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1. 下列關於法治社會與人治社會的敘述,有幾項是敘述是正
確的?
甲、人治社會制定法律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人民
乙、人治社會的政府作為沒有客觀性但保有一定標準
丙、法治社會的國家機關必須依法行政並遵守法律規定
丁、法治社會以法律限制國家權力行使範圍不得逾越權限
(A)1 項 (B)2 項 (C)3 項 (D)4 項
2. 在法治社會當中,法律的產生通常是經由誰來制定?
(A)全體國民 (B)行政院長 (C)總統 (D)人民選出代表
3. 在法治社會裡,政府的行為要受到法律的限制,最主要的
目的何在?
(A)防止人民動亂 (B)保障人民權利
(C)鞏固國家權力 (D)實現萬能政府
4. 法治社會中藉由法律規範可以達到下列幾項功能?
甲、保障人民的權利
乙、規範人們內心想法
丙、維護社會秩序
丁、促進社會進步
戊、實現主權在民
(A)2 項 (B)3 項 (C)4 項 (D)5 項
5.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這句話代表什麼意義?
(A)憲法是法律的最高規範
(B)憲法是由人民制定的
(C)憲法只規定保障人民的權利
(D)憲法是國家元首制定的
6. 請依法律位階觀念,下列法律效力由低排到高,何者正
確?
甲、役男出境管理辦法
乙、國民教育法
丙、中華民國增修條文
(A)丙乙甲 (B)乙甲丙
(C)甲乙丙 (D)丙甲乙
7. 透過法律位階制度,最可達到下列哪項敘述?
(A)國家維持社會秩序的方式
(B)此為主權在民的展現
(C)落實保障人民的權利
(D)憲法只能原則性描述,具體由法律制定
8. 公民課本提到憲法乃人民權利的保障書,也是萬法之母,
故憲法為國家所有法律之根源。請問下列何者為該法所具
備的特性之一?
(A)固定性 (B)最高性 (C)原則性 (D)穩定性。
9. 下列何者與《徵兵規則》位階是相同的?
(甲)《憲法》
(乙)《役男出境處理辦法》
(丙)《國民教育法》
(丁)《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
(A)甲乙 (B)甲丁 (C)乙丁 (C)丙丁
10. 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制定出用以補充並落實法律的相
關規定,此法律為下列何種類型?
(A)通則 (B)憲法 (C)法律 (D)命令
11. 關於憲法、法律、命令產生機關與制定程序,下列敘述何
者最為正確?
(A)命令是各行政機關基於自身工作需求,直接制定就可
(B)憲法與法律修改皆為立法院提案,公民複決
(C)狹義的法律制定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公布
(D)憲法制定乃立法院制定,公民複決
12. 近年來,為了解決空汙問題,政府積極制定《空氣污染防
制法》及《廢棄物清理法》等相關法規,最主要是為了保
障人民的何種權利?
(A)財產權 (B)工作權 (C)人身自由權 (D)環境權
13. 生活中許多事都涉及行政法的規範,下列配對完全正確的
有幾項?
甲、有所得時就要繳稅:《所得稅》
乙、教育從小扎根 4歲開始接受幼教:《社會教育法》
丙、勞工繳納所得稅:《勞動基準法》
丁、18 歲首投族投下公投票:《公民投票法》
(A)1 項 (B)2 項 (C)3 項 (D)4 項
14. 為讓政府執法時能順利運作,也不侵害人民權利,因而產
生行政法。請問,下列對「行政法」的描述,何者錯誤?
(A)規範國家立法權的運作
(B)透過行政法落實人民權益保障
(C)政府遵守行政法規定 ,可避免政府濫權,侵害人民權利
(D)人民有遵守行政法的義務,如有違法,應承擔行政責任
15. 關於「行政法」的內涵,下列何者說法正確?
(A)是一部獨立法典,規範國家行政權如何運作
(B)藉由憲法之補充,使其規範的內容須具體化
(C)明定政府行政行為必須依據的法規,以免濫權
(D)只規範人民的行為,政府機關另有政府組織法遵循
16. 國家要推動各項福利政策,必須要有足夠的財源,而國家
最重要的收入源自於租稅。國家欲向人民增收新的稅種,
必須符合下列哪項條件?
(A)總統的指示 (B)公投的通過
(C)稅法的授權 (D)行政機關的決策
17. 「依法行政」是指國家的行政行為如果涉及影響人民的權
利義務,必須有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作為依據,以避免政
府濫權侵害人民的權益。下列何種行政行為須有法律的明
確依據才可為之?
(A)政府針對民眾不願施打新冠肺炎疫苗部分開說明會
(B)警察勸導疑似遭到詐騙的民眾不要受騙上當
(C)酒駕開車被警察開罰單
(D)縣市首長到災害現場勘查災情
18. 勞動基準法修法規定勞工一例一休後,勞動基準法施行細
則也跟著修法,規定除非有法律依據,不得使勞工連續工
作逾 6日。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行政院勞動部是勞動基準法之立法機關
(B)勞動基準法是為了保障政府對工作權的管制
(C)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為推行政策方便,必要時可牴觸勞
動基準法
(D)勞動基準法實屬於行政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