請問:其中西部創新發展軸以何者產業為發展策略重點,因此對於臺灣經濟的
影響最為明顯?(A)觀光產業 (B)鋼鐵產業 (C)家電產業 (D)科技產業。
9. ( )世界都市論壇在臺北市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重要都市代表充分進行交流及討論。下列是某四個都市地區代表的
談話內容,哪一個人所發表的說法有誤?
(A)Amy:像我們都市大部分的人從事農業活動,農藥的使用造成水源及土地汙染
(B)Belle:都市由於就業機會較多,吸引許多人遷居至都市
(C)Cherry:都市內部出現的車輛擁擠,常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
(D)Diana:都市內交通便利,四通八達,要到哪裡去都非常方便
10. ( )博恩和賀龍從高雄到臺北來觀看展覽,兩人各自利用不同交通方式前往。博恩約花了 5個小時到達、賀龍則用了
1.5 小時到達臺北。請問:若無其他因素耽誤行程,這兩人可能分別各是利用何種交通方式?
(A)高速公路、高鐵 (B)高鐵、高速公路 (C)高鐵、河運 (D)空運、高速鐵路。
11. ( )此地區因迎東北季風,因此一年四季降水量較為充足。因為水源充足故此地區早期聚落較分散,請問前述是描
述哪一個平原?(A)彰化平原 (B)嘉南平原 (C)屏東平原 (D)宜蘭平原。
12. ( )根據政府所彙整的調查報告顯示,臺灣東部區域的發展程度較其他地區落後。追究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未包括下
列何者?(A)發展時間 (B)距海遠近 (C)地形阻隔 (D)交通不便。
13. ( )蔡啊嘎是彰化縣田尾鄉的蘭花花農,他想將開發的新品種蘭花運往臺灣各地的便利商店販售,若依據交通的「機
動性」考量,下列哪一項運輸工具最為適當?(A)飛機 (B)輪船 (C)汽車 (D)火車。
14. ( )行政院規劃在 2025 年動工的北宜高鐵,若與已完成的北宜高速公路相比,北宜高鐵具有下列哪項運輸優勢?
(A)機動性較高 (B)運載量較大 (C)適合短程運輸 (D)適應地形變化較佳
15. ( )臺灣近年來完成許多重大的交通建設,如現今已完成環島鐵路系統,但卻未有東西向鐵路
的修築,最主要原因為何?
(A)氣候溫暖 (B)河運便利 (C)地形限制 (D)土壤肥沃。
16. ( )直轄市的擴張容易形成都會帶的分布,和周圍縣市關係愈加密切。請問:圖(一)中的哪一
個地區最有形成都會帶的潛力?(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