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北興國中 八年級 112 上學期 社會領域 地理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09.91 KB
頁數
4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0-31,离现在 1 36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嘉義市立北興國中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地理科2第一次段考
一、單題 (每題 2分,共 52 分)
1. ( ) 人口的多寡受到環境負載力的影響,下列
國四個城市的氣候圖中,何處的人口分布可能
相對較為密集?
()
()
()
()
2. ( ) 中國各地區的自然環境條件不同,影響當
的環境負載力高低。如內陸人口稀疏地區,多
以何種產業活動為主? ()農業 ()漁業
()商業 ()業。
3. ( ) 明清時期,漢人遠渡重洋到東南亞、臺灣
墾,並將漢人的生活習俗、飲食習慣帶到當地
。上述現象稱為下列何者?()化衝突
()文化擴散()人口遷移()口移動。
4. ( ) 中國政府在
1979
年實施人口一胎化政策後,
造成下列哪一顯著的人口變化,長久下來已影
響中國的人口結構? ()自然增加率上升
()社會增加率上升 ()自然增加率下降
()社會增加率下降。
5. ( ) 中國南部地區常可見到騎樓或高腳屋,形
當地的聚落特色。這種建築分布和該地區何種
氣候現象的關係最大?()年均溫 ()
雨潮溼 ()向多變 ()日照較長。
6. ( ) 附圖為中國傳統的農業活動型態,這個景
最常見於下列哪一個地勢階梯?()高階地形
()中階地形()低階地形()沿海離島區。
7. ( ) 中國主要的河川受到水氣來源及地形起伏
影響,多呈現下列哪一種流動方向 ()
向西流 ()西向東流 ()南向北流
()北向南流。
8. ( ) 中國的疆域面積廣大,自然資源相當豐富
請問:中國境內哪兩種第一級產業活動大致以
年降水量
500
mm
為分界線? ()漁業、牧
()漁業、農業 ()農業、林業
()農業、牧業
9. ( ) 青藏高原的面積達
250
萬平方公里,約為
國面積的
14,平均高度
4,500
公尺,有世界
「第三極」之稱。請問:其成因和哪一個板塊
擠壓有關? ()太平洋板塊 ()菲律賓海
板塊 ()北美板塊 ()歐亞板塊。
10. ( ) 中國的人口分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各
分布較不均勻,其中人口主要居住在附圖中何
處為主?() () () ()丁。
11. ( ) 中國農業耕地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其分
狀況大致呈現下列何種狀態?
()
()
()
()
12. ( ) 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因此中國各地的氣
普遍高溫炎熱。住在中國的阿民暑假時若想找
一個地方避暑,則下列哪一種地形區最適合?
()
()
()
()
13. ( ) 在中國第
7
次全國人口普查後公布的統計數
據顯示,2020
年淨流入人口最多的城市在深
圳,高達
1,179
萬人,是目前很有發展潛力的
城市之一。由上述判斷,深圳具備哪一項拉力
吸引人口移入?()醫療建設落後()科技產
業興盛()生活空間擁擠()空氣品質清新。
14. ( ) 下列為有關中國人口遷移的相關敘述,請根
據內容判斷,資料中兩地皆是因為下列何者的
關係而造成人口遷移?()人口拉 ()
口推力 ()文化擴散 ()農業技術進步。
()中國明清時期,因東南沿海地區人口急速
增加,部分居民遠渡重洋移居東南亞。
()中國文化重心在北方,但因饑荒或戰亂等
因素,部分人民向南遷移。
15. ( ) 農業活動的分布受到地理條件的影響,下頁
圖為中國某一重要農作物分布,依其分布位置
判斷,最可能為何種農產品?()稻米
()小麥 ()甘蔗 ()茶葉。
16. ( ) 中國的山地眾多,其中受到太平洋板塊擠壓
歐亞板塊所形成的山脈走向,多為下列何種類
型?
()
()
()
()
17. ( ) 中國進行無動力飛行器的預賽,所有航空
必須藉助風力的推動前進來進行比賽,獲勝者將取
得參加台灣鳥人大賽的參賽權。若比賽是在中國北
部地區的山東半島進行,主辦單位規畫的飛行方向
是朝西北方海面。請問:此時最可能為哪一個季節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8. ( ) 中國整體地形大致呈現西高東低的分布,
問:附圖中的甲區域位於西北邊疆地區,其地
形分類應該屬於哪一階地形?()高階地形
()中階地形()低階地形()沿海離島區。
19. ( ) 中國的疆域範圍廣大,主要分布在北緯
18
53
度之間,影響各地氣候類型的不同。下
列四個不同緯度位置中,何者的冬季氣溫會最
低? ()北緯
23
()北緯
32
()北緯
41
()北緯
52
度。
20. ( ) 秦嶺、淮河一線為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形成南北兩側不同的地理環境。分布於秦嶺、淮河
以南地區的稻米,其生長條件主要為下列何者?
()最暖月均溫高於
18
℃、年降水量小於
500
()最冷月均溫高於
0
℃、年降水量大於
750
毫米 ()最暖月均溫低於
18
℃、年降水量大於
500
毫米 ()最冷月均溫低於
0
℃、年降水量
750
毫米。
21. ( ) 中國流傳的順口溜:「雖然大權不在手,
誰都得跟他走。他讓往東去,你不敢往西扭。他說
要騎馬,爸爸忙趴下。半夜想吃冰淇淋,爺爺提起
褲子滿街走。」雖然夾帶著幾分戲謔,卻也道盡了
今日中國的人口問題。請問:上述順口溜描述了中
國哪一人口問題()人口分布不均()出生率大
幅降低()老年人口增加()男女性別比漸低。
22. ( ) 秦嶺和淮河為中國重要的分界線。請問:
南北水運交通差異大致為下列何者正確
()以北水運較發 ()以南水運較發達
()南北水運均發 ()南北水運均不發達
23. ( ) 自然環境不同會影響生活資源的多寡,附
為中國某地形區的剖面圖。請問:下列何者敘
述正確?()地勢高聳,氣候寒冷 ()地形
平坦,農作種類眾多 ()交通便利,大量人
口移入 ()地勢高聳,環境負載力高。
24. ( ) 中國農業活動的分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
當大,如要利用兩張不同的地理區地圖來找出最佳
的水稻農業耕作地區,則以下列哪兩張地圖最為適
合? ()地形階梯圖、七月等溫線圖 ()年溫
差圖、水系分布 ()年降水量分布圖、地形階
梯圖 ()人口分布圖、等高線地形圖。
25. ( ) 中國的疆域廣大,各地氣候特色皆不相同
附圖中何處由於地理位置的影響,最冷月均溫
多高於
0
℃,因此少見降雪
()
()
()
()
26. ( ) 中國境內各地居民傳統的生活方式受到地
環境的影響而不同,長江三角洲的民眾多以農
業活動為主,而內蒙古高原及新疆一帶則多從
事牧業活動,形成當地的區域特色。請問:造
成這種產業分布的主要因素為下列何者?
()氣溫高低 ()地勢起伏 ()口密度
()降水量多寡。
二、 題組 (每格 2分,共 48 分)
(1).中國的人口以黑河和騰衝為界,可大致分為西半部
及東半部。請分析下頁的中國人口分布點圖,找出西
半部與東半部人口總數差異懸殊的原因,回答下列各
題:
▲中國人口分布點圖
27.( ) 中國西半部主要地形為下列何者? ()
原、丘陵 ()原、盆地 ()原、高原
()台地、丘陵。
28.( ) 中國東半部主要地形為下列何者? ()
原、丘陵 ()原、盆地 ()原、高原
()台地、丘陵。
29.( ) 中國西半部主要氣候為下列何者? ()潮溼
多雨 ()乾燥少雨 ()全年有 ()夏乾冬雨。
30.( ) 中國東半部主要氣候為下列何者? ()潮溼
多雨 ()乾燥少雨 ()全年有 ()夏乾冬雨。
31.( ) 中國西半部主要水文為下列何者? ()
要河川上游 ()主要河川下游 ()濱臨大西洋。
32.( ) 中國東半部主要水文為下列何者? ()
要河川上游 ()主要河川下游 ()濱臨大西洋。
33.( ) 中國西半部環境負載力為下列何者?
() () ()先低後高 ()忽高忽低。
34.( ) 中國東半部環境負載力為下列何者?
() () ()先低後高 ()忽高忽低。
(2).中國自改革開放後,社會愈趨開放,然而各種「小
皇帝」現象也令人瞠目結舌,如父母幫小孩追星、徹
夜排隊只為了排一個新潮玩物,讓社會觀察家對中國
的下一代充滿了不確定感。附圖為中國幼年人口比例
的變化圖,請問
(35)由附圖中的中國幼年人口比例變化狀況
判斷,若成長的趨勢不變,則該國
2020
年可能出現下列何種社會狀況?
()勞力逐漸缺乏,產業面臨升級壓力
()性別比例漸平衡,外籍配偶需求降低
()鄉村缺乏幼年人口,人口分布不均
()幼年扶養人口少,老年化逐年下降。
(36)中國在
2015
年結束了一胎化的政策,並
加以鼓勵生育,其目的最主要為解決哪些
問題? ()高齡化()城鄉人口流動
()勞力短缺()提高教育水準 ()
()丙丁 ()甲丙 ()乙丁。
(3).附圖為華人遷移圖,中國人口眾多且資源分布不均
,快速增加的人口造成糧食不足,促使人們離開家鄉
尋找耕地或工作機會,而向國外遷移,請問:
(37)在明清時期的華人主要是順應哪一個季
節的季風,移民到東南亞?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38)若僅由附圖資訊判斷,華人遷徙到下列
哪一個國家最少 ()泰國 ()
()寮國 ()菲律賓。
(4).附圖為中國某個季節氣壓分布與風向圖。請問:
(39)由附圖中資料判斷,這是中國主要哪一
季節的氣壓與風向?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40)依附圖中資料判斷,在中國的東半部地
區,此時所吹的風具有下列何種特性?
()暖而溼潤 ()暖而乾燥 ()
而乾燥 ()冷而溼潤。
(41)張大遠目前是留學海南大學的學生,依
附圖判斷,在這個季節裡,他所在的地
區經常吹哪一個方向的風?()西南風
()東北風 ()東南風 ()西北
(5).中國近年來由於經濟快速發展,國民所得大幅提高
,因此帶動當地的第三級產業,各地紛紛發展觀光業
,成為各省分的發展重點。下列圖()為中國某旅行
社甲、乙、丙行程的宣傳海報。請問:
▲圖()
(42)王先生夫婦想參加甲行程,下列四個地
點中,何處天氣變涼的最慢,最符合甲
行程所述? ()東北哈爾濱賞楓
()北京古城賞楓 ()上海杭州賞
楓團 ()珠江兩廣賞楓團。
(43)乙行程的價格在淡旺季時差價特別大,
由於當地在歲末寒假時氣溫仍高,因此
成為避寒勝地,相關旅遊價格高漲。反
之夏季時因為氣候酷熱、多暴雨,故為
旅遊淡季。乙行程的目的地最可能為圖
()中的何者?() ()
() ()ㄈ。
▲圖()
(44)丙行程的旅遊地點主要以夏季為主,冬
季時當地的氣候惡劣,不宜觀光。上述
地點最可能在下列哪一地形區中?
()珠江三角洲 ()長江三角洲
()東南丘陵 ()青藏高原。
(6).中國的氣候受到海陸性質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特色,
附圖為中國某時期的地面天氣圖,請根據圖中資料回
答下列問題:
(45)根據附圖的地面天氣圖判斷,最可能為
下列哪一段時間內的大氣現象?
()1 ()
4
()
7
()
10
月。
(46)根據附圖的天氣圖判斷,當時中國境內
的氣候現象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炎熱高溫 ()降水充沛 ()
風強勁 ()寒冷乾燥。
(47)當時中國境內最可能出現下列何種氣候
災害? ()豪雨成災 ()河水暴漲
()作物霜害 ()土石滑落。
(7).中國面積相當廣大,人口眾多,目前仍是以第一級
產業活動為主。附圖為該國境內的農牧業活動分布圖
,請根據圖中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48)附圖中呈現了中國境內的農業及牧業活
動的分布地區,根據其位置判斷,其分
界線最主要為下列何者? ()年降水
500
毫米 ()年降水量
750
毫米
()年均溫
0
℃等溫線 ()一月月均
0
℃等溫線。
(49)附圖中甲區的地形區為下列何者?
()西藏的青藏高 ()新疆的塔里
木盆地 ()貴州的雲貴高原 ()
川盆地。
(50)畫分水田區和旱田區的界線有:()
降水量
500
毫米等雨量線()月月均
18
℃等溫線()一月月均溫
0
℃等溫
()年降水量
750
毫米等雨量線。正
確的是哪兩項? ()甲乙 ()丙丁
()甲丁 ()丙。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