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埔心國中 八年級 110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47.36 KB
頁數
2
作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2-28,离现在 3 30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埔心國中 110學年度上學期 3段考 自然與生活科技 姓名:
一、 選擇:每 2.5 (總分直接四捨五入)
請將答案寫在背面的答案格上
1. 家中的冷氣通常都安裝在高處的原因為何?
(A)為使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產生對流,使
室內溫度下降 (B)為使熱空氣下降冷空氣下降
產生對流,使室內溫度下降 (C)為使熱空氣上
冷空氣上升產生對流使室內溫度下降 (D)
為使熱空氣下降冷空氣上升產生對流使室內
溫度下降。
2. 1大氣壓 25℃下,下列何者為液態非金屬元
素? (A) (B) (C) (D) 溴。
3.
235
92
U表示此原子中有多少個質子?多少個中
子? (A)92 個質子;235 個中子 (B)235 個質
子;92 個中子 (C)92 個質子143 個中子 (D)92
個中子;143 個質子。
4. 基於安全理由,下列哪種金屬保存時不能接觸到
水? (A) Mg (B)Ag (C) Al (D) Na
5. 一般而言,物質在哪一種狀態下,其組成粒子
間的排列最緊密整齊且位置不能任意移動
(A)固態 (B)液態 (C)氣態 (D)氣液共存態。
6. 一般而言,物體傳導熱能的速率大小關係,下
列何者正確? (A)銅>塑膠 (B)保麗龍>玻璃
(C)木頭>不鏽鋼 (D)布>鐵。
7. 有關拉塞福提出的原子模型,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A)電子附著在原子核的表面 (B)原子核
帶正電 (C)中子環繞在原子核的外圍 (D)質子
移動的範圍即為原子的大小。
8. 阿達使用手機看影片,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
手機裝置電池的部位熱熱燙燙的請問阿達用手
碰觸手機感覺熱熱燙燙的其熱的傳播是採
何種方式,而熱量的流動又是如何流動?
(A)對流方式,熱量由手機至手指 (B)輻射方
熱量由手指至手機 (C)傳導方式熱量由
機至手指 (D)輻射方式,熱量由手機至手指。
9. 液態非金屬元素的中文名稱,其部首為何?
(A) (B) (C) (D) 水。
10. 某元素能與室溫的水反應產生氫氣,並由於反
應過程放出大量的熱,而使氫氣起火燃燒且反
應後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劑由無色變為粉紅
色。依照上述推測,此元素可能為何? (A)
(B) (C) (D)鉀。
11. 、熱水混合實驗, 40 公克、80℃的熱水與
60 公克30℃的冷水混合最後水溫達幾度 C
(A)40 (B)50 (C)60 (D)70
12. 小美總共吃進熱量 390 大卡的食物,請問這些
熱量可以使多少公斤的水從 0℃上升至 50℃?
(A)3.1 (B)3.85 (C)6.2 (D)7.8
13. 治治和平平分別堆了純白的雪人與骯髒的雪
在有陽光照射時一般情形下何者熔化速率
將較快? (A)純白的雪人 (B)骯髒的雪人 (C)
兩者一樣快 (D)不一定。
14. AB兩相同試管中裝入等量的水於不同位
置加熱並測量水溫的變化,如附圖則哪一溫度
計的讀數上升較快? (A) (B) (C)兩溫
度計讀數上升速率相同 (D)無法判斷。
15. 有甲、乙、丙三個物體,當甲和乙接觸時,熱
量由乙流向甲當乙和丙接觸時熱量由丙流向
乙,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若將甲和丙接
則熱量必由丙流向甲 (B)甲物體的溫度一定
比丙物體高 (C)甲物體的比熱一定比丙物體小
(D)甲物體所含的熱量一定比丙物體少。
16. .湯姆森發現電子.道耳頓提出原子說.
拉塞福提出原子模型;丁.質子被發現;戊.中子
被發現。關於以上原子結構相關的發現跟理論,
依其提出的先後順序排列為何?(A)甲乙丙丁戊
(B)甲乙丁丙戊(C)乙甲丙丁戊(D)乙甲丁丙戊。
17. 下列哪一物質不是3個原子組成一個分子?
(A)氫氣 (B)臭氧 (C)二氧化碳 (D)水。
18. 某生以燒杯盛水在發熱量均勻的火爐上加熱
測得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係如附圖所示則加熱
多少分鐘後水開始沸騰? (A)10 (B)20
(C)25 (D)30
19. 以相同熱源加熱相同質量的甲、乙、丙三種固
體物質可得如附圖的關係圖則固態狀態下比
熱最小的物質為何? (A) (B) (C)
(D)三者的比熱皆相同。
20. 下列為四種常見物質的組成原子與化學式,試
問何者錯誤 (A)1 分子的氫氣含有 2個氫原
子,其化學式為 H2 (B)1 分子的氦氣有 1個氦
原子,其化學式為 He (C)2 分子的二氧化硫含
2個硫原子與 4個氧原子,其化學式為 S2O4
(D)2 分子的氯化氫含有 2個氯原子與 2個氫原
子,其化學式為 HCl
21. 附圖為水三態變化時的粒子示意圖,則下列敘
述何者正確? (A)在狀態甲時,其體積和形狀
不隨容器改變 (B)狀態乙是水蒸氣 (C)蒸發是
由狀態丙轉變成狀態乙的現象 (D)由狀態甲轉
變成狀態丙時,需放出熱量。
2
22. 已知酒精的沸點為 78.5、熔點為-114,試
問酒精在下列哪一個溫度下會有蒸發現象?甲.
120℃;乙.0℃;丙.50℃;丁.100 (A)僅甲
(B)僅乙丙 (C)僅甲乙丙 (D)甲乙丙丁。
23. 200 公克、10℃的某固體,在一個每分鐘提
90 卡的熱源上加熱,其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
係圖,如附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假
設熱量無散失) (A)此物體的熔點為 40 (B)
此物體的沸點為 60 (C)從一剛開始加熱到完
全熔化需 3600 (D)此物體液態時的比熱為
0.54 cal/(g‧℃)
24. 將等質量且初溫皆為 100℃的四種金屬分別投
100 毫升20℃的水中已知四種金屬的比熱
如表則當達熱平衡時水溫最低者為投入哪一
種金屬的水? (A) (B) (C) (D)鐵。
金屬
比熱
(cal/g°C)
0.056
0.093
0.2173
0.113
25. 若水銀溫度計在冰點(0℃)和沸點(100℃)
時,水銀柱高度相差 25 公分,則 40℃時水銀柱
高度和冰點刻度的差距為何? (A)4公分 (B)5
公分 (C)10 公分 (D)15 公分。
26. 有關鹼金屬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燃燒
後的產物,溶在水中會使石蕊試紙變紅色 (B)
在地殼中含量相當豐富,為所有元素之冠 (C)
1族的所有元素皆為鹼金屬 (D)投入水中,
將產生劇烈的化學變化。
27. 水的溫度由 0℃上升至 30℃,體積的變化,下
列何者正確?(A)體積逐漸增加 (B)體積逐漸減
(C)體積先逐漸減少至最低點然後再逐漸增加
(D)體積先逐漸增加至最高點然後再逐漸減少。
28. 有關原子結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原子
核內的中子數必須與核外的電子數相等原子才會
保持電中性 (B)質子與電子的總質量大約等於原
子的總質量 (C)原子核帶正電 (D)原子核內的
中子數必須與質子數相等原子才會保持電中性。
29. 有關元素與週期表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週期表中的縱行稱為族 (B)週期表中的橫列稱為
週期 (C) 週期表中許多元素的性質具有週期性
與規律性的變化(D) 同週期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
30. 下列哪一種變化過程中,會釋放出能量?(A)冰熔
(B)木炭燃燒 (C)酒精蒸發(D)植物行光合作用
31. .無法分解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新物質.能導
導熱且富延性及展性下列何種物質兼具上
述甲乙兩種特性?(A)(B)石墨(C) (D)黃銅
32. 有關金屬元素的通性下列哪一項敘述錯誤 (A)
常溫常壓下,都以固態存在 (B)大部分具有延性
及展性 (C)大部分具有銀灰色的金屬光澤 (D)
皆為電與熱的良導體。
33. 下列有關鹼金屬的敘述何者錯誤 (A)週期表
上第 1族的金屬元素稱為鹼金屬 (B)鈉、鎂屬於
鹼金屬 (C)鹼金屬容易和氧反應 (D)鹼金屬與
水作用後,水溶液呈鹼性。
34. 沙漠日夜溫差大,這是因為下列何項原因? (A)
地表覆蓋的沙子為固體不易引起空氣的熱對流(B)
沙漠地區面積廣大,熱能不易傳導(C)地表覆蓋的
沙子比熱較小(D)沙漠地區都是緯度較高的地區。
35.
加熱
100
公克的水,使水溫由
25
℃升高至
95
℃,
需多少卡熱量?
(A)4000(B)5000(C)6000(D)7000
36. 附圖為保溫瓶的剖面圖與各部位構造,有關保溫
瓶的功能與熱傳播原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真空夾層可防止熱的傳導與對流(B)內壁鍍銀
是防止熱輻射的方法(C)絕熱材質的瓶蓋可使熱不
易因傳導而散失(D)保溫瓶不適合保存冰水。
37. 下列有關元素週期表的敘述,何者正確? (A)
18 族元素是最早被發現的一族 (B) 18 族元素
於常溫下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 (C)鎂、鈣屬
於第 1族元素 (D)鈉、鉀屬於第 2族元素。
38. A
B
兩物質質量相等,吸收相同熱量時,升高
的溫度比是
4
3
,若
B
物質為水
A
物質的比
熱為
多少卡∕(公克.℃)? (A)0.5 (B)0.75
(C)0.85 (D)1
39. 下列各粒子的質量小到大的順序為何? (A)
電子、原子、質子 (B) 電子、質子、原子 (C)
質子、電子、原子 (D)原子、電子、質子。
40. 甲物質在定壓下有固定的沸點,加熱後會產生固
體產物,並釋出氣體,則甲物質屬於下列何者?
(A)元素 (B)混合物 (C)化合物(D)以上皆可能。
二、 答案格(請將答案寫在答案格)
姓名:
1
3
5
6
8
10
11
13
15
16
18
20
21
23
25
26
28
30
31
33
35
36
38
4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