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崇林國中 九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18.29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2-12,离现在 5 32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新北市立崇林國中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自然科九年級試題
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座號:___
選擇題:(每題2.5分,共100 )
1.運動中的物體在粗糙平面上,經過一段距離後漸漸停止下
來,物體所減少的動能和摩擦力所做的功有何關係?
()功>減少的動能 ()功<減少的動能
()功=減少的動能 ()無法比較。
2.下圖所示,大仁以輕繩繫一球,手執另一端,使球在水平
面上做等速率圓周運動,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繩子
拉球的力,提供了球所需的向心力 (B)球在水平面上做等加
速度運動 (C)繩子拉球的力,其反作用力為球拉繩子的力
(D)若手釋放繩子,則球沿切線方向甩出去。
3.觀察一垂直落下且質量為
m
之雨滴,觀察期間內,雨滴因
空氣阻力而維持等速,若落下距離為
h
時,則下列何者錯
誤? (A)重力未對雨滴作功 (B)雨滴的動能無變化 (C)
雨滴的重力位能減少了
mgh
(D)雨滴的重力位能與動能之
總和不守恆,是因為空氣阻力將能量變為熱能。
4.將一小球鉛直上拋,令其到達最高點後又落下至原處,若
忽略空氣阻力的作用,則關於小球的運動情形,下列敘述何
者錯誤?(A)在最高點時,動能為零 (B)上升和下降的過程
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C)上升時重力位能增加;
重力作正功 (D)下降時加速度方向向下;動能增加。
5.下列總共有哪些過程的作功為零?甲.手提「水果籃」站
立不動;乙.單擺擺繩的拉力對擺錘所作之功;丙.物體做圓
周運動時,向心力對物體所做的功;丁.手提 10 公斤重的
行李靜候汽車,手提之力對行李所作的功。 (A)甲乙 (B)
(C)甲乙丁 (D)甲乙丙丁。
6.以彈簧秤沿著不同斜角光滑斜面A、B、C,把相同的小
車等速而緩慢地由地面拉到桌面上,若斜面 A最陡、B次
之、C最平緩,則 (A)沿斜面A作功最多 (B)沿斜面B作
功最多 (C)沿斜面C作功最多 (D)沿A、B、C各斜面作
功一樣多。
7.60 公分的球棒平放在地上。若自細端提起時,至少需
10 牛頓的力。改由粗端提起時,至少需 30 牛頓的力,則球
棒的重心位置在距粗端多少公分處?(重心可代表整根球棒
的重量集中處) (A)15 (B)20 (C)25 (D)30
8.一個質量為 2公斤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同時受到甲、乙
、丙三力作用,如附圖所示,甲力水平向左 10 牛頓,乙力
鉛直向下 3牛頓,丙力水平向右。三力作用期間,物體水平
向左移動 4公尺,合力對此物體共作功 24 焦耳,則丙力的
大小為多少牛頓? (A)2 (B)4 (C)6 (D)8
9.甲、乙兩人用棍子合扛 60 公斤重的重物,重物掛在正中
間,棍子長 4公尺(棍子重量不計),如果甲扛著棍子最前
端,且最多可扛 20 公斤重,則乙應在距最後端幾公尺處扛
著棍子,方能使棍子保持水平平衡? (A)0.5 (B)1
(C)1.5 (D)2
10.某人施 5牛頓的力推動 2公斤的物體,在一粗糙水平面
上等速前進了 10 公尺,再沿同路線將物體等速推回,則此
人共作功多少焦耳?(
g
9.8 m/s2) (A)0 (B)50
(C)100 (D)392
11. 如下圖,一根以 A點為轉軸的木棒,分別受到 F1
10gwF220gwF330gw 三個力,已知
AB
20cm
BC
30cm
CD
40cm。請問三力的合力矩大小為多少?
()
300 gw-cm ()
700 gw-cm
()
1100 gw-cm ()
1600 gw-cm
12.射箭選手以手拉弓射箭,當選手施力 100 牛頓拉滿弓,
箭離弦之前總共移動 10 公分,若箭受到弓的力量為均勻
的,且不計摩擦阻力,測出箭射出的瞬間速率為 20m/s,由
上述可知箭的質量為多少公克? (A)200 (B)100 (C)50
(D)20
13.下列有關槓桿原理及其應用的敘述,何者正確? ()
點在抗力點與施力點之間的槓桿一定費力 ()抗力點在支
點與施力點之間的槓桿一定省力 (C)施力點在支點與抗力點
之間的槓桿一定省力 ()支點不論在任何位置的槓桿裝置
,均可達到省力的目的。
14.如下圖,甲、乙為均勻材質木板上的兩點,丙為水平地
面上的一點,阿福將貨物置於甲點,使其沿斜面自由滑下。
由於摩擦力的作用,該貨物最後停止於丙點。當此貨物在水
平地面上由乙到丙之間滑動時,下列能量變化情形何者正
確?
(A)貨物動能增加,重力位能減少 (B)貨物動能增加,重力
位能不變 (C)貨物動能減少,重力位能減少 (D)貨物動能
減少,重力位能不變。
15.煤和石油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關於兩者特性
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都是非再生能源 (B)煤屬於
初級能源,石油屬於次級能源 (C)都是古代生物的遺骸經
化學作用轉化而來 (D)都可以供作燃料。
16.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結合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後可以解
釋天體運行。關於萬有引力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同是圍繞地球運行的人造衛星與月球,兩者受到地球的萬有
2
引力相同 (B) 若將人造衛星移至距離地表 3R 處,則地球
對人造衛星的萬有引力將變為 1/9F(C)因為質量大小的差
異,所以地球對太陽的萬有引力小於太陽對地球的萬有引力
(D)兩物體間的萬有引力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17.如附圖所示,有一顆球分別以甲(鉛直向上)、乙(
)、丙(鉛直向下)三種不同的方式,由同一高度、相同速
率拋出,若不計空氣阻力,則球落地時,重力對球所作的
功,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甲=丙>乙
18.電器行中的抽水馬達有 1000 瓦特、800 瓦特、500
特三種規格。關於此三種馬達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馬達瓦特數越大,所作的功必定越多 (B)將相同體積的
水抽至相同高度,1000 瓦特馬達所需的電能較其他兩者少
(C)將相同體積的水抽至相同高度,1000 瓦特馬達所需的時
間較其他兩者少 (D)相同時間內,將 100 公升的水抽到高
處,則 500 瓦特馬達所抽的高度最高。
19.君翔揮棒將棒球打擊出去,若他給予 150 公克的棒球
100 焦耳的動能,且過程中有 75%的能量轉換為位能,則棒
球的最大飛行高度為多少公尺?(重力加速度=10 m/s2)
(A)25 (B)50 (C)75 (D)100
20.甲與乙兩人欲分別將質量 50 公斤的重物自地面移至同一
高度。甲沿光滑斜面施力推動重物,乙利用定滑輪使重物垂
直上升,重物均等速移動如下圖所示,假設定滑輪與繩子均
無摩擦力,則下列關於施力與作功情形敘述何者正確?
(A)甲較省力,甲作功較乙小 (B)甲較省力,甲作功與乙相
(C)甲、乙一樣費力,甲作功較乙小 (D)甲、乙一樣費
力,甲作功與乙相等。
21.如下圖所示,一輛靜止的小車由 A處滑下到達 D處,假
設過程中無摩擦力存在,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小車在各處所具有的重力位能大小順序為 ABCD
(B)小車在各處所具有的動能大小順序為 DBCA (C)
小車在各處所具有的重力位能與動能的和均相等 (D)小車
A處時,只有重力位能,而其動能為零。
22.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施力於物體時,此作用力不
一定對物體作功 (B)物體往上拋,重力對物體作負功(C)
力要大於物體重量,才能推動此物體 (D)運動時用手舉起
啞鈴,是手對啞鈴作功,增加其重力位能。
23.關於圓周運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轉動越快,
所需向心力越大 (B) 圓周運動為等加速度運動 (C)是一種
等速度運動 (D)是一運動方向固定的運動。
24.如附圖所示,甲、乙兩物體以細繩連接,跨過粗糙斜面
上之定滑輪(不計繩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力)。已知甲質量為
12 公斤、乙質量為 8公斤,且無外力時,乙物體將等速下
降至地面,試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g
9.8 m/s2) (A)
甲位能增加,乙位能減少 (B)乙減少位能為 8×9.8×10 焦耳
(C)甲與斜面間的摩擦力大小等於乙的重量 (D)乙的重量對
甲作的功與摩擦力對甲作的功總和不為零。
25. 打者使用球棒以正確的姿勢將球擊出安打,在此過程
中,球棒屬於省力或是費力的工具?施力點、支點與抗力
點,何者在中間? (A)費力;施力點在中間 (B)費力;支點
在中間 (C)省力;支點在中間 (C)省力;抗力點在中間。
26.關於固體地球的分層,由外向內依序為何? (A)地核、
地函、地殼 (B)地殼、地函、地核 (C)地函、地核、地殼
(D)地殼、地核、地函。
27.地球內部的分層構造中,何者主要是由鐵和鎳金屬所構
成? (A)地殼 (B)地函 (C)地核 (D)岩石圈。
28.假設要在陸地上鑽一口井直到軟流圈,則 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 (A)往下挖 10 公里就可見到軟流圈 (B)往下挖穿
岩石圈就可見到軟流圈 (C) 往下挖穿地殼就可見到軟流圈
(D)要挖到地核才可見到軟流圈。
29.大陸漂移學說無法解釋下列哪一個問題? (A)大陸漂移
的動力來源來自何處 (B)南極大陸發現煤層的原因 (C)
球的陸地可以拼合成一塊完整的大陸 (D)地表化石和山脈
分布。
30.中洋脊湧出之岩漿冷卻凝固後會形成何種岩石? (A)
安山岩 (B)花岡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31.「海底擴張學說」認為海洋地殼會往兩側移動,而實際
上海洋地殼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張,試問古老的海洋地殼會由
何處沒入地函? (A)海溝 (B)中洋脊 (C)海陸交界處
(D)國與國交界處。
32.大陸地殼與海洋地殼的板塊交界處容易產生海溝地形的
主要因素為何? (A)海洋地殼較厚 (B)大陸地殼較厚
(C)海洋地殼的板塊會向下隱沒到地函內 (D)陸地地殼的板
塊會向下隱沒到地函內。
33.褶皺地形和下列何者的成因最為相似? (A) 裂谷 (B)
大理岩 (C)玄武岩 (D)中洋脊。
34.附圖為地層剖面分析圖,圖中甲、乙兩處為何種地質構
造? (A)甲為正斷層、乙為向斜 (B)甲為正斷層、乙為背
(C)甲為逆斷層、乙為向斜 (D)甲為逆斷層、乙為背
斜。
3
35.「西元 2004 12 26 日,印尼蘇門達臘發生大地震,
震央在印度洋孟加拉灣附近,芮氏規模 9.0 級,震源深度
30 公里,造成上萬人死亡」。關於上述報導中,哪個地震
用語的用法有有誤? (A)震央 (B)地震規模 (C)震源深
(D)發生時間。
36.附圖為某地區之地質垂直剖面示意圖,已知較晚發生的
地質作用會影響較早發生的地質作用,則依據附圖所示,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斷層的發生較岩脈的侵入晚 (B)
岩的沉積較斷層的發生晚 (C)砂岩的沉積較岩脈的侵入晚
(D)侵蝕面甲的形成較岩脈的侵入晚。
37.附圖為甲、乙、丙三岩層的關係圖,若乙岩層向丙岩層
移動,則甲、乙之間與乙、丙之間依序會發生什麼斷層?
(A)皆為正斷層 (B)皆為逆斷層 (C) 逆斷層、正斷層
(D) 正斷層、逆斷層。
38.某社區大學要在暑假安排臺灣地景之旅,行程依序要對
「火山→盆地→沖積平原→臺地」進行地形考察,下列各路
線何者最為適宜? (A) 高雄→臺中→恆春→臺北 (B)
湖→臺北→花蓮→宜蘭 (C)臺東→花蓮→宜蘭→林口 (D)
大屯火山→臺中→嘉義→恆春。
39.附圖為臺灣地區的板塊構造示意圖,關於此圖的敘述,
下列何者正確? (A)甲為歐亞板塊 (B)乙為菲律賓海板塊
(C)X 處為乙板塊隱沒到甲板塊下方 (D)Y 處為張裂性板塊
交界。
40.下列有關火山爆發的敘述,何者正確? (A)火山爆發是
由於地表的搬運與堆積作用所激發 (B)若海底火山爆發,
岩漿會直接冷卻形成沉積岩 (C)火山爆發是造成地表地勢
高低地伏的原因之一 (D)火山爆發大多是由地震所引發的
地表活動現象。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