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軒二上第三課 土芭樂的生存之道 學習單 班級: 姓名: 座號:
一、課文探究:
1.請將第一段中的時間、地點、成熟期以及第二三段是如何描寫土芭樂的成熟?畫線標示。
2.第四、五段作者從外觀、口感、味道描述土芭樂與其他芭樂的不同,請在課文中找出並標示
在旁邊即可。
3.作者小時候對土芭樂有什麼感受?請在課文中標示出來。
4.作者對土芭樂的頓悟是什麼?有哪些生存策略?他為什麼有這種頓悟?
答:1.
2.
3.
5.延伸思考:你曾經有什麼過不去的問題?為什麼現在已經可以看開了呢?
6.作者認為珍珠芭樂值得同情的原因為何?作者讚賞土芭樂的地方在哪?
答:1.
2.
二、章法結構:
1.請寫出本課的意義段:
結構 | 段落 | 主旨 |
起 | ( 第 1 ~ 3段 ) | 點明土芭樂的成熟時間和果香 |
承 | ( 第 4 ~ 6段 ) | 比較土芭樂與珍珠芭樂、說明土芭樂的缺點 |
轉 | ( 第 7 ~ 8段 ) | 理解土芭樂的缺點其實為繁衍的優點 |
合 | ( 第 9 ~10段 ) | 感謝與慶幸土芭樂的繼續存在 |
※第一段是什麼寫作手法?(開門見山)第四五段是什麼寫作手法?(對比)
2.修辭:
(1)感謝它的陪伴,也慶幸它的繼續存在。(轉化擬人)
(2)教人急欲購買的「形容」(轉品)(形容詞→名詞)
(3)轉品修辭練習:
ㄅ.狂風怒吼/生吞活剝:( 動)詞→( 副)詞。
ㄆ.有一種何處惹塵埃的了悟/路不拾遺:( 動)詞→( 名)詞。
ㄇ.火紅的太陽/鵝黃的羽毛/羽化而登仙:( 名)詞→( 副)詞。
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形容)詞→( 名)詞。
ㄉ.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數量)詞→( 動)詞。
ㄊ.我不是歸人/飛鳥相與還/落霞與孤鷺齊飛:( 動)詞→( 形容)詞。
ㄋ.遠上寒山石徑斜/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形容)詞→( 副)詞。
ㄍ.割雞焉用牛刀/海珊很斯巴達:( 名)詞→( 形容)詞。
ㄎ.黑著眼圈/登泰山而小天下/春風又綠江南岸:( 形容)詞→( 動)詞。
ㄏ.鞭數十,驅之別院/晚來天欲雪/生,於我乎館:( 名)詞→( 動)詞。
三、閱讀:
節選自《莊子.人間世》語譯: 有一個名字為石的木匠去到齊國,經過曲轅,看見一棵被供奉為土地神的櫟樹。它大到能供幾千頭牛遮蔭,樹幹用繩子測量出來有百圍粗,樹身高出山頂七、八十尺才長出樹枝,可以做獨木舟的旁枝就有十數枝。觀看的人多到像在市集裡一樣,木匠不理會,逕自走過不停。弟子看足了之後,追上木匠問道:「我自從拿著刀斧跟著先生學藝以來,未曾見過木材有像這麼好的,先生看都不看一眼,不肯停下,為什麼呢?」木匠說:「罷了,不要再說了!它是沒用的木材,做船會沉,做棺材很快會腐爛,做器具很快會毀壞,做門窗會滿溢汁液,做屋柱會被蛀爛。是一棵沒用的樹木,正是因為沒用,它才能這樣長壽。」 Q1、觀賞的人為何觀賞?為什麼木匠不理會它? 答:1. 2.
2.植物也有痛覺 植物有一種觸覺,甚至可以「感覺」你摘葉子。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植物葉子可以發出與人類相似的疼痛信號,以警告鄰近的葉子即將發生的危險。科學家認為,這種反應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抵禦飢餓的蟲子,並且非常敏感,它可以感受毛毛蟲的微小腳步。這些信號也可以用來觸發並釋放植物葉子中的臭味化學物質,使昆蟲不那麼開胃。 由植物學家Masatsugu
Toyota博士領導的研究人員在他們的論文中寫道:「植物感知收到信號,如食草動物攻擊,它們會將這些信息傳輸到整個植物體內,以快速激活未損壞部分的防禦反應。」 不同植物的細胞在下一次激活也有類似的反應。這啟動了多米諾骨牌效應,使植物的某些部分能夠進行長距離通信。研究人員表示,當植物受到攻擊時,他們發現的「疼痛」反應會觸發防禦激素的釋放,這些荷爾蒙通過釋放有害化學物質使其與昆蟲的味道相互作用,為即將來臨的蟲子入侵做好準備。(植物也會痛?美國研究:它們有一種類似人類和其他動物的疼痛反射。Amanda) Q1、植物葉子可以發出與人類相似的疼痛信號是為了做什麼?(將答案畫線即可) Q2、植物受到攻擊時,他們發現的「疼痛」反應能有甚麼效果?(將答案畫線即可)
四、短文寫作:
食物口感的對比描寫
(一)結 構
食物品項 | 描寫向度 | 描寫內容 |
土芭樂A: 熟透的 | 由 外 至 內 | 李子 般大 |
腐熟軟塌 的果肉,口感欠佳 | ||
果肉熟度亦 不均勻 | ||
土芭樂B: 青綠的 | 由 外表 至 口感 | 皮硬 青綠 |
盡是 粗澀 之感 | ||
繼續報以 芳醇之味 |
(二)舉例與創作
1.舉例:
食物品項 | 描寫向度 | 描寫內容 |
麵包剛烤完 | 由 外 至 內 | 金黃色的外皮,冒出陣陣的白煙:( )摹寫 |
一口咬下,熱氣蔓延至口中:( )摹寫 | ||
麵包冷卻後 | 由 外 至 內 | 冷卻後,麵包外皮裹上糖漿變得更加金黃:( )摹寫 |
一點一點的芝麻點綴在上面:( )摹寫 | ||
撕開麵包,蓬鬆的內餡綿軟細緻:( )摹寫 |
◎文句重組:
熱騰騰的麵包,剛從烤箱出爐時,金黃色的外皮,冒出陣陣的白煙,一口咬下,熱氣蔓延至口中,表皮酥脆,而烘烤的麥香滿布整個空間。冷卻後,麵包的外皮裹上糖漿變得更加金黃,一點一點的芝麻點綴在上面。撕開麵包,蓬鬆的內餡綿軟細緻,空氣中有著一股濃郁的奶油香。 |
2.學生創作:
食物品項 | 描寫向度 | 描寫內容 (請運用至少三種摹寫修辭) |
由 整體 至 部分 | ||
由 外 至 內 | ||
◎文句重組(至少1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