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頁,共5頁
10. 西元 4世紀末,有位羅馬帝國皇帝陸續發布一系列命令,內容包括:「禁止古羅馬傳統宗教的獻祭儀
式,拆除羅馬元老院中的勝利女神的祭壇,將古羅馬宗教聖日改為工作日,關閉所有羅馬神廟,處罰
援助異教者,最後甚至視古代奧運會為異教祭典而將之取消;另外制定極其嚴苛的刑法,如繼續異教
崇拜者,其罪等同於謀反和瀆神一般的死罪。」請問,這位羅馬皇帝為何人?(A)狄奧多西(B)君士坦
丁(C)查士丁尼(D)屋大維。
11. 《天方夜譚》又稱為《一千零一夜》,是有名的故事集,其中收錄有「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阿
拉丁神燈」、「辛巴達歷險記」等。相傳《一千零一夜》名稱的由來與古代西亞某國王有關,國王為
報復妻子的不貞,每日娶一少女,隔天早晨就殺掉;最後,負責此事的大臣之女自願嫁給國王,婚禮
後每夜都講述精彩的故事,國王因愛聽故事而不忍殺她;最後講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國王終於被感
動,與她白首偕老。請問:這部故事集收錄的內容可反映出哪一宗教的社會?(A)伊斯蘭教(B)基督教
(C)佛教(D)猶太教。
12. 拜占庭帝國衰亡後,學者為躲避戰禍西遷,對歐洲歷史產生了何種影響?(A)使原本分裂的基督教勢
力度團結(B)希臘正教的勢力深入西歐(C)帶動了義大利興起一股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化的風氣(D)歐洲
的政治、社會因遠離戰亂再度出現大一統的帝國。
13. 歷史上有一位國王因為想另娶他人,卻因為元配為西班牙公主,羅馬教會害怕得罪西班牙,遲遲不肯
同意國王原本的婚姻無效,最後國王憤而脫離羅馬教會另立教派。請問:有關這個教派的敘述,下列
何者正確?(A)由英王亨利七世所創(B)此教派隨著馬偕傳入臺灣(C)此教派屬於新教,因此在教義上與
羅馬公教有極大的不同(D)為政教合一的體制。
14. 基督教是歐洲文明的重要元素,現今歐洲大部分的國家在宗教信仰上仍深
受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影響,但回顧歷史發展,仍可發現有部分歐洲地區也
留下了有關伊斯蘭文化的遺蹟;請問,若想參訪歐洲的伊斯蘭文化遺蹟,
可以前往右圖中的哪些地區?(A)甲己(B)丙戊(C)乙庚(D)甲戊。
15. 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網羅學者有系統地將西方典籍翻譯成阿拉伯
文,被稱為百年翻譯運動。除了保存在首都圖書館以外,也將複本推廣到帝國各處,使阿拉伯帝國首
都成為當時學術的中心。請問:這場翻譯運動對日後歐洲造成哪一影響?(A)造紙術的西傳(B)文藝復
興的出現(C)十字軍戰爭的爆發(D)拜占庭帝國的衰亡。
16. 右方的畫作所描繪的內容為 13 世紀阿拉伯學者在圖書館的圖像;請依據畫
作描繪的年代判斷,右圖中的學者最可能從事以下的哪些活動?(甲)翻譯古
羅馬典籍(乙)討論天文學(丙)誦讀舊約聖經(丁)翻譯幾何原本(戊)研究解剖
學 (A)甲乙丙(B)乙丙丁戊(C)甲乙丁戊(D)乙丁戊。
17. 小茹在研究藝術史的時候發現,在 15 世紀之前找不到留存至今的肖像畫,
畫作主題都是《聖經》故事,但在 15 世紀中期以後,開始出現肖像畫主
題,到 16 世紀肖像畫已變成常見題材。請問:此種轉變和下列何者最有關聯?(A)人文主義的影響
(B)宗教戰爭時的破壞(C)伊斯蘭勢力的擴張(D)日耳曼人改信基督教。
18. 「明代後期,不少耶穌會的傳教士來到中國,為了與中國士人建立關係以順利傳教,他們介紹了許多
當時西方知識作為傳教手段,也因此開拓了中國士人的視野。」請問,當時這些傳教士自歐洲來華的
主要背景為何?(A)為了與不斷擴張的伊斯蘭勢力對抗,擴張傳教據點(B)歐洲國家為拓展東亞貿易,
利用宗教力量建立據點(C)面對新教的挑戰,為重塑威望而推動改革,並積極傳教(D)受科學革命影
響,主動傳播科技。
19. 西元 1145 年,法國教士聖伯納(St. Bernard)為激勵士氣,針對當時局勢發表了一篇演說,部分內
容如下:「……真理的寶座已被異說占據了……聽我說話的人們,穿上你們那刺不透的盔甲……戰勝
那些異教徒,洗清你們的罪孽,奪回聖地將是你們懺悔的獎賞。」演說中所提「異說」應是指哪一種
宗教?(A)祆教(B)伊斯蘭教(C)佛教(D)印度教。
20. 大赦指的是天主信徒在領受聖事後,雖然罪過已獲得赦免,但仍然會受制於罪過遺留下的思想或行
為,被稱為「暫罰」,這時候必須透過教會頒布大赦,給信徒分施基督及歷代聖人的功勞寶藏,使自
身的暫罰得以在神前獲得免除。各時代對於如何抵銷暫罰各有不同的詮釋,中世紀後期,教會為籌措
資金,開始販售大赦證明書(由羊皮紙製成的「紀念證書」),至此大赦淪為教會的斂財工具。請
問:上述事件造成下列何者的發生?(A)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與東正教(B)教宗要求十字軍出征(C)開始
宗教改革(D)教會禁止教徒直接閱讀《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