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明湖國民小學一○九學年度 下學期 二年級 生活課程計畫
二年級下學期教學計畫表
1.學科領域:生活
2.課程架構圖:
二年級下學期 生活課程 素養導向教學規劃
起迄週次 | 主題 | 單元 | 核心 | 學習重點 | 學習目標 | 教學重點 | 節數 | 評量 | 融入議題 |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
一 | 主題一、有你真好 | 單元1謝謝你的幫忙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1覺察自己、他人和環境的關係,體會生活禮儀與團體規範的意義,學習尊重他人、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並於生活中實踐,同時能省思自己在團體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在能力所及或與他人合作的情況下,為改善事情而努力或採取改進行動。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2-I-3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6-I-1覺察自己可能對生活中的人、事、物產生影響,學習調整情緒與行為。 7-I-2傾聽他人的想法,並嘗試用各種方法理解他人所表達的意見。 7-I-5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 A-I-3自我省思。 C-I-4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E-I-4感謝的表達與服務工作的實踐。 | 1.能主動幫助同學,一起解決問題。 2.遇到問題,知道怎麼做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3.知道大家伸出援手幫忙時,對於解決問題是有幫助的。 4.能指出伸出援手幫忙時,對於解決問題有哪些幫助。5.分享接受他人的幫助時,心情是如何。 | 1.察覺事件中的主角需要什麼協助。 2.利用角色扮演,學習如何幫助人。 3.分享提供協助時,對於解決困難及被協助者有什麼幫助。 4.分享自己接受別人幫助的經驗,以及當時的心情。 | 6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性E3覺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了解家庭、學校與職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人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科技教育 科E2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科E4體會動手實作的樂趣,並養成正向的科技態度。 ◎綜合能力 科E7依據設計構想以規劃物品的製作步驟。 科E8利用創意思考的技巧。 科E9具備與他人團隊合作的能力。 ◎品德教育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4自律負責。 品EJU7關懷行善。 ◎生命教育 生E7發展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及主動去愛的能力,察覺自己從他者接受的各種幫助,培養感恩之心。 ◎安全教育 安E8了解校園安全的意義。 安E10關注校園安全的事件。 ◎生涯規劃教育 涯E6覺察個人的優勢能力。 涯E7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
二 | 主題一、有你真好 | 單元1謝謝你的幫忙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1覺察自己、他人和環境的關係,體會生活禮儀與團體規範的意義,學習尊重他人、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並於生活中實踐,同時能省思自己在團體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在能力所及或與他人合作的情況下,為改善事情而努力或採取改進行動。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2-I-6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3-I-2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4-I-2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6-I-1覺察自己可能對生活中的人、事、物產生影響,學習調整情緒與行為。 6-I-4關懷生活中的人、事、物願意提供協助與服務。 | A-I-3自我省思。 C-I-1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4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C-I-5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F-I-3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習。 F-I-4對自己做事方法或策略的省思與改善。 | 1.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察覺自己可以提供別人什麼幫助。 2.能把幫助別人的想法落實,做成計劃。 3.能說出為別人服務時有什麼感想或收穫。 4.能了解小天使和守護神的活動規則。 5.完成守護神的任務,並和同學分享自己的服務內容。 6.能說出得到守護神幫助之後的感想。 7.能唱跳歌曲〈我真快樂〉,表現快樂的心情與舞蹈。 | 1.分享自己可以幫助別人做哪些事情。 2.把想要幫助別人的做法記錄下來。 3.說說看你們的做法是什麼呢?要怎麼進行呢? 4.分享在為別人服務的活動中,有什麼感想或收穫。 5.透過小天使和守護神活動,讓每一個學童都有機會為別人服務。 6.請學童說說在活動期間為小天使默默做了哪些服務。 7.請學童分享得到守護神的哪些幫助,以及感想。 8.經過前面的小天使和守護神活動中,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再透過律動歌曲延續這種心情。 9.歌曲分析。 10.歌曲習唱。 11.身體律動。 | 6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性E3覺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了解家庭、學校與職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人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科技教育 科E2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科E4體會動手實作的樂趣,並養成正向的科技態度。 ◎綜合能力 科E7依據設計構想以規劃物品的製作步驟。 科E8利用創意思考的技巧。 科E9具備與他人團隊合作的能力。 ◎品德教育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4自律負責。 品EJU7關懷行善。 ◎生命教育 生E7發展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及主動去愛的能力,察覺自己從他者接受的各種幫助,培養感恩之心。 ◎安全教育 安E8了解校園安全的意義。 安E10關注校園安全的事件。 ◎生涯規劃教育 涯E6覺察個人的優勢能力。 涯E7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
三 | 主題一、有你真好 | 單元2學校裡的志工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1覺察自己、他人和環境的關係,體會生活禮儀與團體規範的意義,學習尊重他人、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並於生活中實踐,同時能省思自己在團體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在能力所及或與他人合作的情況下,為改善事情而努力或採取改進行動。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1-I-2覺察每個人均有其獨特性與長處,進而欣賞自己的優點、喜歡自己。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6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3-I-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3-I-2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7-I-4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C-I-1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4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 1.知道在上學時,有哪些人為大家維護安全。 2.知道導護工作需要志工幫忙。 3.知道學校裡有哪些志工,哪些事情需要志工幫忙。 4.知道這些志工的工作內容有哪些。 5.能夠肯定自己的能力,並願意當小志工去幫助一年級的學弟妹。 6.能提出規劃,為擔任小志工做相關的準備。 | 1.認識為我們維護上學安全的人。 2.為什麼需要志工幫忙維護安全。 3.認識學校的志工。 4.受過志工幫哪些忙? 5.如果有當小志工的機會,可以為學校做哪些服務呢? 6.討論去擔任小志工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 6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性E3覺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了解家庭、學校與職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人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科技教育 科E2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科E4體會動手實作的樂趣,並養成正向的科技態度。 ◎綜合能力 科E7依據設計構想以規劃物品的製作步驟。 科E8利用創意思考的技巧。 科E9具備與他人團隊合作的能力。 ◎品德教育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4自律負責。 品EJU7關懷行善。 ◎生命教育 生E7發展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及主動去愛的能力,察覺自己從他者接受的各種幫助,培養感恩之心。 ◎安全教育 安E8了解校園安全的意義。 安E10關注校園安全的事件。 ◎生涯規劃教育 涯E6覺察個人的優勢能力。 涯E7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
四 | 主題一、有你真好 | 單元2學校裡的志工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1覺察自己、他人和環境的關係,體會生活禮儀與團體規範的意義,學習尊重他人、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並於生活中實踐,同時能省思自己在團體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在能力所及或與他人合作的情況下,為改善事情而努力或採取改進行動。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1-I-2覺察每個人均有其獨特性與長處,進而欣賞自己的優點、喜歡自己。 4-I-2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6-I-4關懷生活中的人、事、物願意提供協助與服務 | A-I-3自我省思。 C-I-2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C-I-5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C-I-5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F-I-4對自己做事方法或策略的省思與改善。 | 1.能夠清楚說明擔任小志工的時候,是如何完成自己所負責的工作。 2.完成小志工的任務後,能夠說出自己的心得並肯定自己的表現。 3.能夠設計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徽章,獎勵自己擔任小志工的優良表現。 4.能夠說出自己的徽章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 1.分享當小志工的經驗。 2.說說自己當小志工的表現及心得。 3.製作一個徽章奬勵自己,完成了小志工的任務。 4.開始動手做屬於自己的徽章。 5.分享自己的設計想法和成果。 | 6 | 觀察評量 | ◎性別平等教育 性E3覺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了解家庭、學校與職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人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科技教育 科E2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科E4體會動手實作的樂趣,並養成正向的科技態度。 ◎綜合能力 科E7依據設計構想以規劃物品的製作步驟。 科E8利用創意思考的技巧。 科E9具備與他人團隊合作的能力。 ◎品德教育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4自律負責。 品EJU7關懷行善。 ◎生命教育 生E7發展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及主動去愛的能力,察覺自己從他者接受的各種幫助,培養感恩之心。 ◎安全教育 安E8了解校園安全的意義。 安E10關注校園安全的事件。 ◎生涯規劃教育 涯E6覺察個人的優勢能力。 涯E7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
五 | 主題二、小種子長大了 | 單元1種子在哪裡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B1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生活-E-B2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 及環境的特性。 2-I-4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5-I-1覺知生活中人、事、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5-I-2在生活環境中,覺察美的存在。 7-I-4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B-I-1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F-I-2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與嘗試。 | 1.能透過想知道種子的地點,進而產生要到校園找尋種子想法。 2.能與同學討論找尋的工作分配。 3.能與同學運用工具或方式找到種子的位置。 4.能與同學利用不同的觀察方式,看見種子的不同。 5.能在小組中討論出針對種子可以拿來做的活動。 6.能讓學童找尋各種種子種植的方法及工具。 7.能在校園中找到適合種植的地方。 | 1.有小朋友發現到有小小圓圓的東西黏在同學的腳上很好奇,被黏到腳的學童也很好奇是在哪裡被黏到種子的,於是引起了想要到校園去看看的動機,並且找尋更多的種子。 2.教師引導出去觀察探索前,要有自己的工作安排,讓學童針對要找尋的地點、準備的工具或東西、到達現場時的工作等,進行小組的工作分配。 3.教師將不同組的學童,先分別在大樹區、草叢區及花圃等地方以不同組進行尋找。 4.除了發現同學腳上的種子之外,還發現其他的種子,利用夾鏈袋分別將撿到的種子裝起來,也有同學記錄找到不同種子的位置。 5.教師引導學童從撿到的種子是什麼樣子開始,可以利用不一樣的方式仔細觀察撿到的種子,可以利用五感方式聞的、觀察紋路或者是搖動方式聽聽看是否有聲音等,讓學童發現種子的另一個面貌。 6.在觀察之後,在引導學童針對於撿來的種子,還可以拿來做什麼,請小組討論並思考,教師將學童所提出來的想法記錄在黑板上,可能有的討論結果大致會有種植、或將種子貼成作品或是在圖畫紙上描繪種子的紋路等。 7.等待學童的結論後,依據學童們的想法以種植種子為主要的活動的結論,引起下一個階段的付諸行動的依據。 8.教師依照學童的學習脈絡中引導即將進入到種植的過程中,但是因為學童並沒有種植的經驗,因此教師引導學童要如何才能找到相關的資源或工具。 9.有了方法及相關工具的準備,要考慮的是在哪裡種植,因此讓學童在教室內外觀察,在小組達成共識找到可以種植的地方。 | 6 | 觀察評量 | ◎環境教育 環E1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環E2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環E3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而保護重要棲地。 ◎品德教育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1尊重生命。 品EJU4自律負責。 ◎閱讀素養教育 閱E11低年級:能在一般生活情境中,懂得運用文本習得的知識解決問題。 ◎戶外教育 戶E1善用教室外、戶外及校外教學,認識生活環境(自然或人為)。 戶E2豐富自身與環健康的身心境的互動經驗,培養對生活環境的覺知與敏感,體驗與珍惜環境的好。 戶E3善用五官的感知,培養眼、耳、鼻、舌、觸覺及心靈對環境感受的能力。 戶E4覺知自身的生活方式會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與衝擊。 |
六 | 主題二、小種子長大了 | 單元1種子在哪裡 單元2一起來種吧!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B1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生活-E-B2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1-I-3省思自我成長的歷程,體會其意義並知道自己進步的情形與努力的方向。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 慣。 4-I-2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 B-I-1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C-I-2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E-I-3自我行為的檢視與調整。 | 1.能讓學童在工作小組中,知道自己負責的事項。 2.能引導學童在校室內、外種植時,可依據找到的方法來種植種子。 3.能想像種子發芽後的樣子,利用不同的材料創作出來。 4.能以唱歌及律動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 | 1.在進行種植之前,先在小組中進行工作任務的討論及分配。 2.確定要種植種子位置之後,利用之前找到的方法(書本資料、詢問長輩或工友的資訊)來進行種子種植。 3.運用毛根或吸管、小杯子(小盆子)、超輕土、色紙等材料,模擬種子從土中發芽出來。 4.經過前面的觀察種子與種植的活動,學童的心情是期待的,由於種植到發芽有一段時間教學活動擬以音樂和表演安撫學童等待的心情,且引導對種子發芽過程的想像力,延續對期待種子發芽的熱情。 5.歌曲習唱。 6.身體律動。 | 6 | 觀察評量 | ◎環境教育 環E1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環E2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環E3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而保護重要棲地。 ◎品德教育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1尊重生命。 品EJU4自律負責。 ◎閱讀素養教育 閱E11低年級:能在一般生活情境中,懂得運用文本習得的知識解決問題。 ◎戶外教育 戶E1善用教室外、戶外及校外教學,認識生活環境(自然或人為)。 戶E2豐富自身與環健康的身心境的互動經驗,培養對生活環境的覺知與敏感,體驗與珍惜環境的好。 戶E3善用五官的感知,培養眼、耳、鼻、舌、觸覺及心靈對環境感受的能力。 戶E4覺知自身的生活方式會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與衝擊。 |
七 | 主題二、小種子長大了 | 單元3種子發芽了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B1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生活-E-B2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2-I-3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4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 A-I-1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C-I-1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 1.能夠仔細觀察種植的植物有明顯的變化。 2.能與同學在觀察及討論發現各種內在以及外在影響種子生長的問題。 3.能找出可以解決影響到種子生長的方法。 | 1.教師帶領學童以小組方式觀察各組的種子生長狀況,提醒學童可以進行的方式,如拿尺量長出來的種子苗、幫忙拔雜草、找蟲、做紀錄等。 2.運用之前觀察的方式,開始發現學童已經可以慢慢的嘗試去記錄所觀察到的事情,並且請小朋友以小組的方式發表所看到內容。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童發現的問題,可以如何解決呢?然後分別找出可以進行解決的方法。 | 6 | 觀察評量 | ◎環境教育 環E1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環E2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環E3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而保護重要棲地。 ◎品德教育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1尊重生命。 品EJU4自律負責。 ◎閱讀素養教育 閱E11低年級:能在一般生活情境中,懂得運用文本習得的知識解決問題。 ◎戶外教育 戶E1善用教室外、戶外及校外教學,認識生活環境(自然或人為)。 戶E2豐富自身與環健康的身心境的互動經驗,培養對生活環境的覺知與敏感,體驗與珍惜環境的好。 戶E3善用五官的感知,培養眼、耳、鼻、舌、觸覺及心靈對環境感受的能力。 戶E4覺知自身的生活方式會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與衝擊。 |
八 | 主題三、有電話真方便 | 單元1怎麼說會比較好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B1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生活-E-B2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3-I-2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4-I-3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6-I-1覺察自己可能對生活中的人、事、物產生影響,學習調整情緒與行為。 7-I-4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C-I-2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D-I-3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F-I-2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與嘗試。 F-I-4對自己做事方法或策略的省思與改善。 | 1.能與同學討論,要打電話給別人時應 該要怎麼說。 2.能針對接聽電話提出看法並與同學討論。 3.能提出想要練習撥打電話的方法。 4.能利用身邊的各種媒材,進行創意電話筒的製作。 5.能透過律動遊戲的進行練習撥接電話。 6.能依據不同的接聽電話情境,找到適合回應的話語。 | 1.因為圖書室來電,有學童的書尚未歸還,教師請該名學童回答,但是因為學童回答不出來,因此以此做為討論電話使用的依據。 2.接下來針對學童要打電話到圖書館給老師,要如何在電話中說進行討論。 3.教師針對接到電話時應該要注意的事情有哪些,請學童討論出一些想法。在討論撥打電話及接聽電話的過程應注意的事項後,引導學童若是想要練習接聽電話,在沒有真正電話可以使用之下,能夠有什麼樣的方法來進行這些練習呢? 4.教師引導學童思考電話有哪些形式,可以利用身邊的哪些媒材做出創意電話筒。 5.教師引導學童討論遇到狀況時,該如何回答。 6.教師引導相關情境,以遇到打電話時對方不在時為舉例,這時該要怎麼辦的情況,由學童來思考對應的話語。 7.遇到對方打電話來的時候,要找的人不在教室,這時要如何回應對方呢?請學童試著找出適當回應的話語。 8.其他思考情境:接聽到不認識的人打電話來時會怎麼辦呢? | 6 | 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人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品德教育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2孝悌仁愛。 ◎家庭教育 家E6覺察與實踐兒童在家庭中的角色責任。 ◎科技教育 科E2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科E5繪製簡單草圖以呈現設計構想。 科E7依據設計構想以規劃物品的製作步驟。 科E8利用創意思考的技巧。 |
九 | 主題三、有電話真方便 | 單元2我會使用電話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B1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生活-E-B2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1-I-4珍視自己並學習照顧自己的方法,且能適切、安全的行動。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6-I-4關懷生活中的人、事、物願意提供協助與服務。 | A-I-2事物變化現象的觀察。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D-I-1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認識。 | 1.能正確使用一般電話撥打出去。 2.能利用零錢、電話卡或悠遊卡等撥打公共電話。 3.能知道哪些情況需要撥打電話。 4.能預先理解遇到緊急狀況時撥打電話應該要怎麼說。 | 1.不同的電話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先利用家用型的電話使用方式,請學童來練習看看。 2.在不同地方有不一樣的電話,若是人在外面想要和家人聯繫時,引導學童可以運用附近的公共電話來打電話回去,公共電話會有投擲零錢、電話卡及悠遊卡等使用方式。公共電話不同一般家用電話,還有緊急電話按鈕,提供學童辨別使用時機,建議帶領學童到校園中的公共電話實際教學。 3.教師以課本中四種需要利用電話的情境,讓學童討論。請學童也提出自己可能會遇到需要使用電話的情境,與大家討論。 4.引導學童遇到緊急的情況,必須要使用電話,這時應該要如何說呢?讓學童進行緊急狀況的打電話內容討論。 5.因為緊急危險的狀況不同,包含119、165、113、110等號碼,皆屬於不同事情的處理專線。 | 6 | 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人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品德教育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2孝悌仁愛。 ◎家庭教育 家E6覺察與實踐兒童在家庭中的角色責任。 ◎科技教育 科E2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科E5繪製簡單草圖以呈現設計構想。 科E7依據設計構想以規劃物品的製作步驟。 科E8利用創意思考的技巧。 |
十 | 主題三、有電話真方便 | 單元3愛的傳聲筒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B1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生活-E-B2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1-I-3省思自我成長的歷程,體會其意義並知道自己進步的情形與努力的方向。 2-I-6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3-I-2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4-I-2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5-I-4對生活周遭人、事、物的美有所感動,願意主動關心與親近。 | A-I-3自我省思。 C-I-5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F-I-3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習。 | 1.能對於想要問候的親人準備好要說的內容。 2.能拿起電話時,將要表達的話,清楚且明白的跟對方說。 3.能對於此次主題有自己的回應與想法。 | 1.教師引導學童與家人們的情感聯繫的重要,透過電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表達情宜,因此讓學童提出與遠方家人(親人)聯繫、說出祝福的話。 2.要跟親人說話的時候,要說些什麼呢?讓學童討論之後,請學童舉例提出來並且練習說說看。 3.針對主題,教師引導學童,期望能對於照顧自己的或是遠方的長輩,透過所學過運用的電話方法,將自己內心想問候的話,利用電話直接告訴對方。建議能事先將要說的話寫下來,避免聽到對方的聲音時,因為很緊張又感動,突然沒有辦法說。也可以利用自製創意話筒來練習說。 4.最後,請學童自我回想一下這次的主題,利用生活周邊的工具,也可以串起彼此的橋梁這是很重要的。讓學童說說自己的感受吧! | 6 | 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人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品德教育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2孝悌仁愛。 ◎家庭教育 家E6覺察與實踐兒童在家庭中的角色責任。 ◎科技教育 科E2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科E5繪製簡單草圖以呈現設計構想。 科E7依據設計構想以規劃物品的製作步驟。 科E8利用創意思考的技巧。 |
十一 | 主題四、環保達人 | 單元1大掃除時間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B1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生活-E-B2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1覺察自己、他人和環境的關係,體會生活禮儀與團體規範的意義,學習尊重他人、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並於生活中實踐,同時能省思自己在團體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在能力所及或與他人合作的情況下,為改善事情而努力或採取改進行動。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4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3-I-3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主動學習新的事物。 6-I-2體會自己分內該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身體力行。 6-I-5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7-I-1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7-I-2傾聽他人的想法,並嘗試用各種方法理解他人所表達的意見。 7-I-4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B-I-2社會環境之美的體認。 C-I-1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E-I-1生活習慣的養成。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F-I-3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習。 | 1.積極參與討論並與同學分工合作整理教室。 2.積極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 3.探索減少垃圾空間的方法。 4.學會回收前應進行的處理。 5.發現並認識資源回收圖案。 6.知道生活中或住家附近有回收標誌的地方。 | 1.教師請學童回想剛開學時教室的環境跟現在有什麼不同? 2.教師引導學童討論,整理教室的方法 3.教師引導學童一起動手整教室吧! 4.教師引導學童觀察教室環境。 5.教師提問。 6.想一想,生活中曾經在哪裡看過回收圖案? 7.利用放學後或假日,觀察家裡的物品、到住家附近的社區裡找一找,哪裡有回收圖案,並且記錄在習作P24、25。 8.今天整理出來的雜物中,除了寶特瓶外,還有其他物品有回收圖案嗎? | 6 | 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人E3了解每個人需求的不同,並討論與遵守團體的規則。 人E7認識生活中不公平、不合理、違反規則和健康受到傷害等經驗,並知道如何尋求救助的管道。 ◎環境教育 環E5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環E6覺知人類過度的物質需求會對未來世代造成衝擊。 環E16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環E17養成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 ◎海洋教育 海E16認識家鄉的水域或海洋的汙染、過漁等環境問題。 ◎科技教育 科E2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科E4體會動手實作的樂趣,並養成正向的科技態度。 科E8利用創意思考的技巧。 科E9具備與他人團隊合作的能力。 ◎品德教育 品E1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品E2自尊尊人與自愛愛人。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4自律負責。 品EJU6欣賞感恩。 品E7知行合一。 ◎家庭教育 家E9參與家庭消費行動,澄清金錢與物品的價值。 |
十二 | 主題四、環保達人 | 單元2垃圾減量大作戰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B1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生活-E-B2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1覺察自己、他人和環境的關係,體會生活禮儀與團體規範的意義,學習尊重他人、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並於生活中實踐,同時能省思自己在團體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在能力所及或與他人合作的情況下,為改善事情而努力或採取改進行動。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1-I-3省思自我成長的歷程,體會其意義並知道自己進步的情形與努力的方向。 2-I-3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4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2-I-6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3-I-2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3-I-3體會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主動學習新的事物。 6-I-2體會自己分內該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身體力行。 6-I-5覺察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尊重生命。 7-I-1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 B-I-2社會環境之美的體認。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C-I-4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D-I-3聆聽與回應的表現。 E-I-1生活習慣的養成。 F-I-2不同解決問題方法或策略的提出與嘗試。 F-I-4對自己做事方法或策略的省思與改善。 | 1.透過實作與體驗,發現讓回收籃裝更 多的做法。 2.學會清洗鋁箔包裝空盒。 3.透過體驗活動了解垃圾量對生活環境的影響。 4.了解垃圾減量可能的方法。 5.學習收納塑膠袋的方法。 6.說出自己可以做到的垃圾減量的做法。 7.身體力行垃圾減量完成目標。 8.分享自己在實踐過程的發現。 | 1.大家試試看,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回收籃裝更多?(分組進行) 2.分組討論找出解決的方法。 3.教師引導學童閱讀課本鋁箔包裝空盒壓平的步驟與方法,並請學童依照步驟練 習。 4.教師引導學童整理書包和抽屜。 5.教師引導與提問。 6.教師提問。 7.用過的塑膠袋可以洗乾淨後回收再利用,可是它也變成很蓬鬆、很佔空間。 8.請分享把塑膠袋縮小方法,大家一起練 習做做看。 9.記錄討論結果。 10.教師引導學童分享為了達到垃圾減量的目標,你發現了什麼好方法呢? 11.教師引導學童分享在進行垃圾減量時曾遇到的困難。 12.大家知道這個看起來很漂亮的玻璃瓶原本是裝什麼的嗎? 13.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發現的垃圾減量的好方法,也透過討論的方式想出解決所遇到的困難的做法,值得鼓勵!雖然已經過了練習垃圾減量的一週時間,以後每一天請大家仍然要繼續努力實施垃圾減 量,讓我們的環境更美好唷!接下來請大家回家後再仔細找找,生活中有沒有利用可回收的資源改造的物品呢?下次上課再跟大家分享。 | 6 | 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人E3了解每個人需求的不同,並討論與遵守團體的規則。 人E7認識生活中不公平、不合理、違反規則和健康受到傷害等經驗,並知道如何尋求救助的管道。 ◎環境教育 環E5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環E6覺知人類過度的物質需求會對未來世代造成衝擊。 環E16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環E17養成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 ◎海洋教育 海E16認識家鄉的水域或海洋的汙染、過漁等環境問題。 ◎科技教育 科E2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科E4體會動手實作的樂趣,並養成正向的科技態度。 科E8利用創意思考的技巧。 科E9具備與他人團隊合作的能力。 ◎品德教育 品E1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品E2自尊尊人與自愛愛人。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4自律負責。 品EJU6欣賞感恩。 品E7知行合一。 ◎家庭教育 家E9參與家庭消費行動,澄清金錢與物品的價值。 |
十三 | 主題四、環保達人 | 單元3神奇變身術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B1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生活-E-B2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1覺察自己、他人和環境的關係,體會生活禮儀與團體規範的意義,學習尊重他人、愛護生活環境及關懷生命,並於生活中實踐,同時能省思自己在團體中所應扮演的角色,在能力所及或與他人合作的情況下,為改善事情而努力或採取改進行動。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3-I-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4-I-2使用不同的表徵符號進行表現與分享,感受創作的樂趣。 4-I-3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5-I-1覺知生活中人、事、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 B-I-2社會環境之美的體認。 C-I-2媒材特性與符號表徵的使用。 C-I-5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 1.學會用回收紙摺垃圾袋。 2.體驗自製環保樂器的樂趣。 3.了解舊物(回收的資源物品)改造後再生的意涵,延續與自己的舊物之間的情誼。 4.發現回收資源在生活中再利用的豐富面貌,體會生活的美好。 5.能利用自製環保樂器替歌曲伴奏。 6.能與同學合作完成環保樂器演出。 7.能跟著歌曲演唱。 | 1.教師提問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利用回收資源做的?說一說你的發現。 2.你還能想到其他利用回收資源的做法嗎?小組討論後跟全班分享小組的想法。 3.教師展示回收的資源垃圾改造利用的實物或影片(或請學童觀察課本圖片) 4.教師提問。 5.運用做好的環保樂器進行表演。 6.歌曲分析。 7.歌曲練唱。 | 6 | 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人E3了解每個人需求的不同,並討論與遵守團體的規則。 人E7認識生活中不公平、不合理、違反規則和健康受到傷害等經驗,並知道如何尋求救助的管道。 ◎環境教育 環E5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環E6覺知人類過度的物質需求會對未來世代造成衝擊。 環E16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環E17養成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 ◎海洋教育 海E16認識家鄉的水域或海洋的汙染、過漁等環境問題。 ◎科技教育 科E2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科E4體會動手實作的樂趣,並養成正向的科技態度。 科E8利用創意思考的技巧。 科E9具備與他人團隊合作的能力。 ◎品德教育 品E1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品E2自尊尊人與自愛愛人。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4自律負責。 品EJU6欣賞感恩。 品E7知行合一。 ◎家庭教育 家E9參與家庭消費行動,澄清金錢與物品的價值。 |
十四 | 主題五、光和影 | 單元1和影子玩遊戲 |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B1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生活-E-C3欣賞周遭不同族群與文化內涵的異同,體驗與覺察生活中全球關連的現象。 |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7-I-1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 B-I-3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 1.能在校園中找出不同的影子。 2.能說出2種以上對影子的發現。 3.能和同學合作,組合出影子怪獸。 4.能運用所學,順利玩踩影子的遊戲。 | 1.教師帶領學童到校園找影子。鼓勵學童仔細觀察,並勇於發表自己的發現。 2.教師引導學童去發現「這是誰的影子」以引發進一步的思考和討論。 3.在學童發現奇怪的影子以後,教師鼓勵學童以雙人或多人的方式,嘗試組合出「另類的影子」。 4.教師鼓勵學童「加上其他東西試試看」。 5.學童用粉筆在地上畫下影子的外型,和同學分享,並猜測影子是如何組成的。 6.延續前一個教學活動的發現:物體移動,影子會跟著移動,學童討論如何利用此發現來玩遊戲。 7.教師引導學童導論玩踩影子遊戲的好方法「怎樣才不容易被別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 6 | 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人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環境教育 環E1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品德教育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戶外教育 戶E5理解他人對環境的不同感受,並且樂於分享自身經驗。 戶E6學生參與校園的環境服務、處室的服務。 |
十五 | 主題五、光和影 | 單元2光影好朋友 |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B1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生活-E-C3欣賞周遭不同族群與文化內涵的異同,體驗與覺察生活中全球關連的現象。 |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6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3-I-1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 B-I-1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B-I-3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I-1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5知識與方法的運用、組合與創新。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 1.能和同學討論教室裡的影子是如何產生的。 2.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光源。 3.能利用身邊的現成物製造影子。 4.能實際利用身體或身邊的物品製造出各種影子。 5.透過操作,知道移動光源或物體,與影子大小改變的關係。 | 1.教師幫同學複習「踩影子遊戲」的舊經驗,引導到討論「教室裡也能玩踩影子的遊戲嗎?」再付諸行動在教室裡踩影子。 2.學童在踩影子活動中已發現「影子」,太陽照得到才會有影子,因此人在樹底下沒影子。因此合理的產生教室裡的影子是否因為有其他的光源產生。教師宜引導學童討論此部分。 3.教師鼓勵學童動手嘗試各種光源,找出能產生清楚影子的光源。 4.在嘗試各種光源時,教師鼓勵學童用手邊或現成的物品做出影子,引導學童發現影子的外型類似什麼,就可以利用現成物的影子進一步玩遊戲。 5.學童在前一個活動作影子時,很容易發現物體移動時,影子的大小會隨著改變。教師讓學童實際動手去嘗試。 | 6 | 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人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環境教育 環E1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品德教育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戶外教育 戶E5理解他人對環境的不同感受,並且樂於分享自身經驗。 戶E6學生參與校園的環境服務、處室的服務。 |
十六 | 主題五、光和影 | 單元3影子表演秀 |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B1使用適切且多元的表徵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人溝通,並能同理與尊重他人想法。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生活-E-C3欣賞周遭不同族群與文化內涵的異同,體驗與覺察生活中全球關連的現象。 |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4-I-3運用各種表現與創造的方法與形式,美化生活、增加生活的趣味。 7-I-1以對方能理解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7-I-4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F-I-3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習。 | 1.能利用對影子的發現和同學一起討論可以表演的內容。 2.能討論出影子表演秀要準備的工作。 3.製作影子表演秀的道具。 4.能替影子表演秀選擇適合的配樂。 5.能和同學一起合作演出影子表演秀。 | 1.教師引導學童討論說出想用影子特性進行影子表演秀。 2.學童提出影子表演秀的故事。 3.教師引導學童討論影子表演秀應該準備哪些工作。 4.引導學童利用各種美勞材料製作影子表演秀的角色。 5.教師抓住學童想為影子表演秀加上配樂的心理,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讓學童聆聽過後,用簡單的形容詞描述出來。 6.學童為自己的影子表演秀選擇合適的配樂,一起來表演吧! | 6 | 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人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環境教育 環E1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品德教育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戶外教育 戶E5理解他人對環境的不同感受,並且樂於分享自身經驗。 戶E6學生參與校園的環境服務、處室的服務。 |
十七 | 主題六、成長與學習 | 單元1成長的發現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B2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1-I-2覺察每個人均有其獨特性與長處,進而欣賞自己的優點、喜歡自己。 1-I-3省思自我成長的歷程,體會其意義並知道自己進步的情形與努力的方向。 2-I-3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並體會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 2-I-4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7-I-4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A-I-1生命成長現象的認識。 A-I-3自我省思。 C-I-4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F-I-3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習。 | 1.能察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漸漸成長 2.能察覺隨著年齡增長,自己的很多能力變好了。 3.能說明自己能力的成長,對日常生活有什麼幫助。 4.能察覺自己分擔責任、幫助別人時,會形成相互影響。 5.肯定自己且喜歡自己。 6.知道自己學習到哪些本事,並指出最滿意的是哪一項。 7.能夠珍惜成長紀錄,找到保存學習成果的方法。 8.經過討論後能確認展現學習成果的方式。 9.能做好工作任務的分配,並承擔任務 10.能和同學分工合作一起完成計畫。 | 1.發現自己長大了。 2.發現自己能力變好了。 3.發現成長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4.喜歡自己的成長和改變,對自己有信心。 5.知道自己最滿意的學習成果是什麼。 6.找出保存或記錄學習成果的方法。 7.提出展現學習成果的方式。 8.進行準備的討論。 9.和同學分工合作一起進行準備工作。 | 6 | 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人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人E6覺察個人的偏見,並避免歧視行為的產生。 ◎品德教育 品E1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品E2自尊尊人與自愛愛人。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2孝悌仁愛。 品EJU6欣賞感恩。 ◎生命教育 生E4觀察日常生活中生老病死的現象,思考生命的價值。 ◎家庭教育 家E5主動與家人分享。 家E6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 ◎生涯規劃教育 涯E4認識自己的特質與興趣。 涯E5探索自己的價值觀。 涯E6覺察個人的優勢能力。 涯E7培養良好的人際。 涯E11培養規劃與運用時間的能力。 涯E12學習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
十八 | 主題六、成長與學習 | 單元1成長的發現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B2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1-I-2覺察每個人均有其獨特性與長處,進而欣賞自己的優點、喜歡自己。 4-I-1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7-I-4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A-I-3自我省思。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F-I-3時間分配及做事程序的規劃練習。 | 1.經過討論後能確認展現學習成果的方式。 2.能做好工作任務的分配,並承擔任務。 3.能和同學分工合作一起完成計畫。 4.能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藝。 5.肯定自己的努力和表現。 | 1.選定學過的音樂活動最為上臺表演的節目。 2.個別或分組練習。 3.配合歌曲和同學一起來練習。 4.回饋與改進。 5.發表會展場的布置與調整。 6.確認邀請卡是否詳實傳達發表的資訊。 7.排練上臺的節目。 8.引導家長欣賞靜態成果展。 9.動態節目展演。 | 6 | 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人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人E6覺察個人的偏見,並避免歧視行為的產生。 ◎品德教育 品E1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品E2自尊尊人與自愛愛人。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2孝悌仁愛。 品EJU6欣賞感恩。 ◎生命教育 生E4觀察日常生活中生老病死的現象,思考生命的價值。 ◎家庭教育 家E5主動與家人分享。 家E6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 ◎生涯規劃教育 涯E4認識自己的特質與興趣。 涯E5探索自己的價值觀。 涯E6覺察個人的優勢能力。 涯E7培養良好的人際。 涯E11培養規劃與運用時間的能力。 涯E12學習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
十九 | 主題六、成長與學習 | 單元2迎接新生活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B2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2-I-1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2-I-4決問題的歷程中,學習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方法。 2-I-5運用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並養成動手做的習慣。 3-I-2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 C-I-1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C-I-3探究生活事物的方法與技能。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 1.能找出探究三年級和二年級之間差異的方法。 2.能從課表中發現,三年級的學習生活和低年級有何不同。 3.從發現兩者的差異中,為訪問三年級的學長姐做規劃。 | 1.討論三年級的學習生活和低年級有何不同。 2.從功課表發現三年級和現在有什麼不同。 3.如何為訪問三年級做準備。 4.準備工作的落實與確認。 | 6 | 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人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人E6覺察個人的偏見,並避免歧視行為的產生。 ◎品德教育 品E1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品E2自尊尊人與自愛愛人。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2孝悌仁愛。 品EJU6欣賞感恩。 ◎生命教育 生E4觀察日常生活中生老病死的現象,思考生命的價值。 ◎家庭教育 家E5主動與家人分享。 家E6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 ◎生涯規劃教育 涯E4認識自己的特質與興趣。 涯E5探索自己的價值觀。 涯E6覺察個人的優勢能力。 涯E7培養良好的人際。 涯E11培養規劃與運用時間的能力。 涯E12學習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
二十 | 主題六、成長與學習 | 單元2迎接新生活 | 生活-E-A1透過自己與外界的連結,產生自我感知並能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進而愛惜自己,同時透過對生活事物的探索與探究,體會與感受學習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生活-E-A2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A3藉由各種媒介,探索人、事、物的特性與關係,同時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理解道理,並能進行創作、分享及實踐。 生活-E-B2運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媒材與工具,透過各種探究事物的方法及技能,對訊息做適切的處理。 生活-E-B3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E-C2覺察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可能對他人和環境有所影響,用合宜的方式與人友善互動,願意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展現尊重、溝通以及合作的技巧。 | 1-I-4珍視自己並學習照顧自己的方法,且能適切、安全的行動。 2-I-6透過探索與探究人、事、物的歷程,了解其中的道理。 3-I-2體認探究事理有各種方法並且樂於應用。 6-I-2體會自己分內該做的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身體力行。 7-I-4能為共同的目標訂定規則或方法,一起工作並完成任務。 | A-I-3自我省思。 C-I-4事理的應用與實踐。 D-I-4共同工作並相互協助。 F-I-1工作任務理解與工作目標設定的練習。 | 1.完成個人及小組負責的項準備工作 2.和同學分工合作完成訪問。 3.提出訪問後的發現和感想。 4.能針對適應三年級的學習,提出因應的方法。 5.能歸納自己的優缺點,立下努力的目標和方法。 | 1.進行訪問。 2.提出訪問後的發現和感想。 3.為升上三年級的自己訂下目標。 4.把你的想法和做法寫下來,努力去實現。 | 6 | 觀察評量 | ◎人權教育 人E4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人E5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人E6覺察個人的偏見,並避免歧視行為的產生。 ◎品德教育 品E1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 品E2自尊尊人與自愛愛人。 品E3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品EJU2孝悌仁愛。 品EJU6欣賞感恩。 ◎生命教育 生E4觀察日常生活中生老病死的現象,思考生命的價值。 ◎家庭教育 家E5主動與家人分享。 家E6關心及愛護家庭成員。 ◎生涯規劃教育 涯E4認識自己的特質與興趣。 涯E5探索自己的價值觀。 涯E6覺察個人的優勢能力。 涯E7培養良好的人際。 涯E11培養規劃與運用時間的能力。 涯E12學習解決問題與做決定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