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情意課程設計:自我接納——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國中一年級)

格式
doc
大小
52 KB
頁數
5
上傳者
.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2-12-21,离现在 12 30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資優情意課程活動設計

設計者:邱美智

課程主題

自我接納

單元名稱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適用對象

國中一年級

教學時間

45分鐘

教學設計理念

學術傾向資優班學生或許在學術方面有優勢,課業表現也不錯。因此自我要求較高,卻也給自己造成壓力。為了輔導他們,人有許多面向,使其了解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使其瞭解從不完美的事物中也能得到收穫。

教學目標

  1. 幫助學生檢視自己是否有完美主義。

  2. 幫助學生瞭解自己的不完美。

  3. 能接受自己不完美的部分。

教學資源

1.「施密特」的乒乓人生DVD

2.單槍投影機。

3.自製學習單

參考資料

蔡明富。告別「優」「鬱」—談國中資優學生的情意課程設計。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評量方式

  1. 準備活動

  1. 老師說明活動,請大家思考幾個問題。

  1. 各位有沒有努力想把一件事做好的經驗?最後有成功嗎?你的心情如何呢?有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完美嗎?假如不完美,你如何看待它呢?

  2. 請同學分享自己的經驗。

  1. 發展活動

  1. 播放「施密特」的乒乓人生DVD

  2. 老師詢問同學幾個問題:

作者施密特的身上,一出生有哪些缺陷?

  1. 他刻意隱藏哪一部分的缺陷?發生甚麼事,使他不再隱藏?

  2. 施密特怎麼會對桌球產生興趣,甚至成為奧運國手?

  3. 施密特認為一個人重要的價值在於甚麼呢?

  1. 結論:

  1. 說明其實每個人都有追求完美的天性,這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但沒有人是完美的,也並不是每件事都能做到完美。

  1. 自我覺察:

  1. 你有覺得你哪一部分不完美嗎?你如何處理這部分?

  2. 當你做某件事盡了

力,卻無法達到完美,你能接受嗎?你會如何看待這一切?

5.發下學習單:

(1)並請學生在「十全九美

圈」中,寫下自認為完美

的事物,也寫下自己認為

不完美的部分。

(3)評估「不完美」的部分

需要如何改變?如果無法

改變,如何使自己接受。

  1. 綜合活動

  1. 老師說明結論:

  1. 沒有人是完美的,但因人類有追求完美的天性,所以不斷的進步。

  2. 如果你面對的人、事、物是完美的,恭喜你,你很幸運。若沒有,大部分的人所遇到的人、事、物不可能盡善盡美。就像DVD 中的主角施密特先生,他雖然身上有缺陷,可以說是多重障礙,沒有手臂,腿部障礙,紅綠色盲。但他克服先天的缺陷,經過不斷的訓練,卻成為贏得七屆殘障奧運的國手。

  3. 從這啟示,可以得到即使不完美,也可以成就一些完美。從不完美中知道哪些可以努力和改善。如果無法達到完美,試著去接受它。

2.寫回饋單


黑板













施密特的乒乓人生DVD


黑板























學習單


















回饋單


5分鐘













20分鐘



























15分鐘


















5分鐘



能口頭回饋












專心看影片



能口頭回饋






















能完成學習單

















能完成回饋單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