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每 題 2 分 請將答案寫在答案卷的答案格上
1. ( )一般常見的無障礙坡道是屬於何種形式的機械?
(A)滑輪 (B)槓桿 (C)斜面 (D)輪軸。
2. ( )地球內部熱對流上升之處為下列哪一種地形或構
造? (A)中洋脊 (B)海溝 (C)板塊隱沒帶 (D)
陸地上的高山。
3. ( )如附圖所示,將甲、乙兩物體懸掛於一滑輪組而
達靜力平衡,若滑輪及繩的重量皆可忽略不計,
則甲、乙的重量關係為何? (A)甲>乙 (B)甲
<乙 (C)甲=乙 (D)無特定關係。
4. ( )力矩的方向可分為哪兩種? (A)逆時鐘、順時鐘
(B)向上、向下(C)向左、向右 (D)向前、向後。
5. ( )下列何者可用來判斷地質年代? (A)各地層中之
礦物種類 (B)各地層中出現的標準化石 (C)各
地層中所沉積的岩石顆粒大小 (D)各地層中出土
文物的年代早晚。
6. ( )若將下列四個物體由地面移至相同高度的桌上,
則何者所具有的重力位能最大? (A)20 kg
(B)40 kg (C)60 kg (D)80 kg。
7. ( )附圖為某一斷層的示意圖,此為何種斷層? (A)
正斷層 (B)逆斷層 (C)垂直斷層(D)平移斷層。
8. ( )如附圖所示,若要將 80 公斤重的重物由斜面底部
推至頂端,則需要施多少公斤重的力?(不考慮摩
擦力)
(A)20 (B)50 (C)100 (D)400。
9. ( )使用簡單機械可以達到下列何種效果? (A)省
時、省力、省功 (B)只能省時或省力 (C)只能
省力或省功 (D)只能省時或省功。
10. ( )若使用某輪軸可以 25 公斤重的力舉起 100 公斤重
的重物,則輪軸半徑比為何? (A)4:1 (B)1:
4 (C)16:1 (D)1:16。
11. ( )花 東縱谷是哪兩塊板塊的交界處? (A)歐亞板
塊、太平洋板塊 (B)印澳板塊、菲律賓海板塊
(C)歐亞板塊、菲律賓海板塊 (D)菲律賓海板
塊、太平洋板塊。
12. ( )地震發生的地點即為能量釋放的地點,一般定義
為何?(A)震央 (B)震源 (C)震頭 (D)震點。
13. ( )臺灣地區高聳連綿的山脈主要分布於下列何處?
(A)西南部平原地區 (B)北部火成岩區 (C)中央
山脈 (D)南部珊瑚礁石灰岩區。
14. ( )液化石油氣是由原油經過分餾的過程再萃取出來
的燃料,試問其應屬於下列何種能源? (A)人造
能源 (B)加工能源(C)初級能源 (D)次級能源。
15. ( )甲 .火力發電;乙.水力發電;丙.核能發電;丁.風
力發電;戊.地熱發電;己.生質能發電。上述何
者是利用再生能源來發電? (A)乙丁戊己 (B)
丙丁戊 (C)甲乙己 (D)甲丁己。
16. ( )下列何者是將植物體的殘渣或動物的排泄物,經
發酵作用產生沼氣,再經由燃燒過程產生熱能的
發電方式? (A)火力發電 (B)水力發電 (C)核
能發電 (D)生質能發電。
17. ( )掃地用的掃把,其槓桿原理的利用為何? (A)省
時省力(B)費時費力(C)省時費力 (D)省力費時。
18. ( )沉積岩堆積時,原來是呈現下列何種狀態? (A)
近乎垂直狀態 (B) 近乎水平狀態 (C)由左上往
右下傾斜 (D)波浪狀起伏。
19. ( )若於附圖的 A點處掛一個 150 公斤重的物體,則
需於 B點處向下施力多少公斤重才可達平衡?(摩
擦力忽略不計)(A)50 (B)75 (C)100 (D)150。
20. ( )下列何者可以證實臺灣島正在抬升? (A)臺灣處
處有溫泉 (B)墾丁的珊瑚礁岩 (C)地震非常頻
繁 (D)金瓜石出產金礦。
21. ( )地球內部的分層構造中,何者主要是由鐵和鎳金
屬所構成? (A)地殼 (B)地函 (C)地核 (D)
岩石圈。
22. ( )地球的歷史很長,科學家依據不同的方法,將地
球的歷史畫分成許多時段,試問下列何者不是所
畫分出的地質時代? (A)古生代 (B)新生代
(C)中生代 (D)新世代。
23. ( )下列何種能源可以重複使用? (A)核能 (B)液
化石油氣 (C)天然氣 (D)水力。
24. ( )附圖為兩力
F
1、
F
2對O點產生的力矩方向,則下
列何者正確? (A)
F
1為逆時鐘,
F
2為順時鐘
(B)
F
1為順時鐘,
F
2為逆時鐘 (C)
F
1、
F
2均為逆時
鐘 (D)
F
1、
F
2均為順時鐘。
25. ( )蕾蕾由一樓搬運三個各重5公斤重的箱子到五樓,
他分三次搬運,分別費時 3、5、2分鐘,試問哪
一次蕾蕾對箱子所作的功最多? (A)第一次 (B)
第二次 (C)第三次 (D)三次皆一樣多。
26. ( )關於「板塊」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甲.陸地和
海洋都是在獨立的不同板塊上;乙.同一板塊上可
能同時有海洋和陸地;丙.板塊交界大多位於海溝
或中洋脊處,而非海陸交界;丁.板塊的形狀與大
小是不會改變的。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27. ( )「板塊構造學說」無法解釋下列何種現象? (A)
地震的原因 (B)中洋脊的形成 (C)土石流的形
成 (D)火山的爆發。
28. ( )關於臺灣地理環境形成與岩層分布的敘述,下列
何者錯誤? (A)臺灣本島的沉積岩、火成岩、變
質岩的分布並不平均 (B)有些岩石因板塊運動而
變質,故臺灣東部有大理岩 (C)欲參觀玄武岩形
成的熔岩臺地,應該前往澎湖群島 (D)墾丁國家
公園的珊瑚骨骼堆積形成珊瑚礁石灰岩,為受地
殼抬升所形成的變質岩。
29. ( )如附圖所示,斯華使用扳手將鬆掉的螺絲鎖緊。
斯華施力大小為 20 公斤重,力臂的長度為 20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