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灣國中 九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854.36 KB
頁數
4
作者
shirley lee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0-04,离现在 2 2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頁,共 4
高雄市立大灣國中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三年級自然科試題
一、單選題(每題 2.5 ) 將答案以 2B 鉛筆畫在電腦答案卡
1
( )
右圖為牛頓運動定律實驗的結果。 M1M2M3為三個物體的質量,
利用此圖可判斷三個物體質量大小的關係為何? (A)M2M1M3
(B) M1M3M2 (C)M1M2M3 (D)M3M2M1
2
( )
當物體做等速度運動時,其受力情形如何? (A)受到固定大小的力作用 (B)一定沒有受到力的作
(C)至少受到一個力的作用 (D)若有受力作用,所有外力的合力為零
3
( )
將打點計時器的頻率固定,以不同的速度拉動甲、乙、丙、丁紙
(A)
加速度大小大於乙 (B)紙帶乙的平均速度大小大於甲 (C)
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D)紙帶丁的速度愈來愈慢
4
( )
鐵球體積為 10 cm3,質量為 90 g。木球體積為 10 cm3,質量為 9 g。兩者同時自八樓 40 m 處自由
落下,若不考慮空氣阻力,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鐵球質量較大,先掉落到地面 (B)不考慮
空氣阻力,木球落下過程的加速度約為 9.8 cm/s2 (C)鐵球與木球同時掉落到地面 (D)鐵球掉落到
地面的時間約花費 4 秒。
5
( )
婷婷騎車在筆直的道路上向東行駛,其速度 ( v ) 與時間 ( t ) 的關係如右
圖。 則下列哪一段時間,婷婷的平均加速度方向向西?
(A)t010 (B)t1020 (C)t1530 (D)t2030
6
( )
如下圖,一物體做直線運動,自 A點向右移動到 B點,再由 B點折返移動到 C點,則總位移及
總路徑長分別為多少? (A)總位移 3 cm,總路徑長 9 cm   (B)總位移-3 cm,總路徑長 9 cm
(C)總位移 3 cm,總路徑長 15 cm (D)總位移-3 cm,總路徑長 15 cm
7
( )
物體受外力作用而移動,關於物體的加速度,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加速度的方向一定與速度
的方向相同 (B)速度為零,加速度必為零 (C)加速度的方向與所受外力方向相同 (D)加速度的方
向與運動方向相同
8
( )
沉積岩中的礫岩、砂岩、頁岩,它們的主要差異為何? (A)岩石的礦物組成不同 (B)組成岩石的
沉積物顆粒大小不同 (C)岩石的形成時間長短不同 (D)顏色的深淺不同
9
( )
花岡岩是建築上常見的石材,主要組成的礦物為石英、長石、雲母。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在花崗岩上滴入稀鹽酸後會產生二氧化碳氣泡 (B)石英為製造玻璃的原料 (C)金門、馬祖盛
產花岡岩 (D)花岡岩為岩漿位於地表以下,因散熱不易,使礦物有足夠時間結晶,而形成結晶
顆粒較大的火成岩
10
( )
超抽地下水會導致許多災情發生,試問下列何者不是因為超抽地下水所引起的? (A)地層下陷
(B)海水面下降 (C)地下水面下降 (D)淡水鹹化
11
( )
關於河流侵蝕、搬運與沉積作用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速愈快,侵蝕、搬運的能力也愈
(B)沖積扇常出現於山腳下河流流速變慢之處 (C)河流在下游的侵蝕作用造成河流長度增加
(D)在中、下游地區,河流侵蝕常形成寬廣的河道
Created by trial version of DocuFreezer
2頁,共 4
12
( )
美美將一個網球鉛直往上拋,若不計空氣阻力影響,球經 8秒後落回原處,試問此球上升到最大
高度時,速度為多少 ms (A)0 (B)9.8 (C)78.4 (D)39.2
13
( )
某河川中游有一座水庫,已知此河川最後流入海洋,則下列何者會直接影響此河川源頭至此水
庫間的暫時侵蝕基準面? (A)此河川某處的沖積扇面積逐年增 (B)此河川形成的三角洲面積逐
年增加 (C)此河川的上游再興建完成第二座水庫 (D)此河川出海口位置改變流入不同海域
14
( )
下列何者不是搬運作用的現象? (A)屏東的漂流木隨海水漂流到小琉球 (B)冰島的火山灰隨風飄
送到歐洲各地 (C)太魯閣的大理岩碎塊被河水帶至花蓮海邊 (D)綠島的火成岩隨板塊聚合漸漸往
臺東靠近。
15
( )
疫情指揮中心透過各大媒體,向國人宣導要勤洗手、戴口罩保健康。婷婷貫徹防疫新生活,她
在洗完手之後只要甩甩手,就能將手上的水滴甩掉。這是利用水滴運動時的哪一種特性?
(A)離心力特性 (B)慣性 (C)延展性 (D)附著性
16
( )
AB兩車運動的(x)-時間(t)關係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 (A)A 車比 B車先出發 (B)t0時,B車在 A車前方
(C)t2時,B車和 A車的速率相等 (D)0t1期間,B車的速
A車小,在 t1B車的速率才大於 A車。
17
( )
右圖是甲、乙、丙、丁四個物體的速度(v)-時間(t)關係圖,若四者在同
一南北向的直線上運動且規定向北為正,則何者出發時的方向為向南?
(A) (B) (C) (D)丁。
18
( )
當岩石受到壓力、溫度、海水等因素影響,會逐漸破裂,而海浪長期在破裂的裂隙中反覆作
用,使裂隙加大,會形成一塊塊形狀像豆腐的岩石,稱為「豆腐岩」。根據上述資訊,「豆腐
岩」的形成原因應以哪兩種地質作用為主? (A)風化作用與沉積作用 (B)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
(C)侵蝕作用與沉積作用 (D)搬運作用與沉積作用
19
( )
某一物體的質量為 5公斤,由靜止開始受一外力的作用,使其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方作等加速
度運動。若在 5秒時的速度為 20 公尺/秒,則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為多少牛頓? (A)0 (B)5 (C)20
(D)25
20
( )
一物體在水平面上作直線運動,在時間 t15 s 之前,物體所受合力大小為 F1,方向向東;時間
t15 s 之後,物體所受合力大小為 F2,方向向西。下列何者最可能為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係
圖?
21
( )
為確保不因超抽地下水導致周邊環境惡化,必須選出合適地點設置水井,下列何者較適合列
入初步規畫的地點? (A)高鐵軌道旁 (B)沿海地區 (C)地層嚴重下陷區 (D)地下水面高的
河川中上游地區
22
( )
各類岩石透過地質作用變成另一種岩石的過程,稱為岩石循環,依岩石分類與循環的概念,下
列何者錯誤? (A)岩漿噴發至地表快速冷卻後形成的岩石是火成岩 (B)變質岩無法再經變質作
用形成另一種變質 (C)變質岩被風化侵蝕後的碎屑物經膠結成岩作用會形成沉積岩 (D)沉積
岩隱沒至地底熔融成岩漿再冷卻形成火成岩
23
( )
下列何者不屬於風化作用? (A)河水沖刷河道岩石 (B)岩石因植物根部成長而撐破 (C)岩縫因水
的狀態變化而日漸變大 (D)岩山的礦物因氧化作用而分解
24
( )
下列是從河流上游至下游所撿拾到的河床沉積情形示意圖,何者所受的搬運過程時間最短?
(A) (B) (C) (D)
3頁,共 4
25
( )
地表的外貌會受到風化、侵蝕、搬運和沉積等作用而改變,下列何者屬於沉積作用? ()在低
溫環境下的岩石,因為水的熱脹冷縮而崩裂;()岩石在地震時掉落河谷,途中撞擊到其他岩石
而碎裂;()岩石碎屑在河流中不停碰撞,逐漸磨去稜角;()岩石碎屑在河流進入平原後,流
速減緩而逐漸堆積。 (A) (B) (C) (D)
26
( )
經過 89 8月高屏大橋斷裂,造成重大災害後,全臺開始對各地的橋梁進行健檢。這些橋墩裸
() ()
()河流堆積速度增快 ()河流向下侵蝕能力增強
27
( )
一輛汽車行駛於筆直的道路上,在 t0 s 時開始由靜止出發,t10 s 時汽車的速度大小為
20 m/s,已知汽車在 t10~20 s 期間所受合力為 0,則 t = 15 s 時,汽車的速度大小應為多少?
(A)10 m/s (B)15 m/s (C)20 m/s (D)30 m/s
28
( )
甲、乙兩個質量同為 1kg 的木塊靜置於水平桌面上,兩木塊分別受
水平外力作直線運動,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係如右圖所示。若 t
25 s 時,甲、乙兩木塊所受的合力分別為 FF,則 FF應為
下列何者? (A) 11 (B) 21 (C) 4 : 1 (D) 74
29
( )
如圖所示,小南做滑車實驗,滑車及每個砝碼的質量皆相同,OA
100 公分,BC
80 公分(不計摩擦力),砝碼由靜止釋放,拉
動滑車一起移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懸掛砝碼著地後,滑
不再有加速度 (B)懸掛砝碼著地後,滑車立即停止 (C)從滑車
取下一個砝碼,懸掛砝碼數不變,拉力相同,滑車加速度不
(D)在滑車上多加上一個砝碼,懸掛砝碼數不變,拉力相同,滑車
加速度不變
二、題組題(每題 2.5 )
已知甲乙丙三輛汽車運動的位置與時間狀態如下表,已知甲車向東運動且向東為正,回答第
30~31 題:
時間(秒)
0
1
2
3
4
甲車位置(m)
5
10
15
20
25
乙車位置(m)
10
0
10
20
30
丙車位置(m)
30
20
10
0
10
30
( )
甲乙丙三車在移動過程中,其相遇狀況,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丙兩車在 t2秒時相遇
(B)乙丙兩車在位置 x = 10 m 時相遇 (C)甲乙兩車在 t = 2 秒時相遇 (D)三車不曾相遇
31
( )
根據甲乙丙三車的運動狀態,試判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車在 t3秒後開始落後乙車
(B)乙車跟丙車的平均速度大小皆為 10 m/s (C)甲乙丙三車皆做等加速度運動 (D)在初始三秒內
的位移大小 S S S
大雄對臺灣岩石的分布很感興趣,在查詢相關資料與整理裝備後,他利用暑假期間與同學結
伴,依照資料按圖索驥展開地質考察。以下是他們考察報告的部分內容,請回答第 3234 題:
32
( )
大雄發現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步道砌石常取當地盛產的淺灰色的岩石而成,內含深色細長礦
物,這些岩石應屬於哪一種岩石? (A)安山岩 (B)石灰岩 (C)板岩 (D)頁岩
33
( )
大雄接著來到屏東墾丁,觸目可見珊瑚礁地形,還看到了鐘乳石的洞穴,請問此珊瑚礁形成了
哪一種岩石? (A)大理岩 (B)石灰岩 (C)安山岩 (D)砂岩。
34
( )
大雄最後花蓮姑巒溪,看到蜿蜒彎曲的河道,發現河道內側累積很多大小不等的岩石,
因此推測此處河流的侵蝕與沉積速率的關係為何? (A)侵蝕速率>沉積速率 (B)侵蝕速率<
沉積速率 (C)兩者相等 (D)無法判斷。
4頁,共 4
某科學園區裡的科技大廠,正在討論如何獲取
更多水源來面對要提升產能,所需面臨的冷卻
用水的問題。在園區周遭附近之地層剖面示意
如右圖。請回答第 35~36 問題:
35
( )
1號井有井水,3號井沒有井水,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為地下水位面,B層為含水層
(B)甲為地下水位面,A層為含水層 (C)為地下水位面,B層為不透水層 (D)乙為地下水位
面,C層為不透水層。
36
( )
若該地區連續一週下大雨,雨水會滲入地底,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地下水面會上升,3
井可能會有井水 (B)地下水面會上升,2號井可能會有井水 (C)地下水面會上升,4號井可能會
有井水 (D)地下水面會下降,4號井可能會有井水。
37
38
( )
( )
在不考慮空氣阻力的條件下,姍姍將四不同物體運動情形
的速度(v)與時間(t)關係繪製如右圖,其中 A為垂直上拋。請
回答第 3738 題:
甲、乙、丙何者為物體由高處自由落下的運動情形? (A)
(B) (C) (D)甲、乙、丙皆是。
下列關四物體運動狀態的敘述何者正確? (A) t0 時,
A物體在其運動過程中的最高點 (B)乙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最
(C) t0 時,甲和乙的位移大小相等 (D)甲、乙、丙三者
從同一位置出發。
可可將質量 2公斤的物體靜置於一光滑(摩擦
)的水平面上,。今施力 10 牛頓的水平定力
作用 2秒後停止施力,如右圖()所示。運
動過程的速度(v)與時間(t)關係如右圖()
示。請回答第 3940 題:
() ()
39
( )
在停止施力後,物體仍繼續運動,這是由於何種作用的緣故? (A)慣性 (B))摩擦力 (C)反作
用力 (D)萬有引力
40
( )
物體開始啟動後 5秒內,物體移動的距離為多少 m (A)20 (B)40 (C)80 (D)) 360
~ 試題結束 ~
Created by trial version of DocuFreezer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