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夏之絕句 歐陽宜璋老師
一課前引導
(一)聆聽散落一地的鏗鏘
〈夏之絕句〉是簡媜自椰林的醉月湖畔走來,小憩楓香道上,為我們吟哦的「有聲讀物」──這絕句不出自唐詩,而是由簡媜童年蟬聲編織的季節印象。這篇充滿詩質的散文,除了標誌著大學生活的斷代史外,也頗有曠遠的生命情調溢乎棷林之外;一方面將時空拉回純真的童趣,也藉由「蟬」的清明,呈現作者個人的生命軌跡。
(二)尋找「夏日」的絕句色彩
近體詩的絕句,在語短意深外,它的押韻和平仄也和「夏」的蟬鳴若合符節:
1. 「押韻」:是韻文的通則,能使文句產生音響和諧之美,,一如本文中「蟬聲」在夏日反復出現一般。
2. 「平仄」:反應了漢字在音高、音長上的特質,在詩文中,句子的平仄安排得起落有致,能造成生動富變化的效果,但又要求運用自然,見招拆招!一如本文對「夏日蟬聲」的描摹,是出於刻意經營、錘鍊,讓讀者發現隱藏於童年往事中的慧心,卻又不覺得做作。
(三)冶金術士的冰火淬鍊
在課堂上,與學生一同享受那聲音的旋舞,卻不可對聲音之外的情境與意象掉以輕心,更不可不知它早已是兩岸共讀的經典與大小考試的延伸考題。由於簡媜女士長期關心台灣的文化教育,並為大考中心設計了許多精采生動的語文表達題型,因此她的作品除了是語文指標的風向球外,作者千錘百鍊的的修辭遣句,只要用心精讀,或多或少可以掌握由意象到文字的「第三隻眼」!
二活動設計
動腦時間:由夏夜到一首詩 活動說明:〈夏之絕句〉一文由蟬聲回憶起童年往事。在上課後可讓學生透過小組活動,把分散的意象加以聚焦、組織。再把各組的答案串成簡單的詩句,以小組為單位作集體創作,進行一次舞台和書面的呈現。 進行方式:將全班同學分成四組,每一組負責集體創作一首詩。 一、在你的印象中,夏天有那些聲音令你印象深刻? 二、請各組集體創作一首詩,以夏天的一種聲音命名,如:雷、大雨、蚊子、蟬等等 三、成果呈現時,若能有恰當的配音融入詩中,酌予加分。 |
小組的聲音呈現:余光中〈知了〉(參教學大補帖之一,(二)蟬的名作部分) 活動說明:古今詩歌中,有許多有關蟬聲的摹寫。其中余光中的〈知了〉,除了押韻之外,還用字音模擬知了的鳴聲特質、重疊鳴唱和空間環繞音效。因此,本題可以作為上一題的延伸精選文章,也可以運用在學生前次活動的集體創作前,由教師帶讀,示範觀摩。 進行方式:1. 以剛才的分組為單位,每組分別用齊誦、輪誦和疊誦的方式,感受文字模仿蟬聲的音效。 2. 念完後,請大家想一想:〈知了〉一詩中的聲音像絕句嗎?這首詩和〈夏之絕句〉有那些類似的聯想:(參考答案:「知了」一詩具有絕句的抑揚頓挫和緊密結構,並且頗有言外之意,空谷回音;而在聲音的交替起落、環繞音效之外,也有童年的回憶) |
拜訪《水問》的故鄉:臺大校園自然步道之旅 活動說明:《水問》是作者在臺大四年大學生活的所見所思。在本書的自序中她說:「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而回顧她這本生命史冊並非難事──臺灣大學的校區位於臺北市區的重要樞紐,可以作新店線捷運扺達;若是外縣市的同學,可以在國文課堂或家中上網,連接台灣大學首頁後,即可點選「認識臺大」中的「校園十二景」,體會簡媜這一段「斷代史」的醉人芳香。 進行方式: 1. 可以選擇台大一年一度的杜鵑花季出發或上網。(亦可就便到各縣市附近的大學,進行一次春之旅) 2. 請同學在出發或上網前,閱讀《水問》中〈初次的椰林大道〉、〈白千層〉、〈花季之遺傳〉(寫杜鵑花)、〈野蔓之哲〉(寫蒲葵園或蒲葵道)。 3. 在四個小組帶開後,分別抵達四個景點觀察,並試著就第一印象加以描繪所見所聞。 4. 回到教室後,再由各組互評的方式,比較簡媜筆下的臺大校景,和班上的小組習作有何不同,再作調整後,以小組報告作書面呈現。 參考資訊:
2. 《台大校園自然步道》,臺大植物系及城鄉發展研究所郭城孟教授導讀(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初版。) |
三教學大補帖
【補充教材】
一、課文背景常識
(一)有關「夏日」的詩詞典故:在傳統詩詞中吟詠的夏日風情,是從生活場景的相關元素中提鍊淬取而來的。因而在晝短夜長的炎夏中,造就了以下習用的詩詞意象,可以引用為判讀和創作的參考:
類別 | 常用文化語彙 |
初夏 | 鳴蜩、黃梅、麥浪、荷風、翠柳、花落鶯啼 |
殘夏 | 流火、雁字、溽暑、風蟬、桐葉無風、腐草為螢、薰風拂袖 |
夏夜 | 炎宵、蟬噪、漏促、燭影、撲螢、蚊雷鳴院落、揮扇風生竹 |
夏夢 | 夢蝶南柯、午陰松窗靜、酣午夢長、鼻息隱雷聲、蝴蝶夢初甜 |
(二)「蟬」的名作──補充於第二段
1. 駱賓王〈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2. 李商隱〈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汎,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3. 管管〈蟬〉
他把今年在對面山上/裝進錄音機的蟬聲/拿出來
讓孩子們/烤火
4. 余光中〈聽蟬〉
知了知了你知不知/在我午夢的邊邊上/是誰,一來又一往/拉他熱鬧的金鋸子
鋸齒鋸齒又鋸齒/在我院子的邊邊上
知了知了你知不知/同樣是刺刺又嘶嘶/去年聽來是迎接/拉你依依的金鋸子
鋸齒鋸齒又鋸齒/今年聽來是惜別
知了知了你知不知/永恆的夏天多永恆/夏天的後面是秋天/鋸齒參參又差差
可憐短短的金鋸子/只怕拉不到秋季
知了知了你知不知/秋天來時這空巷子/不見我也不見你
歇了,熱鬧的金鋸子/斷了,鋸齒與鋸子/斷了,鋸齒與鋸齒
秋季來時這空巷子
(三)駢儷文和絕句的格式
為何簡媜以駢文喻春天,以絕句喻夏天?──因為絕句重在透過短句傳達不盡之意,正如同夏日蟬聲給人的聽覺感受。而春天的綠意萌發,會使人有豐富的視覺聯想,正如駢文給人的華麗感覺。以下是駢文及絕句的重要特質和例句:
「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偶文、駢儷文。兩馬並駕叫駢,夫妻成雙叫儷,二人為偶,上述名稱都指出駢文特點:一是對仗: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為主,又稱四六文;其中兩兩對句,字數、詞性相當,平仄相對。二是用典。三是華麗。如王勃的〈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樨下陳蕃之榻」,具有一、二兩種特點;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則具有一、三兩種特點。
「絕句」是近體詩的格式,其中五絕和七絕的正格分別是:
五絕: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第一句押韻,變成: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絕: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若第一句不押韻,變成: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的要求,通常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以下以一首標準的的七絕──晚唐杜牧的〈赤壁〉為例:
折戟沈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予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二、作者的修辭與謀篇
列入各家高中國文課本中的現代作家中,作品篇數入選最多的作家則為余光中與簡媜,其中簡媜的廣受肯定,顯示了她以後進者的身分,求新求變,使得散文中的主題及修辭技巧、表現形式各領風騷,因而也贏得了歷屆大型考試對於作者風格等相關試題的青睞與接受。
以下的例文,若後方未標注出處,即表示出自〈夏之絕句〉。
(一)善用動詞融鑄轉化修辭,點石成金
※蟬聲把我的心紮捆得緊緊地,突然在毫無警告的情況下鬆了綁;於是我的一顆心就毫無準備地散了開來,如奮力躍向天空的浪頭,不小心跌向沙灘。
※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竟不知道!
※首先撿的是蟬聲。
※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
(二)以設問修辭營造神秘氛圍──聆聽《水問》〈水經〉中洋溢的「問號」
本課出自《水問》一書中〈水經〉的部分,《水問》一名萌芽自屈原的〈天問〉,因此作者的自序末段說:「讓《水問》是一滴問號之姿的水,請她隨著河牀日夜奔赴,奔到天與地泯、悲與喜無的地方,大海自會為她解答!」順著作者的思路,可以為同學擷出相關的問句:
1. 〈碗公花〉:是誰家晒了地毯忘記收?擱在籬笆上,又是開花,又是牽扯。
2.
※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竟不知道!
※你能想像一群小學生,穿卡其短褲、戴著黃色小帽子,或吊帶褶裙,乖乖地把「碗公帽」的鬆緊帶貼在臉沿的一群小男生、小女生,書包擱在路邊,也不怕掉到河裡,也不怕鉤破衣服,更不怕破皮流血,就一腳上一腳下地直往樹的懷裡鑽的那副猛勁嗎?
※而有什麼比一面散步一面聽蟬更讓人心曠神怡?聽聽親朋好友的傾訴,這是我們常有的經驗。聆聽萬物的傾訴,對我們而言,亦非難事,不是嗎?
※寂寂寥寥成了斷簡殘篇,徒留給人一些悵惘、一些感傷。何嘗不是生命之歌?蟬聲。
(三)別開生面的譬喻
※春天,像一篇巨製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小童年。因為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錄音帶,讓我把童年的聲音又一一撿回來。
※那輕紗般的薄翼卻已在小孩們的兩顆太陽中,留下了一季的閃爍。
※晨間聽蟬,想其高潔。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據樹梢,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那蟬聲在晨光朦朧之中分外輕逸,似遠似近,又似有似無。一段蟬唱之後,自己的心靈也跟著透明澄淨起來,有一種「何處惹塵埃」的了悟。蟬亦是禪。
※午後也有蟬,但喧囂了點。像一群吟遊詩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樹蔭下,閒散地歇他們的腳。
※而蟬聲的急促,在最高漲的音符處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錦繡文章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鏗鏘字句,擲地如金石聲,而後寂寂寥寥成了斷簡殘篇……
※總是一句三疊,像那傾吐不盡的纏綿。
(四)用摹寫製造臨場效應──《水問》和《好一座浮島》的對照記
摹寫修辭,是一種運用語言,把生活中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客觀事物,所呈現出來的顏色、聲音、氣味、觸感、形狀、景象、情態等準確生動地描繪出來。而屢受讀者肯定的《水問》和《好一座浮島》,正好代表了簡媜的少女與中年:由二書對城市風景的描摹,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與筆鋒轉折。
1.視覺摹寫:
2.聽覺摹寫:
※已有許久,未嘗去關心蟬聲。耳朵忙著聽車聲、聽綜藝節目的敲打聲、聽售票小姐不耐煩的聲音、聽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啞啞的祕密聲……。應該找一條清澈潔淨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為我聽不見蟬聲。
於是,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並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學史課的時候,
突然四面楚歌、鳴金擊鼓一般,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把我嚇一跳。我提筆的手勢擱淺在半空中,無法評點眼前這看不見、摸不到的一卷聲音。
※風一潑過來,它們就「刷」一聲地晃盪起來;我似乎還聽見嘻嘻哈哈的笑聲,多像一群小頑童在比賽盪鞦韆。
※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
3.嗅覺
4.味覺
5.觸覺
(五)以短段穿針引線,並成為首尾的動人注腳
「短段」是現代散文中醒目的一環,既可以承、轉,又可以作為小結。〈夏之絕句〉的短段即是成功的典範:文章共有19段之多,可分成3部分。第1部分(第1~第5段),重點在寫蟬聲使她驚覺夏天的到來,有如小說的引子,而透過第5段,「多像一群小頑童在比賽盪鞦韆」的譬喻,自然回想起童年捉蟬的經過,帶出第2部分(第6~第12段)。而以「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承上啟下,也表示捉蟬是賓,第3部分(第13段至篇末)聽蟬是主,藉賓顯主。晨蟬、午蟬、暮蟬,時間遞移,而內容則以暮蟬(第17段)和聽蟬的藝術(第18段)為主。經過細膩的描述和譬喻、轉化,末段本身即如絕句般「戛然而止」。從聲音到意象至於情感,有如輕濤拍岸,傳承生命的軌跡。
(六)簡媜為高中生開列的閱讀書單
簡媜在93學年度,擔任北一女中駐校作家時,曾經為高中生開了一系列建議選讀的書單,以作為創作涵養的暖身準備,其重點如下:
古典: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詩經選讀,詩選,詞選
現代(當代):邊城、阿Q正傳、徐志摩詩文選,琦君選集、梁實秋選集、余光中選集、鄭愁予詩選、楊牧詩選、十三朵白菊花(周夢蝶)、文化苦旅(余秋雨)、飲膳札記(林文月)、聆聽父親(張大春),張愛玲小說,白先勇小說,女兒紅(簡媜),古都(朱天心)
必讀:遇見300年的台灣(裨海記遊)、發現台灣(天下出版社)、台灣史小事典(遠流),台灣歷史年表(遠流)
【歷屆考題匯集】
(HEI)1. 題組下列短文有三個空格,請就參考選項中選出最恰當者填入各空格內。「晨間聽蟬,想其高潔。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據樹梢,___13__,不食人間煙火。那蟬聲是晨光朦朧之中分外輕逸,似遠似近,又___14___。一段蟬唱之後,自己的心靈也跟著透明澄淨起來,有一種『何處惹塵埃』的了悟。蟬亦是__15___。」 (85年推甄)
參考選項:(A) 似真似假(B) 忽高忽低(C) 道(D) 顧盼自雄(E) 似有似無(F) 枕流漱石(G) 悟(H) 餐風飲露( I ) 禪
※解析:(1)蟬高據樹梢,不食人間煙火。故選(H)餐風飲露。(2)蟬聲輕逸,似遠似近。故選(E)似有似無。(3)何處惹塵埃是禪宗的話,故選(I)禪。
(D)2.下引是一段現代散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山中一夜,
(甲)天光從蛇藤的臂膀之隙流瀉下來,
(乙)無夢,
(丙)卻被吹落在臉上的葉子拍醒,
(丁)像千萬隻山靈的眼睛,
好奇地打量著我。」(簡媜〈布衣老人〉)
(A)甲丁乙丙 (B)乙丙甲丁 (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 (91年學測)
(D)3.下引詩句,都有季節景物的描寫,若依春夏秋冬……(92年指考)
(A)4.文學作品中,經常以自然界的景物透露季節的訊息。下列詩句,不是描寫「秋天」的選項是:
(A)採
(B)
(C)
(D)(93年指考補考)
(D)5.文學作品中,常見將抽象。
【學習單】
一、〈夏之絕句〉的「短句」效果
本文中的短句使用常能收到承上啟下的絕佳效果。請指出下列短句安排的功能和閱讀的感受:
短句 | 功能 | 最愛段落 及原因 |
一、春天,像一篇巨製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 籠罩全文、映襯後半段的夏天 | |
四、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竟不知道! | 小結二、三段,開啟第五段 | |
六、因為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錄音帶,讓我把童年的聲音又一一撿回來。 | 承上啟下,從現在過渡到童年 | |
七、首先撿的是蟬聲 | 將「童年的聲音」明確定位在「蟬聲」,開啟第八至第十一段追敘 | |
十二、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 | 小結第八至第十一段 | |
十三、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雷響、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 | 承前並再度點題,作為完全進入「夏之絕句」主題的起跑點。 | |
十九、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 | 呼應首段,三度點題。並結束全文。 |
二、修辭的延伸鑑賞
本文大量使用了譬喻、轉化和聽覺的摹寫修辭,將蟬聲化為具體而鮮明的多元感官意象。請判斷以下《水問》中的文句,屬於何種修辭,表達什麼意涵?
【修辭代號】譬喻A 轉化B 驀寫(視覺摹寫C1 聽覺摹寫C2 )
原文 | 修辭 | 表達意涵 |
三、【題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Animals全員大募集
1.
李瘦蝶〈蚊子〉
感謝你們/對於我/小小的存在/還報予/生命最熱烈的掌聲
選項:(A)螞蟻(B)蚊子(C)蟑螂(D)蜜蜂
答案:(B)
2. 非馬〈蜻蜓〉
冷豔洗空的季節/借隻蘆葦/站著耶穌釘十字架的/姿勢
選項:(A)獨角仙(B)螳螂(C)蜻蜓(D) 知了
答案:(C)
3. 周夢蝶〈螢火蟲〉
何其愁慘而微弱的閃爍/有火還似無火/儘依草遶籬而飛/卻總飛不到陶隱居的眼底
選項:(A)炊煙(B)鬼火(C)街燈(D)螢火蟲
答案:(D)
4. 張默〈馬〉
獨自躑在地平線上/偶一回首/郎世寧的側面唰的一聲與牠撞個正著
選項:(A)驢 (B)虎 (C)馬 (D)豹
答案:(C)
5. 張默〈駝鳥〉
遠遠的/靜悄悄的/銜治在地平線最陰暗的一角/一把張開的黑雨傘
選項:(A)蝙蝠 (B) 駝鳥 (C)秃鷹 (D)黑面琵鷺
答案:(B)