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市立民族實驗國民中學108學年度第一學期 九年級 理化科 第二學季段考考卷 範圍:第三~四章
1
※試卷有正反面 4 頁,共 40 題,每題 2.5 分滿分 100 分。
1. ( )如右圖的電路中,K
1
、K
2
、
K
3
為開關,A、B、C為燈泡,
E為電源,欲使A、B、C同時
發亮,須按?[4-5]
(A)K
1
、K
2
、K
3
(B)K
1
、K
2
(C)K
2
、K
3
(D)K
1
、K
3
。
2.( )如圖中各燈泡和電池均相同,則有關流經
甲、乙、丙、丁、戊五個燈泡的電流大小關係之
敘述,下列何者正確?[4-5]
(A)甲=乙 (B)甲=丁
(C)乙>丁 (D)乙=戊。
3.( )
一電池和三個相同的燈泡與伏特計連接成一電
路,如圖,當接頭S接在乙點
時,伏特計讀數為1.5伏特,
若接頭S移至甲點時,伏特計
讀數為多少伏特?[4-3]
(A)0 (B)0.5 (C)1 (D)1.5 伏特。
4.( )有關功與功率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3-1]
(A)物體上拋,重力對物體作負功
(B)物體在粗糙面上運動,摩擦力對物體不作功
(C)施力於物體,該力必對物體作功
(D)抱著箱子沿水平道路向前走,走得愈快功率愈
大。
5.( )下列何者施力作功為零?[3-1]
(A)球在草地上滾動不久後停止,摩擦力之作功
(B)單擺擺動時繩子的拉力對單擺之作功
(C)推一桌子繞操場一圈
(D)手提重物上樓梯。
6.( )欲使質量 5 公斤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以
10m/秒作等速度運動移動 20 公尺,則
合力作功為多少 J(焦耳)?[3-2]
(A)250J (B)100J (C)0J (D)-40J。
7.( )右圖的甲、乙、丙、丁四力大小
相等,請問哪一個力產生的力
矩最大?[3-4]
(A)甲 (B)乙 (C)丙 (D)丁
8.( )右圖的蹺蹺板重不計,左臂
長a=1m,右臂長 b=2m,
試求支架支撐力多少公斤
重?[3-4]
(A)15 (B)18 (C)20 (D)24 公斤重。
9.( )在某一水平面上以 25 牛頓之水平力,作用於質量
5 公斤的靜止物體上,4秒後此物體的速度為
12m/s,請問此物之合力作功為?[3-2]
(A)1000 (B)600 (C)360 (D)240 焦耳(J)。
10.( )如右圖,欲將10公斤之物體,
沿著長5公尺與3公尺兩光滑斜
面等速推高2公尺?[3-3]
(A)作功比5:3 (B)作功比3:5
(C)施力比3:5 (D)施力比1:1。
11.( )小白將一小鋼珠放在光滑的
半圓形碗壁,使小鋼珠自碗
口 A 點沿箭號方向自由下
滑,若光滑無摩擦力 ,試問
在那一點位能與動能相等?
(A)E (B)D (C)C (D)B 點。
12 ( )運動中的物體在粗糙平面上,經過一段距離後漸
漸停止下來,物體所減少的動能和摩擦力所作的
功有何關係?[3-2]
(A)功>減少的動能
(B)功<減少的動能
(C)功=減少的動能
(D)無法比較
13.( )右圖為 200 公克物體落下的速度與
時間關係圖,請問在 3 秒後,物體
的動能為多少焦耳?[3-3]
(縱座標單位為 m/s;橫座標單位為秒)
(A)9 (B)18 (C)90 (D)1800 焦耳。

第 2 頁
14.( )能源對我們的生活相當重要,舉凡食衣住行皆需
使用到能源,請問下列對於能源的敘述,何者錯
誤? (A)若能量互相轉換時有產生熱能,因為
熱能會散失,故其總能量將無法維持不變 (B)
煤、石油、天然氣屬於非再生能源 (C)水力、
風力和太陽能屬於再生能源 (D)焦耳利用重鎚
下降使水溫上升的實驗,發現熱是一種能量
[3-3]
15.( )一物體質量 1 公斤置於粗糙的水平面上,若持續
施以 30 牛頓的水平定力作用,位移 10 公尺隨即
停止施力,物體在水平面上再滑行 5 公尺就停
止,則物體和水平面間之摩擦力為若干牛頓?
(A)25 (B)20 (C)15 (D)10 牛頓。
16.( )如右圖的光滑斜面上置
A、B 兩滑車,吊於定滑
輪兩邊成平衡,若 A 車的
重量為 600gw,則 B 車的
重量為若干?[3-5]
(A)1080 (B)720 (C)480 (D)400 gw。
17.( )如右圖,煜清利用定滑輪,施一
力F 將重量為 M 的物體,以等速
度提升 h 的高度,若不計任何摩
擦阻力,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3-5]
(A)施力所作的功等於物體增加的重力位能
(B)使用定滑輪無法改變施力的方向
(C)改用半徑愈大的定滑輪,則可愈省力
(D)定滑輪為省力的機械。
18.( )一裝設於電路中的毫安培計,指針偏轉情形及導
線連接的端子,如右
圖所示,則此電路上
的電流大小為何?
[4-2]
(A)300 (B)30 (C)0.3 (D)0.03 安培。
19.( )如右圖,三支同質量的蠟燭平衡
的擱在以甲為支撐點的木棒
上,棒上蠟燭點燃的速率相
同,在燃燒一段時間後,木
棒會?[3-4]
(A)仍平衡 (B)向右傾
(C)向左傾 (D)已知不足,無法判斷。
20.( )三燈泡連成一電路如右圖,若
其中只有一燈泡損壞,欲檢驗
出是否燈泡Ⅲ損壞,可用一條
導線的兩端與哪兩點連接。
甲:a、b 乙:b、c 丙:c、d 丁: a、c [4-5]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21.( )將均勻電阻線長度為 L 一條切為兩段後再並
聯,欲使其總電阻最小,應如何切法?[4-4]
(A)L/2,L/2 (B)L/3,2L/3
(C)L/4,3L/4 (D)L/100,99L/100。
22.(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重量皆為 5kgw 的甲、乙兩
木塊,當兩者分別受到垂直與水平方向的 1N 拉
力作用時,兩木塊仍維持靜止狀態,則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3-3]
(A)兩拉力對甲、乙木塊均有作功
(B)重力對甲木塊有作功
(C)兩拉力對木塊皆不作功
(D)甲的重力位能變大,乙的重力位能不變。
23.( )下圖中之各燈泡的電阻均相等,當 K 打開時,安
培計的讀數為 6 安培,則
接下 K 後,安培計的讀數
為若干安培?[4-2]
(A)24 (B)12 (C)11 (D)8 安培。
24.( )右圖光滑機械中的細桿與滑輪
重不計,欲提升物體 2 公分;
至少須施力多少 kgw?
(A)5 (B)10
(C)20 (D)30 公斤重。

臺北市立民族實驗國民中學108學年度第一學期 九年級 理化科 第二學季段考考卷 範圍:第三~四章
3
25.( )下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帶
電金屬球位於正方形的四角,且
帶電量均相等,如果甲可以自由
運動,則甲將往下列那一個方向
運動?[4-1]
(A)→ (B)← (C)↖ (D)↘ 。
26.( )下圖為感應起電的方法,其順序應為:[4-1]
甲 乙 丙 丁 戊
(A)乙戊甲丁丙 (B)乙戊丁甲丙
(C)乙丁甲戊丙 (D)乙丙戊丁甲。
27.( )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物品都是簡單機械的應用,
幫助我們能更方便的完成許多事情,下列對於各種
物品應用的原理描述,何者錯誤?[3-5]
(A)喇叭鎖是輪軸的應用,可以省力
(B)寶特瓶蓋是螺旋的應用,可以省力
(C)釘書機是槓桿的應用,可以省力
(D)斜面搬運距離較長,無法省力或省時。
28.( )相同大小的A和B兩銅球,A帶18庫侖的正電荷,B
帶36庫侖的負電荷,接觸後再分開,若接觸前後
距離不變,則接觸前A、B間的靜電力是接觸後的
幾倍?
(A)16 (B)8 (C)4 (D)2 倍。[4-1]
29.( )一電路如右圖所示,電路中
X 處的電荷移動狀況應為下
列何者?[4-2]
(A)正電荷不移動,負電荷向右移動
(B)正電荷向左移動,負電荷向右移動
(C)正電荷不移動,負電荷向左移動
(D)正電荷向右移動,負電荷向左移動。
30.( )右表所列為一歐
姆式導體兩端施以不
同電壓時,流經導體
的電流大小,依歐姆
定律可知表中 X、Y 的
數值為何?[4-4]
(A)X=8;Y=4 (B)X=16;Y=4
(C)X=16;Y=5 (D)X=2.5;Y=8
31.( )以毛皮摩擦塑膠尺,可使塑膠尺帶負電,下
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4-1]
(A)塑膠尺上的質子應較摩擦前多
(B)毛皮上會有和塑膠尺上相同電量大小的正電
(C)摩擦後的毛皮和塑膠尺間會有相斥的情形
(D)改以毛布料摩擦塑膠尺就不會有起電效果。
32.( )兩燈泡以並聯方式連接成右圖
的電路,則流經電池的電流大小
為何?[4-4]
(A)12 (B)9 (C)6 (D)3 安培
33.( )小白做歐姆定律實驗,發
現甲、乙兩條不同材質的
金屬線,其電壓及電流的
關係如右圖,試問若將兩
條金屬線串聯後,再測量
其電壓與電流關係,關係線應落在右圖中的哪
一區?(橫座標為電流 I)[4-4]
(A)Ⅲ區 (B)Ⅱ區 (C)Ⅰ區
(D)與甲金屬線圖形重合
34.( )右圖中的滑輪摩擦力不計,
A、B 分別為 2kgw 與 3kgw。
將圖甲的 B 放手後,B 下
降、A 上升的結果如圖乙、
丙試問甲、乙、丙三種狀能
中,系統的動能與位能之力學
能總和以何者最大?[3-5]
(A)甲 (B)乙 (C)丙 (D)皆相同。
導體兩端
電壓(V)
流經導體的
電流大小(A)
8 2
X 4
20 Y

第 4 頁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 35.~37.題
某日,海森在課堂上聽見老師說道:「凡事付諸行動
之前,必須『權衡』輕重與得失,以免後悔莫及。」海森
不解,何謂「權衡」?
「權衡」一詞出自於「桿秤」,桿秤是一種早期秤重
的器具,是根據槓桿原理所製成。桿秤主要是由秤桿與秤
錘(或稱秤鉈)組成,而秤錘的正式名稱便叫做「權」。
用桿秤秤物時,一隻手提著固定支點上的鐵環(秤鈕),
並且在秤鉤(或秤盤)上
吊掛待秤的物體,而另一
隻手左右移動秤錘至秤桿
兩邊平衡為止,此時秤錘
所在位置的刻度就是物體的重量。
由於秤錘的位置並不固定,端視所秤物體的輕重而移
動秤錘的位置,因此古人就以此比喻凡事在行動前,應仔
細考量利害得失,稱為「權衡」。[3-5]
35.( )下列對於桿秤的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A)桿秤是一種簡單機械
(B)秤錘距離秤鈕愈遠,表示物體愈輕
(C)當秤桿兩邊平衡表示順、逆時針力矩相等
(D)桿秤是槓桿原理的應用
36.( )海森豁然開朗,於是自製如
圖所示的桿秤,若不計桿秤
重量,當秤盤不置放任何物
體時,質量500g的秤錘移至
刻度為零的O點時,桿秤恰好
可呈維持平衡狀態,則秤盤質量為多少?
(A)150 (B)200 (C)250 (D400 g
37.( )海森為了在刻度為零的
O點右方,訂出質量1kg
的刻度A點,於是將一個
質量1kg的物體置放於
秤盤上,並右移秤錘至
平衡位置訂出A點,則
為多少公分?
(A)10 (B)8 (C)6 (D)4 cm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38.~40.題
驗電器是一種探測物體是否帶電
或所帶電性的儀器,右圖為其構造示
意圖。海森想以感應起電方式使驗電
器帶電,於是以帶負電的塑膠棒靠近
不帶電驗電器頂端,使驗電器頂端與
箔片產生不同電性的電荷分布,兩個
箔片由於所帶電荷的電性相同,會互相排斥而分開;這時
驗電器仍然不帶電,只是電荷重新分布。當海森用手指接
觸驗電器頂端,則離塑膠棒較遠的箔片部分恢復不帶電而
閉垂;再把手指移開時,驗電器便會帶有電荷。最後,把
帶電物體移開,兩個箔片也不會重新閉合。[4-1]
38.( )下列為感應起電實驗的過程,請問哪些錯誤?
(甲)將帶負電的塑膠棒靠近時,驗電器頂端有
正電荷分布 (乙)此時用手輕觸驗電器頂
端,電子會經由手指進入驗電器 (丙)移開手
指,驗電器上正電荷數量多於負電荷數量
(丁)完成感應起電後,驗電器會帶負電。
(A)甲乙 (B)甲乙丁 (C)乙丁 (D)乙丙
39.( )若以帶正電的玻璃棒靠近上述帶電的驗電器,
則其下方兩箔片分開的角度應有何變化?
(A)角度不變 (B)角度增加
(C)角度減小 (D)完全閉合
40.( )若先移走塑膠棒,再以手指輕觸驗電器頂端,
最後驗電器所帶電性為何?
(A)電中性 (B)帶正電
(C)帶負電 (D)以上均有可能
~預祝各位同學假期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