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彰化縣埔心國中 110 學年度下學期第一次段考自然科考卷 3年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
一、選擇:
1. 已知電池標示為1.5 V,當2庫侖的電子在電池內部由正
極流向負極時,電子的電能得失情形為何? (A)得到
1.5焦耳的電能 (B)失去1.5焦耳的電能 (C)得到3焦耳
的電能 (D)失去3焦耳的電能。
2. 在外電路(導線)中,一個負電荷從負極到正極共損失 45
焦耳的電能,已知電池兩端電壓為 9伏特,則負電荷帶
多少庫侖的電量? (A)5 (B)9 (C)45 (D)405。
3. 下列電器何者不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 (A)電鍋
(B)電熨斗 (C)電扇 (D)白熾燈泡
4. 下表為甲、乙兩款市售省電燈泡所使用的電壓與電功
率。若兩燈泡正常使用100小時,甲、乙燈泡所消耗的
電能為X甲度、X乙度,則下列關係式何者正確?
(A) X甲=X乙(B) X甲=2X乙(C) X甲=4X乙(D) 2X甲=X乙。
5. 下列電流與時間的關係圖形中,何者代表交流電源?
6. 一盞家用檯燈,連接家中一般的2孔110V插座,本來是
使用40W的鎢絲燈泡,如果換成60W的鎢絲燈泡,亮度
會有何變化?其主要原因為何? (A)亮度不會變,因為
電壓還是110V (B)會變暗,因為燈泡鎢絲的 電阻變大
了 (C)會變亮,因為通過鎢絲的電流變大了 (D)會變亮
,因為通過鎢絲的電壓變大了
7. 電力公司將電力由發電廠輸送至用戶的過程中,為減少
能量損耗,常採用何種方式輸送電力? (A)高電壓、
高電流 (B)高電壓、低電流 (C)低電壓、高電流
(D)低電壓、低電流。
8. 下列有關電器標示的敘述,何者正確? (A)雙孔插座
的電壓為220伏特 (B)三孔插座的電壓為110伏特
(C)若電鍋規格標示為110 V、430 W,表示此電鍋可用
於直流電源 (D)合格的電器須標示其規格。
9. 太陽能板是可以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的設備,埔心國中校
舍屋頂裝設了許多太陽能板,若某日記錄到某一組太陽
能板日照 8小時產生了 2.4 度的電能,則此太陽能板在
這8小時中的平均電功率為多少瓦特?
(A) 300 (B) 200 (C) 5 (D) 0.3 瓦特。
10. 某店家一天中總消耗電功率與時間的關係圖如下。
假設每度電的電費為 4 元,則該店家這一天用電量
的電費約多少元? (A) 500 元 (B) 400 元
(C) 300 元 (D) 200 元。(四捨五入)
11. 電力公司會利用電表來計算用戶所需繳交的電費,試問
電表的計算單位為何?主要記錄何種量值?(A)瓦特,
電能 (B)度,電流 (C)度,電能 (D)瓦特,電流。
12. 家庭電器在電線與插頭的相接處,以及電線與電器的相
接處,常因彎曲或受到不當的拉扯使得銅線斷裂,而形
成何種現象?(A)短路 (B)通路 (C)斷路 (D)電路。
13. 有關無熔絲開關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與保險
絲的功能相同 (B)當無熔絲開關自動跳開時,表示電
路中通過的電流過大 (C)無熔絲開關應和欲保護之電
路並聯 (D)無熔絲開關若跳開後,應先檢查線路上的
電器是否使用過多,超過負載電流。。
14. 若有一延長線,其插頭的安全容量為 25 A,導線的安全
容量為 22 A,插座的安全容量為 20 A,則此延長線應
選用何種安全容量的保險絲,才能有效保護電路與電器
的安全? (A)18 A (B)20 A (C)23 A (D)27 A
15. 電池是一種怎樣的裝置? (A)把電能轉變成化學能的
裝置 (B)把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 (C)轉變電能
為熱能的裝置 (D)轉變熱能為電能的裝置。
16. 用任意兩種不同的金屬電極即可組成伏打電池,其中位
於負極的金屬會具有下列何種性質?
(A)易失去質子 (B)易獲得質子
(C)易失去電子 (D)易獲得電子。
17. 下圖為鋅銅電池的實驗裝置,若將鹽橋移開,則檢流計
的讀數有何改變?
(A)逐漸變大(B)逐漸變小(C)保持不變(D)讀數為零。
18. 承上題,鹽橋中裝的是硝酸鉀溶液。開關接成通路後,
可見檢流計指針偏轉。反應一段時間後,試問下列有關
電池運作時的敘述,何者錯誤? (A)鹽橋中 K+流向銅
片所在的燒杯 (B)鋅片質量漸漸減少,銅片質量漸漸增
加 (C)正極失去電子,負極得到電子 (D)硫酸銅溶液
的顏色變淡。
19. 下列何者不是常見的一次電池? (A)碳鋅電池 (B)
鋅銅電池 (C)鹼性電池 (D)鋰離子電池。
20. 有關常用電池的性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碳鋅電
池中的鋅殼為負極 (B)市售的鉛蓄電池大都可以提供
6V或12V的交流電 (C)鋰離子電池為二次電池 (D)鹼性
電池的電解液含氫氧化鉀。
21. 利用電解法將水(H2O)分解成氫氣(H2)與氧氣(O2),
正確而完整的化學反應式為何? (A)H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