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7
,离现在 1
年 1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產品碳足跡管理與盤查
課 程 大 綱
Course Outline
1. ISO 14067:2018 條文重點說明與解析
2. 產品類別規則(PCR)介紹
3. 生命週期評估(LCA)介紹
4. 產品碳足跡盤查數據收集與整理要領
5. 產品碳足跡盤查計算與報告書介紹
goods
1
◼
食品、日用品、電機電子零件…等。
產品
2
服務
12
services
◼ 廢水處理、客/貨運…等。
什麼是產品的碳足跡?
碳足跡=
產品
或
服務
在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總和,以CO
2
當量表示。
(CNS14067 3.1.1.1)
4
5
廢棄處理階段
(回收/處置)
原料階段
製造階段
配送銷售階段
使用階段
產品的一生:生命週期
B2C:有5個足跡
B2B:前2個足跡
1
2
3
筆芯
1
2
3
原料階段
服務階段
廢棄處理階段
(回收/處置)
服務的一生:生命週期
13
什麼是產品的碳
足跡
?
產品或服務在
整個生命週期
過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總和,以CO2 當量表示。
(CNS14067 3.1.1.1)
NF
3
16,100
碳=
CO
2
e
二氧化碳當量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 把不同的溫室氣體對於暖化的影響程度用
同一種單位
來表示
溫室氣體
CO
2
14
CH
4
PFC
S
HFCs
SF
6
1
265
4 ~ 12,400
N
2
O
28(生質)
30(化石)
6,630 -23,500
23,500
什麼是產品的
碳
足跡?
產品或服務在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產生的
溫室氣體排放量
總和,以
CO
2
當量
表示。
(CNS14067 3.1.1.1)
◼ 3.1.1產品碳足跡之量化
◼ 3.1.1.1產品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CFP)
• 產品系統(3.1.3.2)中溫室氣體排放(3.1.2.5)與移除(3.1.2.6)的總和,係
根據生命週期評估
(3.1.4.3)
採用
氣候變遷的單一衝擊類
別(3.1.4.8)並以CO2當量 (3.1.2.2) 表示。
◼ 3.1.1.2部分碳足跡(partial 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 部分CFP(partial CFP)。
• 根據生命週期(3.1.4.2)中相關的階段或過程,選定產品系統(3.1.3.2)的一個或多個過程(3.1.3.5),
以CO 2當量(3.1.2.2)表示其溫室氣體排放(3.1.2.5)與溫室氣體移除(3.1.2.6)之總和。
• 備考 1.部分CFP係根據或彙整自特定過程或資訊模組的相關資訊,其為產品系統的一部分,並
可能形成CFP量化的基礎。更多詳細資訊模組的資訊列在CNS 14025之5.4 。
19
重要用語、定義(1/17)
◼ 3.1.1.6產品碳足跡之量化(quantification of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CFP 之量化
(quantification of the CFP)
• 產 生 CFP (3.1.1.1) 或部分CFP (3.1.1.2) 決定的作業。
◼ 3.1.1.7
碳抵換
(carbon offsetting)
• 在被研究之產品系統(3.1.3.2)以外的一個過程(3.1.3.5),透過防止釋放、減少或消除一定數量之
溫室氣體排放(3.1.2.5),來補償全部或部分CFP(3.1.1.1)或部分CFP(3.1.1.2)的機制。例:在相關
產品系統之外的投資,如再生能源技術、能源效率措施、造林/再造林。
• 備考1.在
CFP量化(3.1.1.6)或部分CFP的量化中不允許應用碳抵換
,且碳抵換的溝通超出本標準
之適用範圍(參照6.3.4.1)。
20
重要用語、定義(2/17)
◼ 3.1.1.8產品類別(Product catogory)
• 能夠實現同等功能的產品(3.1.3.1) 組。[ 來源: CNS 14025 之 3.12 ] 。
◼ 3.1.1.9
產品類別規則
(product catogory rules, PCR)
• 為一個或多個產品類別(3.1.1.8) 制定第三類環境聲明與足跡溝通的一套特定規則、要求事項及
指引。
◼ 3.1.1.11產品碳足跡之績效追蹤(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performance tracking)
• CFP績效追蹤(CFP performance tracking)
• 比較同一組織(3.1.5.1)的某一特定產品(3.1.3.1)隨時間變化的CFP(3.1.1.1)或部分CFP(3.1.1.2)。
• 備考:包括計算一個特定產品的CFP 變化,或者隨著時間推移來計算具有相同功能單位(3.1.3.7)
或宣告單位(3.1.3.8)的替代產品之間的變化。
21
重要用語、定義(3/17)
22
重要用語、定義(4/17)
◼ 3.1.3產品、產品系統及過程
◼ 3.1.3.1產品(product)
• 商品或服務
。
• 備考 1. 產品可以分類如下:
- 服務(例:運輸、事件執行)
- 軟體(例:電腦程式)
- 硬體(例: 引擎機械零件)
- 加工物料( 例:潤滑劑、 礦物、燃料)
- 未加工的物料( 例:農產品)
• 備考 2. 服務具有形與無形的部分。以提供服務為例,可以包括以下內容:
- 執行對客戶提供有形產品的活動(例: 修理汽車)
- 執行對客戶提供無形產品的活動(例: 準備報稅用之營收報告書)
- 提供一種無形的產品(例: 在知識傳播範圍內之資訊提供)
- 為客戶創造的氣氛(例: 在旅館與飯店內)
◼ 3.1.3.10基本流(elementary flow)
• 取自環境且未先經人為轉換,而進入所探討系統之物料或能源,或離開所探討的系統而棄置於
環境,且未再經人為轉換之物料或能源。
◼ 3.1.3.11使用壽命(service life)
• 使用中的產品(3.1.3.1) 滿足或超過性能要求的期間。
◼ 3.1.4生命週期評估之相關用語
◼ 3.1.4.1
截斷準則
(cut-offcriteria)
• 規定單元過程(3.1.3.6) 或產品系統(3.1.3.2) 相關聯之物料量,或能源或溫室氣體排放(3.1.2.5)
顯著性程度,
屬於可被排除於CFP研究(3.1.1.4) 之外的規範
。
25
重要用語、定義(7/17)
◼ 3.1.4.2生命週期(life cycle)
• 從自然資源取得或產生的原物料到生命終結處理,有關該產品(3.1.3.1)中連續與相互連結的期程。
• 備考2.與產品相關的生命週期期程,
包括原物料取得、製造、配送、使用及生命終結處理
。
◼ 3.1.4.3生命週期評估(lifecycle assessment, LCA)
• 產品系統(3.1.3.2)整個生命週期(3.1.4.2)的投入、產出及潛在環境衝擊之彙整與評估。
◼ 3.1.4.6生命週期闡釋(life cycle interpretation)
• 生命週期評估(3.1.4.3) 的階段之一,係為達成結論與建議,將生命週期盤查分析(3.1.4.4)或對生
命週期衝擊評估(3.1.4.5),或就兩者的結果對有關之目標與範圍進行評估。
26
重要用語、定義(8/17)
◼ 3.1.6數據與數據品質
◼ 3.1.6.1
一級數據
(primary data)
• 過程(3.1.3.5)的量化值,或透過直接量測來獲得某項活動或基於其原始來源
直接量測的數據
。
• 備考1.一級數據不需要一定來自被研究的產品系統(3.1.3.2),因為一級數據可能會涉及不同來源,
但可與被研究產品系統進行比較。
• 備考2.一級數據可能包括GHG排放係數(3.1.2.7)及/或GHG活動數據(定義於CNS14064-1之
3.2.2)。
30
重要用語、定義(12/17)
◼ 3.1.6.2
場所特定數據
(site-specific data)
• 在產品系統內(3.1.3.2)取得的一級數據。
• 備考1.所有場址特定數據均為一級數據(3.1.6.1),惟並非所有一級數據均為場址特定數據,因為
其可能由不同的產品系統取得。
• 備考2.場址特定數據包括在場址內一特定單元過程GHG匯,來自GHG源之溫室氣體排放
(3.1.2.5)及其溫室氣體移除(3.1.2.6)。
31
重要用語、定義(13/17)
◼ 3.1.6.3
二級數據
(secondary data)
• 不符合一級數據(3.1.6.1)要求事項的數據
。
• 備考1.二級數據可包括數據庫與出版文獻之數據、國家盤查清冊的預設排放係數、計算數據、
估計數或其他具代表性並由主管機關確證之數據。
• 備考2.二級數據可包括從代理程序或估計獲得的數據。
◼ 3.1.6.4不確定性(uncertainty)
• 與量化結果相關連的參數,可將數值之分散特性合理地歸因於量化數量者。
• 備考1.不確定性可包括,例:
-參數不確定性,例:溫室氣體排放係數(3.1.2.7)、活動數據。
-情境不確定性,例:使用階段情境、生命終結階段情境。
-模型不確定性。
32
重要用語、定義(14/17)
◼ 3.1.7生物物料及土地利用
◼ 3.1.7.1
生質
(bio mass)
• 生物起源的物質,不包括地質生成時內嵌物質與轉化成化石之物質。
• 備考1.生質包括有機物料(包含活與死的),例:樹木、農作物、草葉、枯樹枝、藻類、動物,
及生物來源之排泄物與廢棄物(3.1.4.9)。
• 備考2.在本標準中,生質不包括泥煤。
◼ 3.1.7.2生質碳(biogenic carbon)
• 源於生質(3.1.7.1)的碳。
◼ 3.1.7.3化石碳(fossil carbon)
• 含於化石物質中的碳。
• 備考:化石物質之範例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及泥煤。
33
重要用語、定義(15/17)
◼ 5.2生命週期觀點
• CFP 之量化需要考量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
包括原物料取得、 設計、 製造、 運輸/ 配送、使
用及生命終結處理
。
◼ 5.3有關方法與功能或宣告單位
• CFP 研究的結構, 包括功能單位或宣告單位( 部分CFP), 及與此功能單位或宣告單位有關的
計算結果。
◼ 5.4 反復方法(Iterative approach)
• 當應用LCA 的四個階段[ 目標與範圍界定、生命週期盤查分析( LCI)、生命週期衝擊評估( LCIA)
及生命週期闡釋,參照[ 6 .3 至 6 .6 ] 進行CFP 研究時, 一般採取反復方法,有助於提升CFP
研究與報告結果的一致性。
36
重要原則(1/4)
◼ 5.5 科學方法之優先性
• 在 CFP 研究中要做出決定時,宜
優先參照自然科學
( 例: 物理、化學、生物學)。否則使用其他科
學方法( 例:社會與經濟科學) 或參考有關公約以及定義於本標準 6.3.2 中所載之地理範圍內 的有
效方法。僅在既不存在自然科學基礎,亦無法基於其他科學方法或國際公約來解釋理由時,方允
許依據價值選擇來作出決策。
◼ 5.6 相關性
• 數據與方法之選擇宜適用於研究的系統所產生之 GHG 排放與移除之評估。
◼ 5.7 完整性
• 納入研究產品系統之CFP 或部分CFP 提供重大貢獻的所有 GHG 排放與移除量。重大性程度係
依截斷準則( 參照 6 . 3 .4 .3 ) 決定。
37
重要原則(2/4)
◼ 5.8 一致性
• 假設、方法及數據以相同方式應用於整個CFP 研究中, 以達成符合目標與範圍界定之結論。
◼ 5.9 連貫性
• 應用已取得國際認可且為該產品類別所採用的方法、標準及指引文件, 以增進任何特定產品類
別內各項CFP 的可比較性。
◼ 5.10 準確度
• CFP 與部分CFP 之量化為正確、可查證、相關及不誤導, 且儘可能在實務上減少偏差與不確
定性。
38
重要原則(3/4)
◼ 5.11 透明度
• 以公開、全面及可理解之資訊呈現方式,來描述與記載所有之相關議題。
• 任何相關假設之揭露與方法及數據的使用, 均有適當之參照。 清楚說明任何估算並避免偏差
以使 CFP研究報告得以表達其代表意義。
◼ 5.12 避免重複計算
• 當相同的 GHG 排放與移除只進行一次分配( 參照 6 . 4 . 6 . 1 ) 時,可避免所研究產品系統內
GHG排放與移除之重複計算。
39
重要原則(4/4)
◼ 6.1 一般
• 依本標準之CFP 研究應包括生命週期評估之四個階段,亦即是針對CFP 或部分CFP 之目標與
範圍界定( 參照 6 . 3 )、 LCI ( 參照 6 . 4 )、 LCIA ( 參照 6 . 5 ) 及生命週期闡釋( 參照 6 . 6 )。組
成產品系統的單元過程應包括生命週期的各階段, 例:原物料取得、 設計、 製造、 運輸/ 配送
、使用 參照 6 . 3 . 7 ) 及生命終結( 參照 6 . 3 . 8 )。 來自 產品生命週期的 GHG 排放與移除,應
分配至發生GHG 排放與移除生命週期各階段中。部分CFP 可予以加總以量化CFP, 前提為此
等量化均在同一時程依相同方法執行,且無差距與重疊存在。
◼ 6.2 CFP-PCR之使用
• 若有相關的PCR或CFP-PCR時,應予採用
。PCR或CFP-PCR是否相關依下列條件而定。
-依ISO/TS14027或一項應用CNS14044要求事項之相關特定產業國家(國際)標準制定。
-組織應用本標準且依第5節認為適當(例:系統界限、模組化、分配及數據品質)。
• 若無相關CFP-PCR存在時,其他為國際認可且與特定物料或產品類別相關之特定行業標準的要
求事項與指引,若符合本標準的要求事項且由使用本標準的組織認為適當時,須予採用。
40
CFP的量化方法
◼ 6.3.3功能或宣告單位
• 一項CFP研究應明確指明待研究產品系統之功能或宣告單位。該功能或宣告單位應與CFP研究
的目標與範疇一致。功能或宣告單位的主要目的,係提供與其相關投入與產出之參考。因此功
能或宣告單位應清楚界定且可量測。
• 在部分CFP中應僅能
使用宣告單位
。
• 採用CFPPCR時,所使用的功能或宣告單位應在該CFPPCR中予以定義。經選定功能或宣告單位
後,應界定相關聯之參考流。
• 產品系統間的比較,應基於相同的功能單位。如省略的生命週期階段相同,則允許進行部分碳
足跡(宣告單位)的比較(參照附錄B)。基於宣告單位的比較,僅可供使用於企業對企業為目的。
如果在功能單位的比較中,沒有考慮任何產品系統的附加功能,則應說明此等省略並予以文件
化。作為該方法的替代方案,可將傳遞此等功能相關聯的系統附加至另一產品系統的界限,以
使該產品系統更具可比較性。在此等情況下,應說明所選擇的過程並予以文件化。
43
目標與範圍界定
◼ 在CFP研究報告中
引用二級數據
時,應有正當理由並註明出處。
◼ 在進行CFP研究時須使用具備最佳品質之數據,以儘可能減少偏差與不確定性。針對數據品質應描
述定量與定性兩方面特性。數據品質特性須涵蓋下列項目:
• (a)
有關時間涵蓋面
:數據的年代與須蒐集數據歷經的最短時段。
• (b)
地理涵蓋面
:從單元過程蒐集的地理區域數據須符合CFP研究的目標。
• (c)
技術涵蓋面
:特定技術或技術組合。
• (d) 精密度:量測每個數據值所表現的變異性(例:變異數)。
• (e) 完整性:量測或估算的總流(total flow)之百分比。
• (f) 代表性:定性評估其數據組合能反映到利害關係者真實之群體之程度
(即:地理涵蓋面、時間期間與技術涵蓋面)。
50
數據與數據品質
分配
56
◼ 備考:正規上,步驟 1 並非屬分配程序的一部分。
• (a) 步驟 1:分配須儘可能避免下列事項:
(1) 將待分配之單元過程, 分割成為兩個以上的個別子過程, 並蒐集與此等子過程有關的投入
與產出數據,或擴大產品系統使其包含有關聯產品的附加功能。
• (b) 步驟 2:如無法避免分配時,系統的投入與產出, 須以能反映其間基本實質關係之方式,
區分至不同的產品或功能之間。
• (c) 步驟 3: 如單獨的實質關係無法成為或使用作為分配的基礎時,須以能夠反映其他關係的
方式, 將投入在各種產品與功能間進行分配。例:投入與產出數據,可依產品的經濟價值,依
比例進行聯產品之間的分配。
CFP之績效追蹤
57
◼ 當 CFP 係預期使用於 CFP 績效追蹤時,應符合下列 CFP 量化的附加要求事項:
• (a) 應針對不同時間點進行評估。
• (b) 對CFP 隨時間的改變,應以相同功能單位或宣告單位的產品進行計算。
• (c) 對 CFP 隨著時間的改變, 應使用相同的方法或使用相同的 PCR 時進行所有後續評估
( 例:供選擇與管理數據之系統、系統界限、分配、相同特徵化因子等) 之計算。
◼ 在進行 CFP 績效追蹤時間點間的期間,應不短於 6 . 3 . 6 中所述數據之時間界限,並應在 CFP 研究
之目標與範疇中予以敘述。
CFP與部分CFP之衝擊評估
63
◼ 6.5.1一般
• 在CFP研究的LCIA階段,計算產品系統的每一個GHG排放與移除之潛在氣候變遷衝擊,應乘
GHG 排放或移除。的質量,再乘以
100年
全球暖化潛勢,以IPCC所示的「
每kg排放CO2ekg數
」
表示(具備IPCC規定之碳回饋者)。
• 備考 2 .
100 年全球暖化潛勢( GWP 100 )
係用來表示氣候變遷的短期影響,反映暖化的速度。
100 年全球溫度變化潛勢( GTP 100 ) 則是用作氣候變遷長期影響的指標,反映長期氣溫上升。
與其他時間範圍相比,100 年時間範圍之選擇並無科學依據。 該時間範圍乃是對國際慣例的價
值判斷, 衡量在不同時間範圍內可能發生的影響。
CFP研究報告
68
◼ 7.3CFP 研究報告要求之資訊
• 針 對 CFP 量化之下列資訊,應列入CFP 研究報告中。
(a)
功能單位與參考流
( 參照 6 . 3 . 3 )。
(b)
系統界限,包括下列各項。
- 作為基本流之系統投入與產出的類型,與
- 決定關於單元過程處理的準則,考慮其對 CFP 研究中結論的重要性。
(c)
重要單元過程清冊。
(d)
數據蒐集資訊,包括數據來源( 參照 6 . 4 . 2 )。
(e)
納入考量之
溫室氣體清冊
。
(f)
選定之特徵化因子。
(g)
選定之截斷準則與截斷點( 參照 6 . 3 . 4 . 3 )。
CFP研究報告
69
(h)
選定的
分配方法
( 參照 6 . 4 . 6 )。
(i)
適用時溫室氣體排放與移除之
期間
( 參照 6 . 4 . 8 與 6 . 4 . 9 . 6 )。
(j)
針對數據之說明( 參照 6 . 3 . 5 ),包括下列各項:
- 關於數據之決定,與
- 數據品質之評估。
(k)
敏感度分析與不確定性評估之結果。
(l)
針對電力之處理( 參照 6 . 4 . 9 . 4 ), 其中應包括有關電網排放因子計算與相關電網特定約束
的資訊。
(m)
生命週期闡釋結果( 參照 6 . 6 ),包括結論與限制(參照附錄A)。在CFP 研究的決策背景下所
作出價值選擇的揭露與其理由。
CFP研究報告
70
(o)
範圍與修改範圍( 如適用時) 與理由證明及排除部分( 參照 6 . 3 . 2 )。
(p)
生命週期階段的描述,包括適用時針對所選使用概覽與生命終結情境的描述。
(q)
評估替代使用概覽與生命終結情境對最終結果的影響。
( r )
針 對 CFP
具有代表性的期間
( 參照 6 . 3 . 6 )。
(s)
針對所使用 PCR 或研究中使用其他補充要求事項之參照。
(t)
(適用時)
績效追蹤
的描述( 參照 6 . 4 . 7 )。
◼ 7.4 CFP研究報告之選項資訊
• 除上述項目外,還須考量是否將以下項目納入CFP研究報告:
(a)
與附錄B之符合性。
(b)
CFP研究結果的圖形表示。
課 程 大 綱
Course Outline
1. 產品碳足跡之國際趨勢與國內發展現況
2. ISO 14067:2018 條文重點說明與解析
3. 產品類別規則(PCR)介紹
4. 生命週期評估(LCA)介紹
5. 產品碳足跡盤查計算與報告書介紹
課 程 大 綱
Course Outline
3. 產品類別規則(PCR)介紹
• 前言
• 產品類別規則的內容
• 國內外的產品類別規則
◼ 什麼是產品類別規則(
P
roduct
C
ategory
R
ules)?
• 一個或多個產品要
進行
碳足跡/第三類環境宣告
量化與溝通使用
的
一套特定
規則、要求事項及指引
。
(cns 14067 3.1.1.9 / 3.1.1.10)
◼ 為什麼要依循產品類別規則?
• 若有相關的 PCR 或 CFP- PCR 時,
應予採用
。
(cns 14067 6.2)
◼ 產品類別規則
沒有全球共通→碳標籤和第三方查證聲明書也沒有
73
前言-產品類別規則的定義與用處
碳足跡
呼應目的
碳足跡計算後的下一步
87
碳標字第0000號
產品最小單位淨體積(長x寬x高)或淨重量(公克、公斤、公噸....)
(產品名稱)
碳足跡標籤
宣告單位
88
宣告資訊-碳足跡標籤形式、位置與大小
課 程 大 綱
Course Outline
1. 產品碳足跡之國際趨勢與國內發展現況
2. ISO 14067:2018 條文重點說明與解析
3. 產品類別規則(PCR)介紹
4. 生命週期評估(LCA)介紹
5. 產品碳足跡盤查計算與報告書介紹
生命週期評估範圍(2/4)
99
1.目的與範
疇界定
2.盤查分析
3.衝擊評估
4.
闡
釋
直接應用
產品研發及改善
策略規劃
公共政策決策
市場行銷
生命週期評估之四個階段
系統界限
105
◼ 目標
:
決定生命週期評估中應包括那些單元過程
。
◼ 決定因素
:預期應用、所做之假設、
切斷準則
、數據與成本限制及預期讀者。
◼ 投入與產出之選擇、數據類別內歸納的程度與系統的模式化,均應與作業目的一致。
◼ 系統須在其界限之投入與產出皆為基本流之方式下予以模式化。
◼ 作業範疇界定時,建立系統界限的準則應加以鑑別與辨明。
◼ 比較性主張之LCA 作業,應執行物料流與能源流分析。
數據品質要求
106
◼ 數據品質要求須論及:
• 時間涵蓋範圍
• 地理涵蓋範圍
• 技術涵蓋範圍
• 數據之精密度、完整性及代表性
• LCA全程所採用方法之一致性與再現性
• 數據來源與其代表性
• 資訊之不確定性
課 程 大 綱
Course Outline
1. 產品碳足跡之國際趨勢與國內發展現況
2. ISO 14067:2018 條文重點說明與解析
3. 產品類別規則(PCR)介紹
4. 生命週期評估(LCA)介紹
5. 產品碳足跡盤查計算與報告書介紹
ISO 14067: 2018 產品碳足跡計算主要架構
134
產品碳足跡實施流程
135
設定目標
136
◼ 重要考量因素
• 展開專案的原因:
法規要求、產業界共識、客戶宣告
….
• 預期的應用-預期哪些使用者會看到這個結果,要怎麼對這些讀者溝通
- 公司內部溝通:舉例-不同的子公司均採用具有一致性的方式向企業層面報告,以評價碳績效
- 公司對外溝通:舉例-向客戶或消費者溝通有關購置決定、組合選擇決定或其他決定的資訊
確定宣告或標示單位
140
◼ 常使用產品銷售單位,
如瓶、kg、支
◼ 需要考慮如何說清楚
• 是否含包裝?
• 產品規格?
1
2
3
4
5
143
碳足跡盤查流程
B2C
製程流程圖:以汽水(碳酸水)為例
146
建立系統邊界
◼ 用途:
• 決定哪個單位過程將被包括在生命週
期評估內。
• 系統界定的選擇與研究的目標一致。
◼ 依據:
• 產品類別規則(PCR) 所指定的邊界狀
況形成產品的系統界線。
PCR 指定之系統邊界
• Boundary in
time
-時間邊界
• Boundary toward
nature
-自然邊界
• Boundaries in the life
cycle
-生命週期邊界
• Boundary towards
other technical
systems
-其他技術系統邊界
• Boundaries regarding
geographical
coverage
-地理邊界
147
地點
時間
◼
穩定生產的產品以
整年
優先考慮
◼
客製品或季節性產品 :
最近一批
◼
標的產品在調查期間內生產所在工廠的位置
◼
多個生產地點時,須
考慮代表性
產品的時間與地理邊界
148
產品使用
產品製造
產品運輸
原物料製
造取得
產品棄置/
回收
產品製造
原物料製
造取得
產品的生命週期邊界
149
◼ B2C產品 (business-to-consumer):搖籃到墳墓
• 可直接於消費市場上販售之最終產品(如:電視機、筆記型電腦)
◼ B2B 產品(business-to-business):搖籃至大門
• 須再經組裝之半成品/零組件等(如:液晶面板模組、車用鍛造件)
• 需要蒐集哪些數據?
• 數據來源?
• 哪些數據需經過分配?
• 分配方式與單位?
哪些數據需經過單位
換算等處理?
整理出每功能單
位產品之投入/產
出量
參考產品投入產出表
1. 全廠性數據
2. 依生產特性找出分
配方式與單位
配合使用之資料庫
(除能源外,一般非
重量單位需換算為
重量單位)
活動數據 -整理盤查資料
153
分配(Allocation)
155
◼ ISO 14040
• 將一過程或一產品系統中之投入或產出流,在所
研究之產品系統
與一個
或多個
其他產品系統之間加以分割
◼ 目的:得到
單一產品之投入產出數據
◼ 根據產品生產特性獲得
合理分配程序
以進行分配
x
= 碳足跡
(CFP)
名稱
每單位數量
單位
鋼胚
1.03E+00
噸
防腐防垢抑制劑
5.30E-06
噸
天然氣
5.20E-02
千度
外購電力
1.08E-01
千度
燃料油
1.00E-02
噸
名稱
數值
(噸 CO2e/單位)
單位
碳足跡
鋼
0.677
噸
0.697
抑制劑
2.09
噸
0.000
天然氣
2.659
千度
0.138
電
0.69
千度
0.075
燃料油
3.702
噸
0.037
= 0.947
噸CO
2
e / 噸H型鋼
x
碳足跡計算概念
活動數據
排放係數
157
◼ 報告中一定要包含的內容:
1. 功能單位與參考流
2. 系統界限
3. 重要單元過程清單
4. 數據蒐集資訊,包括數據來源
5. 納入考量之溫室氣體清單
6. 選定之特徵化因子
7. 選定之截斷準則與截斷點
8. 選定的分配方法
9.
間期間
10. 針對數據之說明
11. 敏感度分析與不確定性評估之結果
12. 針對電力之處理
13. 生命週期闡釋結果
14. CFP研究的決策背景下所作出價值選擇的披露與其理由
15. 範圍與修改範圍(如適用時)與理由證明和排除部分
16. 生命週期階段的描述,包括適用時針對所選使用概覽與
廢棄處理情境的描述
適用時溫室氣體排放量與移除量之時 17. 評估替代使用概覽與廢棄處理情境對最終結果的影響
18. 針對CFP具有代表性的時間期間
19. 針對所使用PCR或研究中使用其他補充要求事項之參照
碳足跡研究報告
(7.1)
◼ 一定要分開描述的內容
1. 與每個主要生命週期階段連結之GHG排放量與移除量,包括針對每個生命週期階段之絕對
與相對貢獻
2. 源自化石之淨GHG排放量與移除量
3. 源自生物之淨GHG排放量與移除量
4. 來自直接土地使用變更(direct land use change, dLUC)之GHG排放量
5. 來自飛機運輸之GHG排放量
162
碳足跡研究報告
模擬樣題演練
考科2: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2-2 ISO14067:2018 標準與規範
166
◼ Q1 產品碳足盤查過程中,針對特定的產品或產品群進行環境宣告之生命週期範疇界定的作業程序
文件。 目的在使相同功能產品就其環境衝擊量化後之環境宣告,具有一致性的比較基礎。這份文
件稱之為?
(A)物質流成本分析(MFCA) (B)安全資料表(SDS) (C)產品類別規則(PCR) (D)生命週期評估(LCA)
◼ Q2 根據台灣環保署碳足跡計算指引,一級數據佔上游排放比需達多少%,包含組織本身及供應商?
(A)5% (B)10% (C)15% (D)20%
◼ Q3 計算產品碳足跡時原物料之排放係數可由下列何種方式取得?
(A)要求供應商盤查後經查證確認後提供 (B)環境部碳足跡資料庫公用碳排放係數 (C)生命週期評估軟體資料庫
(D)以上皆是
考科2: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2-2 ISO14067:2018 標準與規範
167
◼ Q4 生命週期評估的最終階段,目的在於綜合盤查分析與衝擊評估的結果或是將盤查分析的結果與
目標及範疇一致化,以達成結論與建議,請問此階段在ISO 14040:2006 中稱作?
(A)闡釋(interpretation) (B)結論(conclusion) (C)透明(transparency) (D)決策(decision)
◼ Q5 產品碳足跡盤查過程中數據確證不會採用哪種方式?
(A)總量平衡 (B)能量平衡 (C)相似過程的比較 (D)質量平衡
◼ Q6 產品碳足跡是針對一項活動或產品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何者可以不用
計算?
(A)原料取得 (B)工廠製造與配送 (C)產品銷售與使用 (D)以上皆需要計算
考科2: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2-2 ISO14067:2018 標準與規範
168
◼ Q7 產品碳足跡報告的內容要求何者為非?
(A)揭露功能單位 (B)揭露系統界限 (C)截流點 (D)揭露重要單元過程清冊
◼ Q8 使用生命週期評估進行產品碳足跡評估不會經歷哪個重要階段?
(A)實驗 (B)闡釋 (C)目標與範圍界定 (D)盤查分析
◼ Q9 功能單位是在哪個生命週期階段被定義?
(A)盤查分析 (B)目標與範疇界定 (C)實驗 (D)闡釋
考科2: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2-2 ISO14067:2018 標準與規範
169
◼ Q10 以產品生命週期來說產品碳足跡與組織型碳盤查的相同盤查階段為何者?
(A)原材料 (B)製造 (C)消費者使用 (D)廢棄處置
◼ Q11 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時引用的IPCC全球暖化潛勢值時間界線應為幾年?
(A)50 (B)100 (C)200 (D)500
◼ Q12 以下四個數據來源中,何者屬於一級數據?
(A)IPCC報告 (B)場所特定數據 (C)電力排碳係數 (D)環境部碳足跡資訊網
考科2: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2-2 ISO14067:2018 標準與規範
170
◼ Q13 產品碳足跡量化時需遵守原則,何者為非?
(A)可靠性 (B)完整性 (C)相關性 (D)一致性
◼ Q14 產品碳足跡數據品質特性需涵蓋項目,何者為非?
(A)代表性 (B)完整性 (C)可用性 (D)時間性
◼ Q15 數據分配可由以下何種方式進行?
(A)重量 (B)耗電量 (C)工時 (D)以上皆是
考科2: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2-2 ISO14067:2018 標準與規範
171
◼ Q1 產品碳足盤查過程中,針對特定的產品或產品群進行環境宣告之生命週期範疇界定的作業程序
文件。 目的在使相同功能產品就其環境衝擊量化後之環境宣告,具有一致性的比較基礎。這份文
件稱之為?(答案:C)
(A)物質流成本分析(MFCA) (B)安全資料表(SDS)
(C)產品類別規則(PCR)
(D)生命週期評估(LCA)
◼ Q2 根據台灣環保署碳足跡計算指引,一級數據佔上游排放比需達多少%,包含組織本身及供應商?
(答案:B)
(A)5%
(B)10%
(C)15% (D)20%
◼ Q3 計算產品碳足跡時原物料之排放係數可由下列何種方式取得?(答案:D)
(A)要求供應商盤查後經查證確認後提供 (B)環境部碳足跡資料庫公用碳排放係數 (C)生命週期評估軟體資料庫
(D)以上皆是
考科2: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2-2 ISO14067:2018 標準與規範
172
◼ Q4 生命週期評估的最終階段,目的在於綜合盤查分析與衝擊評估的結果或是將盤查分析的結果與
目標及範疇一致化,以達成結論與建議,請問此階段在ISO 14040:2006 中稱作?(答案:A)
(A)闡釋(interpretation)
(B)結論(conclusion) (C)透明(transparency) (D)決策(decision)
◼ Q5 產品碳足跡盤查過程中數據確證不會採用哪種方式?(答案:A)
(A)總量平衡
(B)能量平衡 (C)相似過程的比較 (D)質量平衡
◼ Q6 產品碳足跡是針對一項活動或產品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何者可以不用
計算?(答案:D)
(A)原料取得 (B)工廠製造與配送 (C)產品銷售與使用
(D)以上皆需要計算
考科2: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2-2 ISO14067:2018 標準與規範
173
◼ Q7 產品碳足跡報告的內容要求何者為非?(答案:C)
(A)揭露功能單位 (B)揭露系統界限
(C)截流點
(D)揭露重要單元過程清冊
◼ Q8 使用生命週期評估進行產品碳足跡評估不會經歷哪個重要階段?(答案:A)
(A)實驗
(B)闡釋 (C)目標與範圍界定 (D)盤查分析
◼ Q9 功能單位是在哪個生命週期階段被定義?(答案:B)
(A)盤查分析
(B)目標與範疇界定
(C)實驗 (D)闡釋
考科2: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2-2 ISO14067:2018 標準與規範
174
◼ Q10 以產品生命週期來說產品碳足跡與組織型碳盤查的相同盤查階段為何者?(答案:B)
(A)原材料
(B)製造
(C)消費者使用 (D)廢棄處置
◼ Q11 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時引用的IPCC全球暖化潛勢值時間界線應為幾年?(答案:B)
(A)50
(B)100
(C)200 (D)500
◼ Q12 以下四個數據來源中,何者屬於一級數據?(答案:B)
(A)IPCC報告
(B)場所特定數據
(C)電力排碳係數 (D)環境部碳足跡資訊網
考科2:淨零碳盤查規範與程序概要
2-2 ISO14067:2018 標準與規範
175
◼ Q13 產品碳足跡量化時需遵守原則,何者為非?(答案:A)
(A)可靠性
(B)完整性 (C)相關性 (D)一致性
◼ Q14 產品碳足跡數據品質特性需涵蓋項目,何者為非?(答案:C)
(A)代表性 (B)完整性
(C)可用性
(D)時間性
◼ Q15 數據分配可由以下何種方式進行?(答案:D)
(A)重量 (B)耗電量 (C)工時
(D)以上皆是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