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背面尚有試題】
7. ( )中國於西元 2000 年提出「西部大開發」政策,目的是藉由資源共享,縮小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下列有關
此政策的敘述,何者錯誤?
(A) 西部地區主要優勢為天然資源豐富
(B)「青藏鐵路」建設十分困難,主因是氣候嚴寒、凍土廣布
(C)「西氣東輸」是指內蒙古盛產天然氣,供應長江三角洲所需
(D)「南水北調」是將長江流域的水引至黃河流域。
8. ( )隨著資訊交通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地的電子商務紛紛崛起,形成不容忽視的市場。
如美國的亞馬孫(Amazon)和中國的淘寶,已對傳統商業活動造成嚴重威脅。(圖三)
為中國和美國不同年度的電子商務消費量變遷圖。請問:圖中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在
短短 10 年間有了極大幅度的成長,這和下列何項建設的普及關係最大?
(A)鐵路 (B)網路 (C)高鐵 (D)公路。
9. (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中貿易大戰時,呼籲美國人購買國貨以避開報復性關稅,但卻被
許多學者反駁:「就服裝、紡織品和其他低附加價值產品而言,其他國家不像中國那樣
適合生產,主因是中國擁有產能、物流和勞動力的優勢,短時間內不可能超越。」中
國製造的服裝、紡織品已遍及全世界,主要原因是中國具有何項發展優勢?
(A)廣大的消費市場 (B)充足的水電動能 (C)大量的廉價勞力 (D)豐富的礦產原料。
10. ( )中國推出「一帶一路」發展策略,藉由陸運和海運往來世界各大洲,奠定其經濟地位。該計畫中的海上路線,
由中國沿海航行至南亞國家,若考慮到盛行風向有助於航行,則下列哪一個時間出海航行最為適合?
(A)春節 (B)清明節 (C)端午節 (D)中秋節。
11. (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該國三十多年來的糧食作物栽種面積出現明顯變化,如(圖四)所示。請問
:造成圖中變化的主要原因可能為何?
(A)一胎化政策造成出生率下降 (B)經濟發展導致市場需求改變
(C)氣候變遷造成優良耕地沙漠化 (D)畜牧業放牧面積擴張。
12. ( )(圖五)為中國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例變化圖,以及中國三級產業產值比例變化圖。下列關於兩圖的說明,何者
敘述正確?
(A)工業就業人口歷年來均在各級產業之上,其產值比例居中
(B)西元 2015 年時第三級產業就業人口與其產值比例為各級產業之冠
(C)西元 2015 年時第二級產業就業人口與產值比例均最低
(D)第一級產業就業人口與其產值比例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